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2章 以后会供不应求

作者:壳猫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下午五点半,轧钢厂的下班铃声刚落,易平就收拾好帆布包往厂外走。


    他没直接回四合院,而是绕到街角的“便民餐馆”。


    这家餐馆的红烧肉和香酥鸡做得地道,他提前跟老板订了四个硬菜,这会儿正好打包。


    老板见他来,笑着递过油纸包。


    “易医生,您订的菜都好了,还热乎着呢!”


    在轧钢厂附近,易平的名声早就传开了。


    老板也知道他是个靠谱的医生,平时多了几分客气。


    “谢了。”


    易平接过菜,又去隔壁的供销社买了两斤水果和一瓶汾酒。


    肖姨和陈所长爱喝点小酒,带瓶酒过去,显得更亲切。


    六点多,易平推着自行车到了街道办门口。


    此时正是下班时间,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作人员陆续出来,易平一眼就看见肖姨。


    她穿着件深蓝色的干部服,手里拎着个布包,正跟同事说着话,脸上带着温和的笑。


    “肖姨。”


    易平走上前打招呼。


    肖姨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迎上来。


    “易平?你怎么来了?”


    周围几个同事好奇地打量着易平,眼神里带着探究。


    肖姨在街道办是出了名的稳重,很少有人这么晚来等她。


    而且这年轻人长得精神,看着就不一般。


    又推着自行车,肯定工作也不差。


    “有点事想麻烦您,”


    易平晃了晃手里的菜和酒。


    “顺便买了点吃的,想陪陈叔喝两杯。”


    “哟,这是谁啊?肖科长,你家侄子?”


    一个女同事笑着打趣,眼神里满是好奇。


    肖姨笑着点头。


    “是我远房侄子,来城里办事,顺便来看看我。”


    她没多解释,跟同事们打了招呼,就和易平推着自行车往外走。


    街道办门口人多眼杂,不是说话的地方。


    也没在意背后同事的讨论。


    毕竟嘴巴长在他们身上,想说什么说就行了。


    两人沿着胡同慢慢走,自行车的铃铛偶尔响两声。


    傍晚的风带着点凉意,吹得人很舒服。


    肖姨没急着问易平的事,反而聊起家常。


    “迟迟和君君昨天还念叨你呢,说易平哥哥什么时候来陪他们玩。”


    “这不是来了嘛,”


    易平笑了笑。


    “今天买了他们爱吃的红烧肉,保证让他们吃个够。”


    肖姨看着他手里的菜,眼里带着暖意、


    “你有心了,每次来都不空手。”


    她知道易平不是个虚情假意的人。


    每次来都是真心实意地看望他们,这份情谊很难得。


    二十多分钟后,两人到了陈所长家楼下。


    刚上楼,就听见隔壁屋里传来电视的声音。


    这年头电视还是稀罕物,陈所长家是因为工作原因,也分到一台黑白电视。


    肖姨打开门,屋里没人,她笑着说。


    “老陈去接孩子了,应该快回来了。


    你先坐,我去把菜摆好。”


    易平应了声,帮忙把菜端到餐桌上。


    红烧肉油光锃亮,香酥鸡金黄酥脆,还有炒青菜和豆腐汤,满满一桌子,看着就有食欲。


    他又把水果洗好放在盘子里。


    刚收拾完,门口就传来钥匙开门的声音,陈所长带着迟迟和君君回来了。


    “易平哥哥!”


    两个孩子看见易平,立马丢下陈所长,扑到他身边,君君还抱着他的腿。


    “你怎么才来呀?我们都等你好几天了!”


    “想我了?”


    易平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


    “给你们带了水果糖,吃完饭再吃。”


    陈所长看着桌上的菜,愣了一下。


    “你这小子,又破费了。”


    他跟易平早就熟络得像一家人,说话也没那么客气了。


    “应该的,”


    易平递过酒。


    “买了瓶汾酒,今晚陪您喝两杯。”


    肖姨在一旁笑着说。


    “正好今晚不用做菜了,咱们赶紧吃饭,别让孩子饿坏了。”


    饭桌上,迟迟和君君围着易平,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的趣事.


    君君说她得了小红花,迟迟说她算术考了满分.


    易平耐心听着,时不时夹菜给他们,逗得孩子哈哈大笑。


    陈所长和肖姨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心里也暖暖的.


    每次易平来,家里都会热闹好几分。


    吃完饭,肖姨收拾碗筷。


    易平陪着陈所长在客厅看电视。


    迟迟和君君被肖姨催着回房间写作业。


    等肖姨收拾完,三人一起走进书房。


    书房里摆着个旧书架,上面放着些法律和历史类的书籍。


    还有个旧书桌,是陈所长平时看文件的地方。


    肖姨关上门,才开口问。


    “易平,你找我到底有什么事?”


    她知道易平不是随便上门的人,肯定是有重要的事。


    易平从帆布包里拿出用油布裹着的三份房契,放在桌上。


    “肖姨,陈叔,我昨天买了三处院子,想麻烦您帮忙落户在我名下。


    之前聋老太太的房子,就是您帮忙办的,我知道您有办法。”


    “买了三处院子?”


    陈所长愣了一下,拿起房契翻看,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你用什么买的?现在这形势,私人买卖院子风险很大。


    而且你要这么多院子做什么?”


    “用小黄鱼买的,”


    易平没隐瞒。


    “东边和南边的二进院,各两根小黄鱼;


    西边的三进院,三根。”


    至于用来做什么,他倒是没提。


    他顿了顿,看着陈所长和肖姨,语气认真。


    “陈叔,肖姨,我知道现在私下买卖院子不合规。


    但我敢肯定,以后肯定会有大变化,房子买卖早晚会合法合规。


    现在用小黄鱼买院子,看似冒险,可再过几年十年。


    说不定两根小黄鱼都买不到一间房,这些院子以后会供不应求。”


    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易平清楚地知道。


    未来几十年,京城的房价会涨得有多离谱。


    现在买下这些院子,不仅是为了当下的需求,更是为了长远的打算。


    陈所长放下房契,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


    他知道易平不是个冲动的人,既然敢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考量。


    而且他也隐隐觉得,现在的局面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早晚要变。


    只是没想到易平会这么肯定。


    “风险太大了,”


    陈所长还是有些担心。


    “要是被人举报,不仅院子保不住,你还得惹麻烦。”


    “我有分寸,”


    易平笑了笑。


    “院子都在相对清静的胡同,平时没人注意,而且我会尽快把手续办齐。


    只要落了户,就安全多了。


    陈叔,您要是有闲钱,也可以考虑买一两处院子,以后肯定不会亏。”


    陈所长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


    “我手里没那么多钱,而且家里也用不上这么多院子。


    不过我会记住你的话,要是有机会,我和你肖姨会考虑考虑。”


    至于易平为什么有钱,他不想深究。


    易平为人如何他还是相信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