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章 掉了马甲,之后

作者:秋予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马甲掉了。


    娄渊索性不装了,直接问出了一个困扰他的难题。


    修水利工程,在农业社会算是大事,应该得到大家的支持吧。


    可是,下面的人百般阻挠。


    甚至找了个精通水利的,和娄渊唱对台戏。


    介绍完基本情况,娄渊心焦道:“我用你的办法,能解决它吗?”


    “不能。”张子舟的回答很干脆。


    “为什么?”


    “因为你忽视了一件事,水利这么重要,肯定牵涉到不少人饭碗,哪能让你轻易触碰。一个不慎,爆发械斗,甚至由械斗引发叛乱,您的乌纱帽可就保不住了。”


    水是万物之源。


    地方上,为了水源经常发生械斗,乃至于爆发叛乱。


    因此影响到农业,就是影响到国本。


    所以,这踏马就不是大事,而是天大的事。


    在足够不了解情况和足够威望的情况下,是不能贸然掺和进去。


    要是引发叛乱,何止是乌纱帽,小命都可能搭进去。


    娄渊到此时,才终于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不敢当。”张子舟谦虚一句。


    娄渊赶紧虚心请教:“唉,那我该拿什么大事开刀呢?”


    “余粮归公!”


    娄渊一开始想了很多,但从来没想到,会是这件大事。


    在朝廷征收的正粮之外,还收杂粮,当做损耗。


    这些杂粮,就是余粮。


    由于损耗浮动范围很大,就成了地方官吏主要的灰色收入来源。


    现在,张子舟要他规范灰色收入,这不是砸他们的饭碗?


    这……这好像比修水利还难吧。


    看到娄渊变幻的表情,张子舟笑了:“恕我直言,县太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啊。”


    娄渊认真请教。


    张子舟笑道:“就因为余粮的浮动范围大,这里面的利益分配就成了大问题,有的人吃香喝辣,有的人只配吃糠咽菜。”


    “那些吃糠咽菜的人,能咽的下这口气吗?他需要有人做主。”


    “而吃香喝辣的,也怀疑那些吃糠咽菜的背叛。”


    “这里面的门道很多,就要靠你的幕僚明察暗访捋清楚。”


    娄渊一开始像看见了一座山,正搁哪儿发愁呢。


    后来越听越有道理,眼睛越瞪越大,心想:绝了,这的确是好手段。


    上层的事,都靠利益交换,不会影响到农业。


    见他不说话,张子舟继续道:“尤其是闯了祸,可以用自己初来乍到搪塞上差。”


    “有理。”娄渊捋着胡子,“我这就回去,从江南请几个师爷,帮我捋一捋本县的情况。”


    正当娄渊激动的时候,却听到门外传来一声:“子舟,在吗?”


    他还没反应过来,张子舟已经站起身了。


    “谁啊?”娄渊忙问。


    “宗学的山长!”


    张子舟赶忙走出书屋,就见傅崇站在院子里,满脸的怒容。


    傅崇出了一趟门,回来就听说张子舟无病无灾,居然向夫子告假,赶紧过来看看。


    余昌烈在外面,还想帮张子舟说情,一看傅崇的脸色,乖乖的闭嘴,递给张子舟一个深表歉意的眼神。


    张子舟走到傅崇面前,躬身施了一礼:“山长。”


    “学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傅崇板着脸,“这个道理,你可知道!”


    “学生始终牢记。”张子舟恭敬。


    “那好,你今天什么时候走的,现在就回去,把时间补回来。”


    “是。”


    古代治学严厉,地位上天地君亲师,张子舟必须听话。


    何况,山长也是为了他好。


    就在这时候,娄渊走出屋子:“傅山长,我有话说。”


    傅崇一看是县令,当场愣住了。


    这和自己听到的消息,有很大的出入。


    娄渊信步上前:“傅山长,舟哥儿是听说我来了,这才回家。”


    傅崇“哦”了一声,看向余昌烈,因为张子舟是被他叫走。


    余昌烈赶紧上前:“都怪我。这么大的事,不方便向宗学透露,您看是不是免了对哥儿的处罚。”


    求情这种事,还是下属来,余昌烈有这方面的觉悟。


    傅崇的怒气这才消了,面色和缓:“既如此,那就免了吧。”


    “谢山长。”张子舟松了口气。


    娄渊也松了口气,笑道:“傅山长,令徒学问了得,我佩服之至。不知山长有没有想过让他明年参加童试?”


    “想过。”傅崇刚教张子舟学《文说》,对他还没信心,“只是,舟儿在举业方面经验尚浅。”


    “他的过去,我略有耳闻。在我看来,不是他的本事不够,而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越考越回去,甚至过不了第一关,训诂。”


    大家都没有说话,静等下文。


    尤其是张子舟,他一直想找个机会,突破山长按部就班的教学。


    现在有娄渊代为开口,真是再好不过了。


    娄渊道:“我来过张家,为了避嫌,将张子舟提堂!”


    提堂!


    所有人面色一惊,包括张子舟。


    所谓提堂,指的是县试第一场前二十名的学子,考第二场的时候,会被安排在县衙考试,而不是考棚。


    由县令、县丞和学正一起监督,既是考验,也是机会。


    县衙可比逼仄的考棚,舒服百倍。


    府试、院试都有,是童子试仅次于案首(第一名)的殊荣。


    无数学子,梦寐以求。


    傅崇心里高兴,但面上推辞:“这不妥吧,按规矩,只有第一场前二十名的学子才有此机会。”


    “一是为了避嫌,二是人才难得。”娄渊口气坚定,“再说了,我本就有提堂的权力。”


    “县令这么说了,我没有异议。”傅崇说罢,转头让张子舟谢恩。


    张子舟不卑不亢的施了一礼。


    “天色已晚,本县就不在此多逗留,哥儿好好精进学业。”


    娄渊一走,余昌烈就赶紧跟上,回头向张子舟递了一个鼓励眼神。


    傅崇目送他们走远,回头叮嘱张子舟,明天早点来学堂。


    然后,走得好似一阵风。


    他心情激动啊,自己考科举那会,对能提堂的学子,羡慕坏了。


    现如今,自己门下学子,第一场就能提堂。


    这事传出去,他这个当老师的,也面上有光。


    我不能再教基础,得给舟哥儿恶补,对,回去自己编教材。


    傅崇这样想着,迫不及待的回家。


    院子里。


    张子舟面露微笑,开始在心中勾勒下一步的计划。


    从头至尾,只有姐夫一个人懵逼,完全不懂发生了什么。


    还有一丢丢害怕:县太爷,刚才那个笨手笨脚的家伙,居然是县太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