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琴早就盘算好了。
奶粉,是预备着万一自己产后奶水不足时应急用的。
这决不能让孩子饿着。
卧房那几个大箱笼里,更是堆满了小山似的柔软尿布。
那些触感细腻的纯棉小衣服,小被子。
还有她自己坐月子时,预备穿的宽松舒适的棉质睡衣,都已分门别类。
被钱嬷嬷指挥着小丫鬟码放得整整齐齐。
毕竟怀的是双胎。
给她瞧过身子的大夫早就反复叮嘱过,这产后恢复至关重要。
丝毫马虎不得。
这月子,她打算扎扎实实坐足四十二天。
她暗自盘算,除了寻常食补。
空间里的美颜丹,更是调养身体的至宝。
定能助她迅速恢复元气,甚至比产前状态更佳。
才能缓过这生产的元气大伤。
李雅琴轻轻抚摸着,自己愈发沉甸甸,高高隆起的腹部。
她能清晰感受到,里面那两个小家伙时不时的翻腾与踢踹,力道还不小。
心中,对这两个即将到来的小生命。
除了为人母的隐秘期待,更有一丝计较。
她不禁想到,空间里的生子丹。
功效上可是写着孩子会对母亲产生依赖。
这两个小家伙,将来大约也是她的贴心小棉袄。
不,是坚实后盾。
这份即将到来的“投资”,想来回报不菲。
思及此,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细细察觉的。
异样的柔软与笃定悄然滋生。
赵承域近来愈发忙碌。
他手头上的军务一经交接完毕,便要启程去军校进修深造。
这次进修的机会来之不易,对他未来的仕途走向至关重要。
若是此行一切顺利,他便能获得外派地方历练的宝贵机会。
或是直接调回京都,担任更为核心的关键职务。
他心中清楚得很,这一去,少则数月。
多则恐怕要半年才能归来。
而这段漫长的时间,恰恰是雅琴生产最为关键的时期。
一想到自家那个平日里娇滴滴。
此刻却怀着风险更高的双胎的小妻子,要独自面对生产的艰辛与凶险。
赵承域这几日连眉头都是死死紧锁的,不曾舒展过。
他,一个在战场上杀伐果断,指挥千军万马都面不改色的赵团长。
此刻,却为了女人生产这点事,愁得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安枕。
他费尽心思四处打听。
女人坐月子,红糖是补血的圣品,万万不能缺。
猪脚更是能下奶的好东西。
至于鸡和鸡蛋,那更是月子里必不可少的滋补佳品。
于是,赵承域便悄无声息地动用起了他那些深藏不露的关系网。
开始了他的“战略囤货大计”。
他不动声色,通过各种旁人轻易难以想象的渠道。
暗中搜罗这些,在市面上极为紧俏的月子物资。
平日里那个不苟言笑,威严十足的赵赵团长。
竟也会为了几斤品相上乘,真正散养的土鸡蛋。
耐着性子跟乡下老农磨上半天嘴皮子,不着痕迹地讨价还价。
更让李雅琴若是得知后,定会哭笑不得的是。
赵承域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听说了,双胎生产风险极高,远超单胎。
他竟还偷偷摸摸地去四处打听什么催产,保顺产的民间草药偏方。
他将那些听着,就玄乎其玄的草药名称和稀奇古怪的用法。
一笔一划,仔仔细细地抄录在一个巴掌大的军用小本子上。
那本子被他藏得严严实实,如同什么军事密件一般,宝贝似的。
生怕被李雅琴发现,转头就嘲笑他竟然也搞这些封建迷信。
赵承域动身去军校报到之后,李雅琴的日子反倒清静了不少。
只是,这份难得的清静。
很快就被源源不断的,邮政包裹给彻底打破了。
几乎是隔那么三五日,钱嬷嬷就会抱着大大小小的邮包。
从外面脚步匆匆地赶回来。
每次,她脸上都带着一副“瞧,又来了”。
的既无奈,又夹杂着几分好笑的表情。
“夫人,您快来瞧瞧,这又是团长从军校那边给您寄来的。”
钱嬷嬷将一个沉甸甸的包裹“咚”一声放到桌上。
抬手擦了擦额角,因快步走而渗出的细汗。
“这回也不知是什么宝贝,压手得很,分量可不轻。”
李雅琴袅袅娜娜地走上前,伸出纤纤玉手。
慢条斯理地解开包裹外面缠绕的粗麻绳结。
里面露出来的是,几大包晒得干透的黄花菜,黑木耳。
