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襄还有一丁点儿微弱的意识,她脑子很混乱,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她的大脑里疯狂搅动。
泥浆出现的第一时间她就认出了宁微,她捂着自己的嘴巴等那人离开后才小心翼翼地跟她说:“别哭,明襄。”
泥浆很湿润,还带着一点点温热。
明明宁微自己也在哭。
她听钟叔说过宁微的事情。
宁微在临光市驻守军营地长大,没人教她正常的社交技巧,如何融入人群,比起家,驻守军基地更像是一个冰冷的训练营。
在没觉醒异能之前,她学的是如何使用武器自卫,如何在野外生存下来。
觉醒异能之后,就是永无止境的训练。
对她来说,或许特别行动小组才更像一个家。
他们同样也需要面对危险,面对任务。
在此之外,他们会吃喝玩乐,会照顾彼此,像真正的一家人。
她应该比自己更难过才对。
但宁微还是小声地跟她说:“别哭,明襄。”
在轰炸结束后十几秒,宁微也还是尽力地催动异能,紧紧护在她身上。
直到力竭,明襄睁开眼睛,看到躺在一边的宁微。
她承担了绝大部分爆炸带来的伤害。
明明想的越多脑子越痛,但明襄现在就像是一个故障的机器,脑子里的画面一刻不停。
她无法停止。
明襄离开之前,陆晓说:“我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装了微型炸药,可以把这一块区域轰成废墟,我拆除不了。”
陆晓说的是认真的。
甚至陆晓从一开始就算到了明襄走不出爆炸的范围。
宁微直属于临光市特别行动小组,只听从陆晓的命令。
宁微同样也是陆晓安排给自己的一道安全栓。
这句话一直在她脑子里重复播放,像是恶魔的低语。
“……意想不到的地方装了微型炸弹……”
意想不到的地方是哪儿?
明襄现在就是事后诸葛,她一瞬间就猜到了这个位置是哪儿。
陆晓说她触及到了1131任务的核心,前几次她一直闭口不谈,显然是讳莫如深。
这只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对方位居高层,高到她无法撼动,二是对方强大到无可匹敌。
明襄窥视了那股强大的能量团,针尖一样的刺痛感到现在还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里。
按照陆晓的行事作风,她想要彻底结束1131号任务,务必要算无遗策。
她会让炸弹发挥最大的价值。
爆炸中心点伤害是最高的,但如何确保这个位置?
任务目标永远不可能每一步都按照你的想法来,那只能你去迁就任务目标。
陆晓选定了她自己,她是最适合的那个微型炸弹的容器。
陆晓从来就没有打算活着离开,炸药没在扬帆夜市任何一个角落,而是在她身上。
陆晓最后还装模作样地编辑一条求救信息,还说什么让她集会结束来捞她。
她这个人还真是……假得要命。
想通一切后,疲倦感一瞬间袭涌上来。
耳边医护人员的讨论断断续续的。
“……脑活动怎么这么活跃……”
“……镇定剂……没用……”
“……求生意志强烈……”
“……在等人……”
明襄彻底昏死过去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联系到了你的亲属,正在赶来的路上,好好睡一觉,不要想太多,醒过来什么都好了。”
有人在她耳边温柔地安慰。
彻底睡过去之前,明襄下意识想皱眉。
亲属?真是好陌生的字眼啊。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眼刺激到了大脑。
明襄又梦到了蝴蝶。
两只粉白蝴蝶追逐着从她面前飞过,明襄抱着小胳膊腿坐在台阶上。
身后是一排鎏金的牌匾——希望之家。
生锈的铁栅栏门里时不时传来孩子打闹的声音,明襄坐在吵闹的环境里,安静地抱着膝盖。
直到有人发现了她。
一双黑色,鞋尖起皮的皮鞋映入眼帘,“小姑娘,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里?”
苍老的声音带着逗小孩的语气,尾音飘得几乎要飞起来。
明襄抬起头,五十岁的院长是短发,可能是操劳过多,头发白了大半。
这张脸在她眼睛里格外清晰,瘦瘦的,长长的,雀斑和黄褐斑占满了整张脸,她咧开嘴努力笑得温暖,皱纹很多。
在年仅四岁的明襄眼里,她看上去其实笑的有点僵硬有点可怕。
但明襄很小就会隐藏自己的情绪。
哭会被骂,笑会挨打。
她绷着脸,小心翼翼地问:“这里是孤儿院吗?可以收留我吗?”
“爸爸妈妈呢?”
明襄摇摇头,眼珠在眼里打转,死死绷紧唇角不让自己哭出来,“他们不要我,我走了很久才走到这里。”
院长注意到明襄小口袋里皱巴巴的纸团,她轻手轻脚地拿出了,摊平,是张图。
画得很潦草很简单,没有文字,但是用彩笔标注了各个分叉路口的特殊标记。
女人苍老的脸上,笑容僵住了。
她在孤儿院工作二十几年,接收到的孩子大多数是有先天疾病、被父母抛弃丢在希望之家门口或者医院的。
她还是第一次见自己跑过来的小孩儿。
小胳膊小腿的,头发乱糟糟,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过来的?
“你几岁了?”
明襄犹豫了一秒,然后伸出三根指头,“三岁。”
她之前听到爸妈吵架的时候说,太大的孩子孤儿院不收,要送的话趁早送。
明襄太小了,对“太大”的范围没有认知,不知道四岁是不是太大了,所以她撒了个小谎。
院长发现了她的迟疑,又问了一遍,“几岁?”
这一次明襄犹豫着说了真话:“四岁,很大吗?”
她眼睛里是小心翼翼的情绪,但又很警惕。
“为什么这么问?”
“他们说孤儿院不收太大的孩子。”
院长鼻子一酸。
最后明襄如愿以偿,牵着院长满是皱纹的手走进了铁栅栏门。
四岁,是她的新生,她想,这个数字一定是她的幸运数字。
………
一群学生搜寻无果后,终于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四个多小时之前,有人被送进了医院,还是两个。
但等他们赶到的时候,人不见了。
两张床都空空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