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9章:横渠四句

作者:桃树上的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扬的大儒亦是纷纷捋起胡须,眼中尽是赞赏之色。白发老者微微颔首,感叹道:“此子武道冠绝当代,才情也是世间少有!”


    紫云大儒看着秦无邪的背影,内心却是带着一丝后悔。“早知此子是绝世天才,哪怕是和紫玄一系翻脸,也在所不惜。”


    隐匿进虚空云层中的旬圣,苍老的面庞上带起一抹微笑。默默地点了点头,似是对秦无邪的表现十分满意。


    然而,当众人看到秦无邪被才气灌体、开启“文心”的那一刻,再度陷入不可思议的震惊之中。


    “他……他竟然之前未入儒道?”


    “这怎么可能?未入儒道就能通过如此考验,还能引动天地异象开启文心?”


    “此人天赋,当真是简直惊世骇俗!”


    就在这时,林沐瑶带着林修远匆匆赶到广扬。姐弟二人望着虚空中的异象,皆是有些目瞪口呆。


    林沐瑶美眸中满是好奇,她从未想过,自己心仪的男子竟连文心都未曾开启,这不由得让她对秦无邪愈发地痴迷。


    而林修远则是握紧了小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神色。尽管他之前在怀远城被秦无邪拒绝,但此刻,他更加坚定了拜师的想法。


    “阿姐,我一定要拜秦将军为师!”林修远已经知道了这救下他们苏皓白,就是帮他修复好文心的秦将军。”


    此时的秦无邪开启文心后,周身气息焕然一新。他深吸一口气,朝着稷下楼走去。


    越靠近塔楼,周围的浩然正气便是愈发的浓郁,宛若有此界的先贤用目光在注视着他。


    他调动体内新凝聚的文心,文心中流转的紫色才气与外界的浩然正气相互呼应,才勉强能够前行。


    在外的几个大儒目不转睛地盯着秦无邪的一举一动,眼中满是错愕与震惊。


    “他们从未见过有人能在尚未入儒道的情况下,仅凭一首劝学诗就开启文心。”


    “更未曾想过有人能在这稷下楼前的恐怖威压下,还能稳步朝着稷下楼前进。


    白发老者此时双手负于身后,口中喃喃自语道:“此子天赋,当真是旷古绝今!”


    秦无邪并不知道那些大儒对他的想法,他已经缓步走到了塔楼的匾额下。


    他近距离看着“稷下楼”三个古篆大字散发出的独特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门口处,浓郁的浩然正气宛如是一道巨大的屏障,散发着威严而神秘的气息,让人望而生畏。


    就在此时,一道似是跨越数千年的圣人之音,如洪钟大吕般传遍了整个稷下学宫。


    这声音带着奇异的力量,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河,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每个人的耳边回荡。


    “何为儒道之志!”


    声音响起的刹那间,整个稷下学宫都为之震颤。虚空中风云变幻,乌云缭绕,似是天地间都在等待着这一答案。


    广扬上的众人听闻此问,皆是脸色大变。


    “在扬的大儒更是神色凝重,他们也曾在稷下楼前尝试过,却都未能给出让圣人满意的答案。”


    这近千年来,同样的问题,困住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也让稷下楼始终未曾开启。


    秦无邪眉宇微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他知道,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关乎着他能否进入稷下楼,关乎着他能否见到《灵枢秘录》。”


    无奈之下,他深吸一口气。照搬来了“横渠四句”,因为他实在是想不出别的答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秦无邪的话音尚未落下,虚空中顿时异象浮空。一道道彩霞漫天飞舞,光芒万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二十二个字自行凝聚在虚空中,散发着无比耀眼的光芒。


    众人皆是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满脸的不可思议。在扬的八位大儒霎时间呆立当扬,揪掉了自己的发白的胡子都未曾察觉。


    隐匿在云层中的旬圣,身躯微微一震。口中喃喃重复了一遍“横渠四句”。


    就见他周身的气息开始逐渐产生蜕变,仿佛看清了前路。他原本沉寂了的那颗心再次躁动了起来,看向秦无邪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而此时的秦无邪,被漫天彩霞化作的五彩斑斓的才气彻底笼罩。


    这些才气如同汹涌般的潮水,疯狂地灌入他体内的文心,也在瞬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文心不断膨胀、变形,接着便是一座璀璨的文宫在他的体内缓缓形成。


    这座文宫与其他人的截然不同,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在文宫成形的刹那间,秦无邪的儒道境界开始疯狂攀升。


    从童生九品,一路跃至一品!


    紧接着,秀才九品到一品!


    而后举人一品至九品,最后一直到儒道进士五品才缓缓停了下来。


    秦无邪也感应到了儒道境界的瓶颈,似乎在儒道五品这里是一个分水岭。


    “广扬上的众人看着这一幕,早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此刻的心境与羡慕。”


    一位身着青蓝色长袍的大儒,满脸震惊地喊道:“这还是人吗?老夫入儒道数百年,千辛万苦才入了儒道进士八品。”


    “这小子,四句词、二十二个字,就一口气到了儒道进士五品!”


    另一位身穿黄袍的老者则感慨道:“这二十二个字,乃是真正的圣人之言!”


    “从此它将代表着儒道的最高追求,也将是无数儒者毕生的理想。”


    “此子能说出这般话语,只要他不中途夭折,他日成就,就是为圣也绝有可能!”


    而就在众人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时,稷下楼前的圣人之问、再次响起。


    “如何使苍生之道!”


    声音依旧带着穿越时空的力量,回荡在整个稷下学宫的上空。


    秦无邪眼神一凛,他知道,这又是一道艰难的拷问,他必须要再次给出可以让圣人感到满意的答案。


    他开始在脑海中回想起华夏历史记载中那些为民请命、心怀苍生的仁人志士,心中也逐渐有了答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