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章 宗学的山长、夫子登门了

作者:秋予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连续三次第一等,就会得到宗学的奖金。


    宗学的第一等是很难得到,所以一直没人得到这笔奖金。


    张子舟已经获得三次,傅崇决定亲自登门,送奖金。


    牛车里。


    傅岱跟山长说起另一件事:“山长,看张子舟的水平,再待在经学班已经不合适了。”


    傅崇听着夫子夸赞张子舟,眉飞色舞。


    他沉吟道:“你的意思是——让他去举业班?”


    “没错。”


    傅岱点点头。


    随后认真说道:“我看过老周留下的记录,子舟最近借的书都来自四书五经大全,那可是官学的教材。”


    说到这里,傅岱突然不说话了。


    因为后面的内容,他不说,傅崇也知道。


    开始看《四书五经大全》,就意味着已经为乡试、会试打基础。


    既然张子舟这么有才华,那么帮一把是应该的。


    见山长琢磨这事,傅岱趁热打铁的说道:“以他的水平,唯一的弱点恐怕是八股文,而整个宗学论八股文造诣,没人比得过山长您呀。”


    傅崇一听看向傅岱,懂了他的意思,这是要我亲自出马教张子舟。


    这也不是不行,就是搞这种特殊,会让举业班的其他学子不服。


    那些学子,明年考童子试的,岁试的一大把,要是闹起来,影响了他们的成绩,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傅崇皱眉:“这事还得再考虑考虑。”


    傅岱不认可:“他的策论,试帖诗你都看过了,还有传奇的诗文水平也不低,人才难得啊,可不要错过。”


    “要是咱们宗学出来一个‘小三元’,那可是光耀门楣的好事。”


    听了这话,傅崇暗暗下定决心,亲自教张子舟。


    另一边,张家。


    放学回到家,张子舟吃过晚饭,就在书房看孝经。


    孝经区区一卷,内容不多,但官方在孝经原文基础上有注解,张子舟看的就是这个。


    嘎吱一声,书房的门被人推开,是傅芸端着茶来了。


    张子舟抬头:“姐姐学的怎么样啊?”


    “她很认真,已经会用算盘了。”傅芸把茶盏放在桌上,“就是,对天地合账还不懂。”


    古代的闺阁教育,和男子的不一样,因为女子生来就是管家的,练的是管家本事,还有女工和诗词歌赋。


    张子舟看这么多书,似乎只有林黛玉是个例外,林如海是用教男孩的路子教林黛玉。


    思绪有点远了,张子舟赶忙调整思路:“天地合账对姐姐有难度,但只要用的多了,熟能生巧。”


    “我也是这样想的。”傅芸笑了笑。


    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声音:“舟哥儿在家吗?”


    是夫子的声音,张子舟立马起身。


    他和傅芸一起走出书屋,看到山长和夫子,赶忙让傅芸去请爹娘,还有姐姐姐夫,都出来迎接尊贵的客人。


    张家,正堂。


    按老幼尊卑的礼节,行过礼后,各自入座。


    老爹和傅崇一左一右坐在主位,傅岱坐上首,张子舟站在下首。


    傅芸是傅家族人,陪张子舟在正堂站着。


    老娘带着姐姐、姐夫去厨房做菜。


    房间中间摆上炭盆,屋子里的温度提高不少。


    管账的捧五十两,在众人的注视下,摆在桌上。


    傅崇把银子往张父面前一推:“这是宗学的奖励,纹银五十两,请您老清点后,收下。”


    “这怎么好意思。”老爹眉眼都带笑。


    这是客套话,傅崇没再纠结这件事:“此次前来,我还想告诉您们一件事,子舟最近表现不错,按规矩,要升他到举业班。”


    举业班?


    张父对这个不熟,脸色茫然。


    傅芸熟啊,一听这话,顿时激动不已,看张子舟反应平淡,赶紧拉了拉他的袖子,提醒他谢恩。


    张子舟作揖:“谢山长提携。”


    其实吧,他早料到是这个结果,也盼着这个结果。


    傅岱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心里会舍不得同学互助会,但人总是要学会离别,千万不要困于旧情,而让自己寸步不行。”


    “夫子教诲,学生铭记在心。”张子舟作揖,“不过,学生相信,自己的离开,反而会让大家都更努力学习。”


    傅岱点点头。


    见屋里的人都在听,张子舟继续说道:“他们其实天资很好,只要肯用功读书,前途无量。”


    明明在生活上,学业上出了力,帮了那么多忙,却不居功,不自傲,云淡风轻。


    真是难得!


    傅崇不由得叹道:“你夫子说的不错,的确是个可造之材,我想,我再也没有顾虑了。”


    反而让张子舟有些懵了。


    这话啥意思?


    他知道,举业班因材施教,一个夫子只教几个学生。


    是打算给我安排一个很厉害的夫子么?他想。


    和傅岱交换了一下眼神,傅崇给出了答案:“从后天开始,你就去举业班读书,至于教你的夫子,我想,就由我来担任。”


    傅芸眼睛发直。


    山长是傅氏一族,学问最好的。


    之所以没中进士,不是因为学问不够好,而是因为山长卷入了一场无妄之灾,被终生禁止入考场。


    唉!


    世事无常。


    她这边感慨,张子舟已经下跪,磕头行礼。


    能得到山长单独的培养,这不是一般的恩遇。


    在古代,找对老师非常重要。


    因为科举的很多小技巧,不是经历过的,很难说得出。


    类似于后世的XX培训班。


    “学子张子舟,拜见山长。”


    “起来。”


    等张子舟站起来,傅崇扭头看向张父:“您老放心,我一定会把舟儿调教成大才,将来为张家光耀门楣。”


    张父不懂那些弯弯绕绕,但听懂了最后一句,欣喜的抱拳:“以后劳烦山长了,犬子有什么不对,你只管打只管骂。”


    呃。


    张子舟苦笑,爹啊,你这都是啥话嘛。


    估计是张父也觉得自己的话不妥,赶忙补了一句:“老汉没念过书,说的粗俗,您别往心里去。”


    傅崇哈哈大笑:“您老言重了。”


    全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晚饭,送山长和夫子出门,老爹老娘举手送别。


    老娘回头:“举业班是啥?”


    瞅见老爹询问的眼神,张子舟恍然,原来他们不懂。


    再看姐姐姐夫,和老爹老娘大差不差。


    傅芸解释道:“意思是,相公明年要参加县试了。”


    这话,简单直接,大家都听懂了。


    陈壮抱拳:“恭喜你啊,阿弟。”


    “我会更加努力。”张子舟还礼。


    老爹高兴不到一刻,叹息一声,心中暗道:


    这么好的事,要是让族长知道就好了,老汉肯定长脸。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