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11章 威慑,后悔了吗?

作者:不问岁月任风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武曌的龙靴踏过殿外积雪覆盖的玉阶,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寒风吹动她明黄色的龙袍,猎猎作响。


    侍从们远远跟在后面,不敢靠近。女帝的背影在飞雪中显得格外孤独,却又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金銮殿内,血腥味仍未散去。


    二十多位大臣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鲜血在金砖上凝结成暗红色的冰晶。


    殿内炭盆中的火焰忽明忽暗,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如同鬼魅般摇曳不定。


    一直沉默不语的丞相狄英终于动了。


    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臣整了整紫金官袍,缓步走到殿中央。


    他的脚步很轻,却让在场所有大臣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殿外传来的雪落声,在这肃杀的气氛中显得格外刺耳。


    “诸位大人。”


    狄英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环视一周,目光在每一具尸体上短暂停留:“今日之事,若有人胆敢外传——”


    他顿了顿,靴尖轻轻踢了踢裴炎尚未完全冷却的尸体:“这就是下场。”


    群臣噤若寒蝉。


    几位年轻官员的双腿不受控制地发抖,官服下摆已经被冷汗浸湿。


    一位翰林学士手中的笏板“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在死寂的大殿中激起一阵回音。


    “狄……狄相……”


    礼部尚书颤巍巍地走出队列,花白的胡须不住抖动:“那……那接下来该如何处置?”


    他说话时,眼睛不自觉地瞟向地上那具撞柱而亡的老友尸体,喉结上下滚动。


    狄英的目光扫过满殿尸骸,沉声道:“按照陛下口谕,厚葬诸位大臣,追赠谥号,厚待家眷。”


    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名单:“这是追赠方案,诸位过目。”


    这时,兵部侍郎壮着胆子问道:“狄相,二十多位大臣同时暴毙,该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几乎变成了耳语:“总不能说他们都是自尽是吧?”


    殿内再次陷入死寂。


    北风从殿门的缝隙中钻入,吹得烛火摇曳不定,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几位大臣不约而同地裹紧了官袍,却驱散不了从心底涌上的寒意。


    狄英闭目沉思片刻,突然睁眼,眼中精光一闪:“对外宣称,今日有唐朝和汉朝的刺客潜入,意图刺杀我朝重臣,嫁祸楚国!”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幸而镇国将军李君羡率禁军及时赶到,将刺客尽数诛杀,但仍有二十多位大臣不幸罹难!”


    群臣闻言,面面相觑。


    这个说法虽然牵强,但在当前局势下,确实是最稳妥的托词。


    刑部尚书忍不住赞叹:“狄相高见!如此一来,既能解释诸位大人之死,又能激起军民对唐汉二朝的仇恨,一箭双雕!”


    只有狄英自己知道,这个借口是他三天前就与武曌密谋好的。


    他看向殿外纷飞的大雪,心中暗叹:裴炎啊裴炎,你若早知今日,可还会如此固执?


    李君羡此时大步上前,铁甲铿锵作响:“来人!”


    他一声令下,殿外待命的军士立刻涌入:“将诸位大人的遗体送回各自府邸,记住……”


    他的目光如刀锋般扫过每一个士兵:“方才狄相所言,就是真相,若有人敢多嘴,休怪本将不将情面!”


    “属下明白!”军士们纷纷抱拳应命。


    士兵们动作利落地开始搬运尸体,沉重的脚步声在殿内回荡。


    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在狄英耳边低语几句。


    狄英眉头一皱,挥手示意众人退下:“诸位先回府休息,明日早朝照常。”


    待大臣们战战兢兢地退去后,他才转向李君羡:“将军,八大家族的代表正在宫门外求见。”


    李君羡冷笑一声:“消息倒是灵通。”


    他拍了拍腰间佩剑:“要不要末将动手?”


    狄英摇头:“不可,陛下自有安排。”


    他望向凤仪殿的方向,意味深长地说:“这场戏,才刚刚开始。”


    此刻,凤仪殿内,炭火烧得正旺。


    楚宁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只夜光杯。


    杯中的葡萄酒在烛光下泛着宝石般的光泽,殿内熏香袅袅,与外界的血腥肃杀形成鲜明对比。


    当武曌推门而入时,楚宁明显感觉到她身上的寒气。


    女帝的脸色比殿外的积雪还要苍白,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阴郁。


    “来,尝尝这葡萄酒。”楚宁笑着递过酒杯。


    武曌没有接,径直走到窗前,望着外面越下越大的雪。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上的雕花,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楚宁不以为意,自顾自地啜饮一口:“怎么?后悔了?”


    他放下酒杯,声音忽然变得严肃:“别忘了,是你决定要公开秀宁的身份,是你选择用这种方式震慑群臣。”


    “朕知道!”


    武曌猛地转身,龙袍带起一阵风,吹动了案上的烛火。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但裴炎他毕竟是三朝元老,还有那些大臣……”


    楚宁起身,缓步走到武曌面前。


    他比女帝高出半个头,此刻却微微低头,直视着她的眼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换温和的方式,他们确实可能活下来。”


    “但等到大周并入楚国时,这些人必定会成为最大的阻力。”


    他伸手拂去武曌肩上的雪花,声音柔和下来:“你选择快刀斩乱麻,是因为你知道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武曌沉默良久,终于接过那杯酒,一饮而尽。


    酒精的灼热从喉咙一直烧到胃里,却驱散不了心中的寒意。


    她将金銮殿上发生的一切详细道来,说到裴炎自刎时,声音微微发颤。


    提到那些大臣相继赴死时,指尖不自觉地掐入掌心。


    楚宁听完,轻轻将武曌的头按在自己肩上:“经此一事,朝中再无人敢反对你的决定。”


    他的手指穿过女帝如瀑的青丝:“接下来,只要解决八大家族便可高枕无忧。”


    “不可小觑他们。”武曌突然抬头,眼中恢复了几分锐利。


    “八大家族掌控着大周五成的赋税,八成的商路,他们的私兵加起来超过五万!朝中至少三分之一的大臣与他们有勾连!”


    楚宁闻言大笑,笑声中充满自信:“我的女帝陛下,你解决了朝堂上的阻力,剩下的就交给朕吧。”


    武曌皱眉,突然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楚宁神秘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


    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