"局长,您来得真早。"王铁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个脸上带疤的侦察兵居然提前十分钟就到了,身后还跟着气喘吁吁的李卫国。
程铁峰满意地点点头:"侦察兵的习惯?"
"报告局长,"王铁柱挺直腰板,"在部队时,我们班长常说,提前准备就是保命。"
六点整,十名队员整齐列队。晨露打湿了他们的衣襟,但没人伸手去擦。程铁峰背着手在队列前来回踱步:"昨天我们学习了CQB基础动作,今天要重点训练一项关键技能——切角战术。"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木制模型,上面用红线标出了各种角度:"在城市环境中,超过80%的交火发生在拐角处。谁能告诉我,传统侦察兵是怎么处理拐角的?"
李卫国举手:"报告!快速探头观察,立即缩回。"
"正确,但不全面。"程铁峰将模型放在地上,"在巷战中,这种''偷窥''式侦察会让你吃枪子儿。今天我要教你们的是系统性切角战术。"
他示意马国良拿来一面全身镜,放在拐角处:"首先,要学会利用反射面观察。镜子、窗户、甚至水洼,都能成为你的眼睛。"
队员们轮流练习使用镜子观察拐角后的情况。程铁峰不断纠正他们的姿势:"手再低一点...不要让自己的影子暴露位置...对,就这样。"
"第二步,切角移动。"程铁峰掏出一根红色粉笔,在地上画出一条弧线,"永远保持与墙面的距离,给自己留下反应空间。记住这个原则:宽切致命角,窄切安全角。"
王铁柱若有所思:"局长,这跟我们侦察兵渗透时的''蛇形走位''有点像?"
"原理相通,但更精细。"程铁峰拍拍他的肩,"在城市环境中,一个门框可能就是生死界限。现在,两人一组,开始基础练习。"
训练扬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口令声。程铁峰穿梭在各组之间,手把手地纠正动作:"张大山,你的枪口朝下了!...李卫国,切角时不要踮脚!"
上午十点,训练强度升级。程铁峰在拐角后放置了人形靶,要求队员们在切角的同时完成快速射击。
"注意呼吸节奏!"程铁峰大声指导,"切角时呼气,射击前屏息...王铁柱,动作太急了!重来!"
王铁柱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重新回到起点。这一次,他的动作明显沉稳了许多——侧身贴墙,右手持枪呈45度角,左手小镜子缓缓伸出。确认靶位后,他突然闪身而出,"砰砰"两枪,准确命中靶心。
"漂亮!"程铁峰难得地露出笑容,"看到没有?这就是标准动作!"
中午短暂休息时,队员们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着食堂送来的馒头咸菜。李卫国好奇地问:"局长,这些战术您是跟谁学的?我在部队时从没见过。"
程铁峰咬了口馒头,面不改色:"苏联专家教的。他们打过斯大林格勒战役,最懂城市战。"
下午的训练更加严苛。程铁峰搬来几个旧轮胎和木板,搭建了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模拟楼房内的楼梯和走廊。
"现在练习立体空间切角。"他指着结构说,"上楼时注意天花板夹角,下楼时警惕楼梯拐角。记住,危险可能来自任何维度。"
队员们轮流练习,汗水浸透了训练服。程铁峰的要求近乎苛刻——每个动作必须完美,任何失误都要重来十遍。
太阳西斜时,一扬模拟实战演练开始了。程铁峰将十人分成两组,五人扮演特警,五人扮演匪徒,在模拟建筑内展开对抗。用的是训练用的木制道具枪,但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真实战斗。
"蓝队注意!"程铁峰通过临时架设的喇叭指挥,"二楼发现人质,需要营救!"
王铁柱带领的蓝队立即调整队形。李卫国作为尖兵,用镜子检查楼梯拐角,然后打出手势。两名队员迅速占据有利位置,形成交叉火力掩护。王铁柱和另一名队员则快速突进,在短短三十秒内就"解救"了由马国良扮演的人质。
演练结束后,程铁峰集合全员进行复盘。他播放了用老式摄像机录制的画面,一帧一帧地分析每个动作。
"这里,红队的防守漏洞很明显。"他指着屏幕,"如果蓝队采用交替掩护推进,可以节省至少五秒钟。"
"还有这个拐角处理得不够干净。切角时应该先用手雷h压制,而不是直接硬冲。"
王铁柱举手:"局长,咱们现在没有手雷啊?"
"会有的。"程铁峰神秘地笑了笑,"不过得等我们训练出成果之后。"
夜幕降临,训练扬亮起了大灯。程铁峰宣布进行最后一项训练——夜间切角战术。
"城市战斗中,60%的行动发生在夜间。光线不足时,更要依赖战术而非蛮力。"
在昏暗的灯光下,队员们重新练习白天学到的动作。没有了视觉优势,每个人都更加专注,动作反而更加精准。
"很好!"程铁峰看了看手表,"今晚就到这里。明天我们学习房间突入战术,所有人五点半集合,武装越野六公里。"
解散后,程铁峰独自留在训练扬,整理着被汗水浸湿的训练笔记。马国良走过来,递上一杯热茶:"局长,这些小子今天进步真快。"
程铁峰啜了口茶:"都是好苗子。特别是王铁柱和李卫国,有当教官的潜质。"
"您这套训练方法,真是让我开了眼界。"马国良感叹道,"要是全局民警都能学学就好了。"
程铁峰望着夜空中的星星:"一步一步来。等这支队伍成熟了,他们就是种子,会把新的战术理念传播开去。"
回到家时已近午夜。程铁峰轻手轻脚地推开卧室门,发现林书琴已经睡了,床头还放着没批完的学生作业。他悄悄替妻子盖好被子,又去婴儿房看了眼熟睡的小嘉树。
程铁峰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轻轻带上房门,走到狭小的书房里,继续完善《城市反恐战术手册》。钢笔尖在"切角战术"这一章下面沙沙作响:
"切角三要素:节奏、角度、掩护。节奏决定主动权,角度决定生存率,掩护决定成功率......"
窗外,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清冷的月光洒在训练扬上那些简陋的障碍物上,仿佛为明天的训练扬披上了一层银色的战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