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55年拍摄并上映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
旋律优美,朗朗上口。
别说在这个年代了,就算是在李言前世都有很高的传唱度。
当初在录制这首歌的取景地,就在李言他们乘船的这片湖上面。
说起北海公园的这片湖,李言还想起了一个不知真假的传闻。
在五九年,也就是明年的九月三十号,毛熊的领导人,在乘船游湖的时候,拒绝穿救生衣,还闹出过一扬不小的风波。
“来,张嘴。”
两人已经欢快的唱完一曲,陈钰拿着一块点心,投喂给了躺着的李言。
李言咀嚼了几口,这年代的点心制作工艺古法传统,什么都好,就是吃起来太干了。
“师姐,水。”李言嚷道。
“哟呵,还真把我们当丫鬟了。”叶澜心啐了一口,拿起水壶,拧开水壶盖。
“来,少爷,小心呛着。”
“这可不能瞎说,什么少爷公子的,那都是旧社会的了,新社会人人平等,咱们都是亲爱的同志。”
李言喝完水,随口说道。
“就你会说,行了吧。”叶澜心撇撇嘴。
......
游船结束,三人上岸。
与叶澜心之前说的上贼船,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
湖面上的游船可不止李言他们这一艘,时不时的就有船从他们旁边划过去。
甚至于还有两个小姑娘不会划船,直勾勾的朝着李言他们撞过来,眼见快撞上了都还一个劲儿的摇船桨。
要不是李言率先注意到那俩笨丫头不对劲儿,把船桨都摇出了残影,说不得今天就得体验一下,我这船出了名的快。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李言走在两人身旁:“肚子饿了,午饭你们想好去哪儿吃了没?”
“刚吃了那么多零食,你肚子还饿啊?”
陈钰有些咂舌,刚才她可一直在投喂李言。
李言一点儿也没感觉不好意思:“当然,零嘴是零嘴,正餐是正餐,怎么能混到一块儿。”
“行了,知道你能吃,早就计划好了,午饭去仿膳饭庄吃。”叶澜心接过了话茬。
李言不乐意了:“嘿!我说什么叫我饭量大,你吃的也不少吧?”
习惯性的斗嘴打趣,三人便到了地方。
仿膳山庄,顾明思议,里面是做宫廷膳食的。
在25年的时候,北海公园开放之后,原本御膳房当差的赵仁斋和他儿子赵炳南。
两人邀请原御膳房的厨工孙绍然、王玉山、赵承寿等人,在北海公园北岸开设茶社,取名“仿膳”,经营的品种主要是清宫糕点小吃及风味菜肴。
只是五五年的时候,停供了宫廷菜,转做起了大众食堂,不过就算是如此,也常常人满为患。
不过李言他们仨不知是运气好,还是因为工作日的缘故,进去之后点单的队伍并没有排多长。
李言瞧着写在黑板上的食谱,感觉还不如自家的伙食来的好。
“今日供应:招牌菜栗子面窝头,劳动光荣抓炒,肉末烧饼......”
所谓的招牌菜栗子面窝头,是用玉米粉混合豆粉,象征忆苦思甜。
劳动光荣抓炒不过是把原来的抓炒里脊弄成了猪油炒白菜。
倒是肉末烧饼稍微还有些看头,用的标准粉,里面是肉馅掺荠菜。
“你们想吃啥,我去排队。”
难得出来一趟,还他妈是下馆子,结果中午的伙食就这么差劲儿,李言有些无精打采,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价格上面,倒是十分公正。
叶澜心看出了李言的心思,白了一眼之后,走到了一个店员的跟前,从包里掏出了一个证件,展示给店员看了看。
店员一句话也没多说,做了个邀请的手势,便在前面带路。
李言跟上去,最后走进了一个包间里面。
店员从旁边的备餐柜里取出了一份菜单,递给了叶澜心。
李言挑眉,这特么还能开出隐藏款?
外面的大众食堂,里面结果还能点菜。
不愧是富婆师姐,家世不凡。
“我们今天准备蘑鹿筋,荷花燕窝,您可以尝尝,都是我们的招牌。”
店员的态度很好,弯下腰给叶澜心介绍道。
“不用了,我们不吃那些菜。”陈钰直接摆手道。
说罢,陈钰和叶澜心凑到了一块,两人商量一番之后,最后由陈钰说道:
“嗯,这个熘鸡脯和酥海带卷来一道,再来份糖醋排叉,汤的话来份翡翠汤就行,最后主食,来六个肉末烧饼。”
说罢,陈钰又看向李言,“够不够,不够我再点一些。”
“行了,就这些吧。”李言回道。
店员用小本本记好,给陈钰复述一遍,没问题之后,才离开了房间。
店员刚一走,陈钰就俏皮的吐了吐舌头。
“刚才她是拿咱们当冤大头呢,她推荐的那什么蘑鹿筋,就是牛筋冒充的,一道就要收20元的外汇券,还有那荷花燕窝也还是假的,都是仿制的燕窝,配上个雕刻的萝卜,也是十多块外汇券。”
李言脸色有些古怪,手里有外汇券的,那大多都是外国人或者华侨之类的人群。
现在,饭店是国营的,这......吭起老外来,还真是一点儿也不手软的。
“那你刚才点的那几道菜是?”
陈钰回道:“那几道都是专供毛熊专家的,这些菜可就实诚多了,味道和分量都不差。”
李言算是彻底想明白了。
毛熊专家是来国内援建的,以咱们的性格,在这方面自然是不会亏待人家的。
至于另外的一些外国人,那就是往死里宰,能坑多少,就坑多少。
而外面食堂,李言刚才瞧了瞧,分量也很不错。
这就是现实版的不吭穷人。
这些隐秘,李言之前并不知道。
而陈钰却了如指掌,说起来头头是道。
这姑娘比起叶澜心怕是也不遑多让。
唯一的,可能就是没有叶澜心富有,有胸怀。
李言瞄了眼叶澜心和陈钰俩,暗自对比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