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老卒也纷纷围拢过来,有人抹了把脸,粗粝的手掌蹭过眼角的湿润。
“咱们秦家镇北军儿郎,生来就是为了保家卫国!怀远城一战,他们守住了城门,护下了万千百姓,死得顶天立地!”
另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兵挺直腰板,苍老的声音里透着骄傲,“我家那小子出征前塞给我块玉佩,说要是回不来,就当他去黄泉路上孝敬我了——瞧瞧,这浑小子打小就嘴硬!”
众人哄笑出声,只是笑声里却裹着酸涩。
秦无邪望着这些布满风霜的面孔,发现他们眼底闪烁的不仅是悲痛,更有一股战死沙扬的自豪。
最年长的一位老卒颤巍巍地拍了拍秦无邪的肩膀。“世子啊!莫要把过错往自个儿身上揽。咱们的儿郎没白死,只要大乾的山河还在,他们就无愧于来此世间走一遭!”
秦无邪默默地点了点头,似乎在无声地安慰自己,也在安慰这些已年迈迟暮的老卒。
离开气氛有些沉重的后院,回到房间!
秦无邪找人询问了一下莲儿的情况,得知她如今基本都在城南的酒肆后,便决定等进宫面圣之后再去找她。
随后,他又去了一趟后院地下的酒工坊。
酒工坊内弥漫着浓郁的酒香,十几个老卒正在不停地忙碌。这些美酒,通过《醉沙扬》酒楼,这两个月以来为他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负责酒坊的王铁军、张恒远见到秦无邪出现,先是诧异地愣住,随即快步迎接了上来。
“世子!您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张伯、王叔,我是昨天晚上和老爷子一起回到的秦府,这不是天亮了就过来看看。”
“怎么样,酒坊内一切都顺利吗?”秦无邪走到一处酒糟前,抓在手中闻了闻。
顺利倒是一切都顺利,就是现在莲儿那丫头天天催的紧得很。酿造出来的几种酒完全是供不应求,尤其是“醉沙扬”。
要是一直这么下去,这里的扬地已经不够了,人手倒是不用担心,府里的这群老家伙都眼巴巴的想加入进来。
张伯看着秦无邪继续说道:“还有朝廷现在对粮食管控的要求越来越严,已经逐渐影响到了酒坊。”
“粮食的事情,我会想办法去解决!”这里的酒坊酿造完这几批,就先暂时停下,或许我们要换一个地方了。
秦无邪放下手中的酒糟,目光落在了张伯与王叔的身上。“你们通知下去,也先让其他人做好准备吧!”
检查完酒工坊的情况,秦无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让人准备好热水,舒舒服服地泡了热水澡,换上老爷子为他准备的一身崭新朝服。
朝服以黑色为底,上面绣着金色的祥云图案。胸前绣着镇北大将军的徽章,彰显着他的身份和地位。
换上朝服的秦无邪,一身气质瞬间发生了变化。原本身上的杀伐之气收敛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沉稳大气的儒将之风。
他将一身气息尽数隐匿,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衣冠,转身离开了房间。
一炷香的时间后,秦无邪骑着玉龙骢抵达朱雀门前。高大的宫墙矗立眼前,红墙黄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宫门守卫森严,禁军们身着铠甲,手持长枪,神情严肃地注视着来往的行人。
那位有些神秘且带着敌意的赵公公早已在此等候。他身穿一身暗紫色的太监服饰,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和阴狠。
“秦大将军,陛下正在奉天殿与群臣商议儒道盛会之事,命咱家在此等候,引将军前去。”
赵公公尖着嗓子说道,语气中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与不满。
秦无邪对于萧御天知道他已经回到京都并且安排赵公公在此等待,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他只是微微点头,翻身下马。并未在意赵公公的态度,跟着他朝着宫内的奉天殿走去。
一路上,宫道两旁的建筑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不时有一队队守卫的皇宫内的禁卫军,手持长枪、铠甲鲜明的从他们身旁走过。
随着逐渐靠近奉天殿,秦无邪依稀能听到里面传来群臣议论的声音。
当来到奉天殿外的一侧,赵公公率先停下了脚步。“秦大将军,还有劳在这此等候,待咱家进去通稟!”
赵公公离开后,秦无邪便再次打量起四周来。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这里,他不知道会不会和上次一样被晾在门外大半天。
奉天殿高大雄伟,殿前的汉白玉台阶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殿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写着“奉天承运”四个鎏金大字。
殿外,多了两队禁军守在门口,在赵公公进去后,目光似乎一直落在他身上。
这次倒是没有让秦无邪久等,不过片刻的时间,从奉天殿里面便再次传出赵公公那公鸭般的嗓音,听得他很不适应。
“宣!镇北军大将军,秦无邪进殿!”
声音落下,门内还走出来一个小太监,看着年纪并不大,走起路来都是小心翼翼。
秦无邪整理了一下衣冠,随着小太监跨过台阶,走进奉天殿。
殿内宽敞明亮!和上一次一样,左侧是文臣,他们身着锦绣官服,手持笏板。不少人看到他进入,正低声议论着。
右侧是武将,他们身披玄铁铠甲,腰间并无佩剑,看到秦无邪进来后神情严肃。
正前方,萧御天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周身散发着一股属于帝王的威严。
他的左右两侧站着几个太监,手中拿着拂尘,随时准备伺候。一旁还有史官,正在记录着朝会的内容。
奉天殿内的装饰极为奢华,四周的墙壁上绘着壮丽的山河画卷,殿顶悬挂着无数盏水晶宫灯,将整个大殿照得如同白昼。
地面铺着光滑的大理石,在宫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秦无邪目光扫过,心中了然,定是因为儒道盛会的缘故,奉天殿内修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