还有几瓶用深色玻璃瓶装着的,据说是南方特产的月子米酒。
她看着这些东西,再联想起前几天陆续收到的。
大包红枣,桂圆,核桃仁……
李雅琴那总是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媚意的嘴角,不由自主地轻轻抽了抽。
赵承域这个男人,真是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好东西。
都搜罗干净堆到她面前。
她暗自估量,这些东西若是在外面采买。
怕是也要费不少功夫和钱票。
虽然她空间里有丹药调理,寻常补品于她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这份心意,她却不能不领。
也罢,有人替她操心张罗,乐得清闲。
简直是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好东西都搜罗干净。
然后一股脑儿堆到她面前才安心。
“咱们团长啊,这也是太紧张了些。”
钱嬷嬷在一旁压低了声音,带着笑意小声嘀咕。
“我看啊,他比您这个正经要当娘的,还要上心得多呢。”
李雅琴无奈地弯了弯唇角,露出一抹浅笑。
心中却像被一汪温水缓缓浸过一般,泛起一丝丝难以言喻的暖意。
赵承域那个人。
平日里看着总是冷冰冰的。
像块怎么也捂不热的石头。
可他的心思,却又比谁都要细密周到。
他虽然此刻人不在她的身边,但这份沉甸甸的关怀与深藏的爱意。
却通过这些络绎不绝的包裹,源源不断地传递了过来。
清晰可感,让她无法忽视。
她将东西一一清点登记,然后吩咐钱嬷嬷仔细妥善地收进库房。
脑子里又开始飞快地盘算起自己还缺些什么待产和月子用品。
红糖,奶粉,尿布,小衣服,这些大件都备得足足的。
几乎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了。
嗯,还有坐月子期间最重要的食补。
她伸出保养得宜,白皙如玉的手指,仔细盘算。
红糖水,鸡汤,鸡蛋这些自然不能少。
不过,有空间丹药打底调理身体,这些食补更多是为了保证奶水充盈。
想到奶水,猪脚这下奶神器便是重中之重,必须备足。
花生炖猪脚,黄豆炖猪脚,通草炖猪脚……多多益善。
这才是重中之重,关乎她产后的恢复和奶水的质量。
李雅琴伸出保养得宜,白皙如玉的手指,一根根地掰着仔细盘算。
红糖水是每日必不可少的,得喝。
鸡汤也得轮番炖起来,不能断。
鸡蛋更是要保证顿顿都有。
还有,猪脚!
花生炖猪脚,黄豆炖猪脚,通草炖猪脚……
这可是下奶的神器,万万不能缺了,更不能少了。
想到猪脚这两个字。
李雅琴那双勾魂摄魄的桃花眼倏地亮了亮,闪过一丝势在必得的光。
这东西,在眼下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
寻常人家想要买到新鲜又量足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屠宰场那些所谓的下脚料,她如今有些看不上了。
她暗忖,若钱嬷嬷实在弄不到足量的上好猪蹄,或许可以考虑动用空间。
百米之内收取物品轻而易举。
夜深人静时去那些大些的肉联厂附近转转,总能“取”到些新鲜的。
只是如今身怀六甲,行事需万分谨慎。
这法子,有些坑人,除非万不得已,不然不能用。
只能作为最后备选。
还是先看看常规途径,能有多少收获。
她现在倒是能通过狗粮厂那边的关系,偶尔弄到一些。
但那些大多是些剔剩下的大骨头和零碎的杂碎肉。
真正意义上肉墩墩,胶质满满的猪蹄子,依旧是市面上的紧俏货。
轻易见不着踪影。
她如今肚子里可揣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
胃口早就比从前,大了不止一星半点。
更别提还要考虑到,产后哺乳那巨大的营养需求。
这猪脚,绝对不能少了。
而且必须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