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章 提堂了

作者:秋予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仙鹤巷。


    此刻,还是一片漆黑。


    两道身影一前一后的出现在巷子,右手打着灯笼,在黑暗中走着。


    肩上背着,左手提着,都是自己的东西。


    是白来一趟,还是更进一步,就看这一哆嗦了。


    这是决定各自以后命运的第一天——


    二月初八,县试的入场考试,训诂。


    沿途遇到的,除了商贩,就是参考的学子。


    有的焦躁不安,有的踌躇满志,当然也有波澜不惊的。


    上述几类,都和张子舟无关,他在吃点心。


    训诂,也叫经古,就是默写圣训。


    这是考场前的一次测试,不过关,就可以滚蛋了。


    表面上好难。


    实际上,根本没难度,因为测试的关键不在于考试。


    而是测试科举的运转情况——县衙办事良莠不齐,需要通过一场测试查漏补缺。


    对于县衙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确定县试学子的到堂情况。


    而对学子来说,最大的好处,提前适应考试氛围,为明天的第一场考试做好心理准备。


    所以,张子舟一点都不紧张,吃的轻松。


    还不忘递给张子扬一块桂花糕。


    张子扬有点紧张,但看糕点寓意好,就接过来吃了,却食不知味。


    众学子来到了县试考棚——县学。


    考前三天,县学已经腾出来,县学正检查了三遍。


    住在县学的学子,都已经回去了。


    张子舟知道的这么清楚,当然是因为傅藻,他的大舅哥回家了。


    县学的牌坊前,下马碑前,挤满了学子。


    衙役挎着刀,站成一排,面容严肃的充当警戒线,挡住学子。


    当然,学子们哪敢冲击衙役。


    从牌坊通往大门的路,没有半个人,没学子敢走。


    都在紧张的等待,等待检查开始。


    嘎吱——


    县学大门打开,县学正领着五队衙役出来,衙役没配刀,都穿红。


    “举子们,随意排成五队,拿好亲供、互结、具结,考牌,接受衙役的检查。”


    说话的时候,穿红的衙役,已经到了牌坊后面。


    每两个面对面,像一个人肉安检门,杵在那里一动不动。


    “开始。”


    随着这一声传来,学子们鱼贯而入。


    张子舟排队在后面。


    一看他在后面,宗学的其他学子也在他后面。


    张子舟不得不停下吃东西的嘴,把县学正说的材料拿出来。


    轮到他,接受搜身检查。


    还有物品,包括被褥、文房四宝、吃食等等。


    检查完,张子舟拿着材料到了大门。


    县学正看了一眼材料,高声喊道:“小张庄张子舟,由傅崇作保。”


    站在大门内,东面的傅崇,高声回应:“傅崇保!”


    县学正把材料还给他。


    一个衙役适时过来,在学子们羡慕的注视下,引张子舟去大堂。


    因为,张子舟要被“提堂”。


    张子舟连和傅崇眼神交流的时间都没有,就背着、提着东西走了。


    没办法,时间很紧。


    县学的正堂,是明伦堂。


    其他学子在东西庑。


    偌大的明伦堂,只有一个座位,让张子舟显得孤零零的。


    在他的前面,坐着县官娄渊,左右坐着主簿、县丞、典史、驿丞、税课大使、河泊所大使,还有一个空位,是留给县学正。


    娄渊看到张子舟的时候,眼里的笑意一闪而过,但没说什么。


    张子舟作揖后,把东西都放下,入座。


    在桌上,文房四宝,笔架、搁笔都摆桌上。


    主簿拿了一份考卷、几页草稿纸走过来,摆在他桌上,一言不发的回到座位。


    卷子是上下两条粗的横线,中间无数条竖的细线,是红色。


    在卷面右侧,一部分是空白的,写座位号。


    张子舟开始磨墨、蘸笔,根据考牌,把自己的座位号写上去:


    德字玖(九的大写)号。


    县试因为考生多,天干地支什么的,都不够用。


    所以,采用的是《千字文》加编号的方式。


    PS:千字文没有重复的字。


    张子舟的德字,取自“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草稿没打,就开始默写圣训。


    全程非常的安静。


    过了一会儿,县学正回来了,脚步非常的轻。


    这一世的张子舟,心态那么差,训诂场都轻松的过去。


    张子舟自然非常快,县学正刚坐下,他就写完了。


    然后。


    当着众人的面,吃起了带来的糕点。


    县里其他官僚吃了一惊,扭头看向娄渊。


    这小子,居然就这么吃东西,也太不把县试当回事了。


    娄渊摇摇头,意思是:考场重地,学子干什么,都是他的自由。


    吃完糕点,张子舟又吃鹿肉,还喝了口自带的水,打了一个饱嗝。


    官员们的脸都黑了。


    在他们面前,就不能收敛着。


    虽说你写的三国演义很好,表面上的面子该给点吧,


    没有理会众官的目光,张子舟吃饱喝足,然后,趴桌上,呼呼睡觉。


    呼……不生气,不生气。


    县学正又给知县递了个眼神:县太爷,私底下教教他。


    娄渊点点头,其实吧,只是应付一下。


    时间很快过去了。


    到了考试结束的时间,张子舟把东西收拾了,离座,向官员们作揖。


    然后,带着东西,在衙役的引路下,离开明伦堂。


    官员们,没有一个动考卷。


    主簿郁闷道:“县太爷,张子舟太不顾读书人的体面。”


    “举业期间,我不能私下见他。”娄渊道,“再说,他也没有干特别荒唐的事。”


    他这么一说,主簿只好住嘴。


    收卷子的小吏来了,用写着“封”字的纸条和浆糊,把座位号封住。


    等到卷子收走,官员们才敢离座。


    比起他们的规矩,张子舟就显得太没规矩。


    但他不知道,出了县学,就和同窗们一起回去。


    他发现,同窗们都笑不出来。


    唉!


    回到夏家,张子舟放好东西,稍微洗漱,就想去外面吃饭。


    “扬哥,去吃东西。”


    “我不了,还要再读读书。”


    “已经开始考,就别临时抱佛脚。”


    “就算抱佛脚也得抱,你走吧。”


    “那我给你带吃的。”


    “行吧。”


    张子舟听罢,步履轻盈的走出屋子。


    夏家的仆人们都看傻了,这哪是来参加科举考试,倒像是来玩的。


    管家朝着张子舟离开的方向,啐了一口:“呸!装蒜,臭小子迟早有你哭的时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