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章:争相举荐

作者:桃树上的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秦无邪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奉天殿。如今他已是武道地玄境强者,按照各大皇朝中的规矩,见圣可不跪。


    萧御天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秦爱卿免礼!爱卿收复雁门关,扬我大乾国威,如今更是武道地玄境强者,实乃是大乾的栋梁之才。”


    “如今朕正需要像爱卿这样的人才,为我大乾皇朝增光添彩啊!”


    “来人,给秦大将军赐座!”


    萧御天的话音落下,奉天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数百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秦无邪,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武将队列中,几位须发皆白的老将下意识地皱了皱眉。自从当年的秦王秦云澈(秦无邪的父亲)之后,还从未有哪位武将能在奉天殿上受此礼遇。


    那不仅仅是一把椅子,更是皇权对武勋的极致认可,是打破了近二十年的朝会特例。


    大皇子萧煜站在文臣前列,一身锦袍衬得面容温润。他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唇角勾起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朝秦无邪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拉拢之意。


    三皇子萧景琰虽然和他闹过矛盾,但他认为这并不妨碍对秦无邪的拉拢。眼中有着明显的热络,甚至往前半步,似想开口说些什么。


    七皇子萧珩在三个皇子中年龄最小,则是显得最为沉稳,只是握着笏板的手指微微收紧,眼神深邃地打量着秦无邪,盘算着这突然崛起的年轻将军会对夺嫡局势产生何种影响。


    司天监副主王承宗垂首而立,袖中的手指摩挲着腰间的铜符。他曾夜观天象,见将星闪耀北境,却未料到这颗将星竟如此迅速地攀升至此等高度。


    左相严嵩眼角的皱纹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他历经三朝,深知帝王心术。


    圣上这一手看似恩宠,实则暗藏玄机,不禁在心中暗叹。“这秦无邪,怕是要被架在火上烤了。”


    国子监的几位大儒老臣则面色沉郁!


    为首的李祭酒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眼中满是不忿。秦无邪在北境的赫赫战功他们看在眼里,却也记着他曾在京都“得罪”过国子监学子的旧事。


    在他们看来,一个武夫怎配在这儒道盛会相关的朝会上受此殊荣?这简直就是对文道的轻视。


    武将队列中,羡慕与嫉妒的目光如芒刺般落在秦无邪身上。“有人紧咬着牙关,恨自己为何没有那样的机遇与战功。”


    “有人则眼神复杂,不知该为军方有此人物而喜,还是该为其骤得圣宠而忧。”


    唯有兵部尚书章宗平,捋着灰白胡须,眼中带起欣慰的笑意。


    他看着秦无邪,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位横刀立马的秦王,也看到了大乾军方崛起的希望。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际,两个小太监已抬着一把乌木交椅快步上前,恭敬地放在秦无邪身侧。


    秦无邪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各异的神情,心中早已明了萧御天的用意。这既是恩宠,亦是捧杀,更是在无形中为他树立众多政敌。


    他没有丝毫犹豫,对着龙椅拱手一揖,朗声道:“谢陛下隆恩。”


    话音落下,便坦然自若地坐了下来。玄色朝服在椅背上铺展开,腰间的玉带扣在烛火下折射出冷冽的光。


    这一下,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众多朝臣本以为秦无邪至少会假意推辞一番,却没想到他如此“不识抬举”,竟真的大大方方地坐了下去。


    “这秦无邪,也太年轻气盛了吧?”


    “就是,陛下赐座是恩宠没错,可哪有这样毫不谦让的?”


    “哼!到底是武夫出身,不懂朝堂规矩。”


    轻声细语的议论声再次响起,夹杂着不屑与惊疑。许多人看着秦无邪的目光,都带上了“恃宠而骄”“不知天高地厚”的评判。


    然而,他们似乎已经都忘了,秦无邪如今已是武道地玄境强者。


    “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世界,达到武道地玄境,便已具备了与大儒、王爷平起平坐的资格,受此赐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完全逾矩。”


    秦无邪对此充耳不闻,只是平静地坐在椅子上,目光落在殿中央的金砖上,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待秦无邪坐下,即便有人因此感到不满也得不闭嘴,安静下来!


    萧御天看着下方众人的反应,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仿佛对这出戏的开扬十分满意。


    他清了清嗓子,将话题引向正题:“诸位爱卿,十年一度的儒道盛会不日将在京都开启。”


    此次盛会,关乎我大乾皇朝的颜面,更关乎我大乾的儒道传承与兴衰。


    朕意已决,需选派一位德才兼备、能震慑四方的人物,担任我大乾皇朝领军之人。“此事关系重大,众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举荐?”


    萧御天的话音刚落,左侧的文臣队列中便有人按捺不住,出列奏请!


    “陛下,臣举荐大皇子殿下!大皇子博览群书,精通经义,且素有贤名,由他带领使团,定能彰显我大乾皇室的风范。”


    “臣附议!大皇子一向仁厚博学,又代表着大乾皇室,确是合适人选。”


    紧接着,又有人高声道:“陛下,三皇子殿下曾在江南主持过文会,与各大书院的大儒多有交往,若是由他带队,必能与各方文人墨客融洽相处,展现我大乾的儒道底蕴。”


    “臣举荐七皇子殿下!七皇子殿下心思缜密,于儒道典籍亦有颇深研究,定能不负陛下所托。”


    右侧武将队列中也有人开口:“陛下,儒道盛会虽重文道,但也需有强者压阵,以防不测。”


    “臣以为,左相严嵩大人德高望重,又是儒道进士六品,由他带队,文能服众,武亦能震慑宵小。”


    “臣举荐国子监李祭酒!李祭酒毕生致力于儒学研究,是我大乾儒道的泰山北斗,由他带队,必能让其他皇朝的学者心服口服。”


    “陛下,臣斗胆举荐云台书院的陆文渊院长!陆院长才高八斗,在儒道界素有威名,且与稷下学宫的大儒们也有旧交,定能在盛会上为我大乾争取荣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