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章 根本停不下来(上)

作者:秋予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课堂外。


    听夫子开口,要他帮忙提高丁班的成绩,张子舟微微挑眉。


    然后爽快的答应了。


    在这个时代,科举成绩是一方面,人际关系是另一方面。


    进入文官体系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如此,才能在进去后,混的如鱼得水。


    许久后,丁班的学子们下课。


    陆续从课堂里走出来,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疲惫,遗憾。


    策论太难写了!


    既要掌握时事,又要不偏离主题,比默写论语集注难多了。


    刚提笔,不少人还信心满满,越写越对自己没信心。


    这种感觉,就好比自己写长篇传奇,写到一半抓耳挠腮。


    压力山大!


    远远瞧见他们的表情,张子舟心中了然,是时候升级同学互助会。


    于是,张子舟走了过去,压低声音道:“周兄,傅兄,我们到后花园说件正事。”


    “可不可以叫上三个臭皮匠?”周宪笑着问道。


    自打他们仨加入同学互助会,中午不回家,吃在食堂。


    瞧在这么积极的份上,张子舟点点头。


    周宪笑道:“你们先去,我去门口拿了食盒,叫上他们就来。”


    张子舟和傅范到了后花园,围着石桌,在石凳上坐下。


    过了一会儿,周宪提着食盒来了。


    把饭菜往桌上一摆。


    柴玉、赵瑾和曹贺三人,也很难得的帮忙。


    张子舟看着,解释道:“我请你们来,是商量下学业。”


    “为何突然提到学业?”


    傅范一边帮忙摆菜,一边随口问道。


    “虽然你们的学业精进不少,但我看的出来,对于背诵书本还行,遇到写策论就有点力不从心。”


    “后面有试帖诗,童子试是五言六韵,乡试是五言八韵诗。”


    “还有律赋,古体诗、近体诗,判语五条……”


    听完这些话,后花园里陷入沉默。


    科举的内容这么多,就像有一座山耸立在眼前,自己就是登山客。


    别说登到半山腰,连山脚都才爬一点点。


    张子舟见周宪情绪低落,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大家,都别难受。”张子舟笑着说道,“我提出来,就是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此话一出,让后花园沉闷的气氛为之一松。


    柴玉惊讶的道:“兄弟,你真的有办法?嘿嘿,咱们仨的没用,是全县出了名的。”


    赵瑾也噗嗤的笑出声:“其实吧,成绩优劣咱不在乎,只要能和大家玩在一起就好。”


    “我家老子都放弃了咱,只要咱不惹事,他就烧高香了。”曹贺也是嬉皮笑脸。


    傅范闻言,额头青筋隐隐暴起,对于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言论,本能的抵触。


    周宪也察觉到了,轻咳一声,提醒他们仨别乱说话。


    然后,他看向张子舟:“哥儿,你说,我们听着。”


    张子舟刚才在一旁观察着,见周宪发问,先不急着说出自己的计划。


    反而把话题引向他们仨:“你们仨想一想,要是能够顺利过童子试,成为秀才,以后见到县官不用下跪,是不是比你爹强多了。”


    “强是强,就是……”赵瑾皱眉,“我们真的可以吗?”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张子舟笑道,“再说了,我们都去读书了,你们仨不又落了单。”


    道理好像是这样的,柴玉三人闻言,互相对视,交换了一下意见,齐刷刷的点头。


    傅范道:“舟哥儿,我们都没意见,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第一步,几位吃完饭,自己商量之后,分开通知班上学子,下午下课后别回家,我再告诉大家怎么做。”


    张子舟说完,端碗吃饭,嘴角偷偷带笑。


    说到底,大家来宗学读书,心里还是存着想过童子试的志气。


    只因成绩长期没有起色,加上受丁班这个“坏名声”影响,导致大家吊儿郎当、缺乏信心。


    有这些可亲可爱的同窗们,张子舟又怎么会弃之不顾呢?


    功名前程,长路漫漫,有这么多好友一起走着,是人生一大幸事。


    下午课结束后。


    学子们恭送完夫子,就重新坐回座位,等着张子舟发言。


    张子舟当仁不让,走到前台,略微提高声音道:“废话不多说,我直接说做法,从明天开始,所有人晚回家。”


    “根据学习基础分成几个小组,选一个成绩好的做组长。”


    “缺什么就补什么,除了恶补书本,还有邸报。”


    说到这儿,张子舟停顿片刻,等大家消化消化再开口:“柴兄,这件事劳烦你们三位负责。”


    三个臭皮匠郑重的点头,眼里透着兴奋,英雄有用武之地。


    张子舟又让家里有做木工的学子,请家里人做一个木架摆在课堂,邸报就放在木架上。


    接着,张子舟把木架的构造图,递给了那位学子。


    这木架就是后世的报刊架子。


    吩咐完这些,张子舟转向周宪:“采购和发放文房四宝由周兄负责,钱从基金出。”


    “放心吧。”周宪应了。


    最后,大家根据自身情况结成小组,小组内成绩最好的出任组长。


    张子舟又设计了考勤册,奖惩册,制定了考勤和奖惩标准。


    这一忙就快要天黑了。


    “各位,今天回去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张子舟摸了摸下巴,想起一件事,看向傅范。


    “范哥儿,你回去后,从农家采购一些苦茶。大家回去后带个竹筒,要是困了,咱就和苦茶。”


    这一招,张子舟还是读高中那会儿用的。


    提起高中,久远的记忆一下子涌上了心头,各种各样让自己清醒的方式也回忆起来了。


    张子舟抖擞一下精神,把喝苦茶,拍脑门,揉太阳穴……都教给丁班的学子们。


    到最后,张子舟提起毛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一行字。


    磨剑酬壮志,一搏展雄风!


    妈呀,张子舟感觉自己回到了上一世,精神抖擞。


    课堂外面。


    傅岱其实一直没走,只是躲在暗处,听完张子舟的安排,不禁点头。


    又听到学子们斗志昂扬的言语,傅岱心怀安慰,颇有与有荣焉的感觉。


    有个好徒弟,真是人生一件幸事。


    看来要重新认识张子舟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