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厂突然毁约的事情在张卫东的心中并没有过去。
他试图再争取一下。
过了几天,他又亲自上门找对方总师沟通,希望对方可以再考虑考虑。
他来到了雷达厂,结果办公室的人告诉他宋工去开会了。张卫东干脆在那里等。
他从上午等到下午,一直没有见到对方的人影,张卫东心中越来越气愤。
他知道对方是在躲着他,继续等下去毫无意义。
张卫东憋着一肚子气从雷达厂离开了。
张卫东坐在车里越想越气,他让司机调转车头,直奔电子工业部。
车停在了电子工业部的门口,张卫东下了车就满脸怒气地准备去找王部长。
王部长没在部里,张卫东又转头去找龙副部长。
张卫东跟着秘书来到龙部长的办公室。
一见到龙部长,不等龙部长开口,张卫东就气势汹汹地问道:“龙部长,你们还管不管了?”
龙部长一头雾水地看向张卫东,慢慢摘掉眼镜,朝秘书摆了摆手,示意他出去。
龙部长五十多岁,戴着一副圆框眼镜,头发已经大半花白,面色十分慈祥。乍看过去不像一名中央领导,倒像是一名老教授。
“出什么事情了?”
“雷达厂他们搞相控阵雷达,说好了用我们做配套,结果我们管子都快试制完了,他们转过头告诉我们要用国外的。您说说,这不是耍我们吗?”
龙部长瞬间明白了,张卫东是来告状的。
他笑呵呵地起身,示意张卫东先坐下。下属单位间有了矛盾,当领导的自然有责任调解一下。
雷达厂准备采购国外的元器件这件事龙部长知道,之前雷达厂的申请已经递交上来了,只是没想到原来雷达厂在决定采购国外元器件之前跟电子管厂还有过约定。
“雷达厂那边也是有任务在身,相控阵雷达是国家要大力发展的东西,既然最终决定采购国外的,说明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考虑。”
“是,这个我们明白。但是军工的东西咱不能都依赖国外吧,我们也可以做啊。而且我们都快做出来了。”
“他们肯定是有自己的原因,也许只是不方便告诉你。”
“他就算再不方便告诉我,他这个做法也有问题啊。部长,您是搞技术出身,您应该比我了解啊。国家现在搞相控阵雷达,那下一步就是预警机啊。这么重要的东西,关键技术不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吗?”
龙部长神色复杂地看了张卫东一眼,还是一副安抚的语气。
“我明白,你们订单被抢,心里难免有怨气。但是这个事情他们已经确定了,而且部里也愿意支持他们。”
张卫东一脸委屈的表情:“不是说我们订单被抢心里有怨气,是他们现在这么做,我对此有意见。国家走改革开放路线,我坚定支持。但是现在什么东西都说要用国外的,连军队都这样。部长,我说句诛心的话,如果连军工的东西我们都靠国外,对方稍微动点手脚,说让我们瘫痪就瘫痪啊。我们……我们得对党的事业负责啊。”
“够了!张卫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对党的事业就不负责了吗?”
张卫东知道自己话说过了,慌忙解释道:“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担心,再这样下去恐怕以后要受制于人。”
“与其担心别人,你不如担心担心你们电子管厂吧。”龙部长说完便扭过头去。
张卫东知道这是逐客令的意思。
“打扰您了。”
张卫东说完便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张卫东回到了厂里。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总是感觉心里堵得慌,于是去找了张克祥。
张克祥一见到垂头丧气的张卫东,便知道有事情。
“今天一天没见到你,你去哪了?”
“我去了部里,跟龙部长说了雷达厂毁约的事。”
“他愿意帮忙协调?”
“没,我把他给惹毛了。”
张克祥一脸吃惊,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你那个直脾气你得改改,不是在厂里,那都是咱领导。”
“我知道啊,我也尊敬他们啊。我现在就是想不通,国家要发展,希望借助国外的经验,这我也能理解。但是关键技术那是能买来的吗?”
“行啦行啦,别说啦。”张克祥摆了摆手制止他:“既然雷达厂不愿意用我们,那就不用吧。我们在找别的业务。正好我听说了一个消息,北华准备落地一个彩电生产线。”
“什么时候?”一听到有项目,张卫东一下子来了精神。
“还不清楚,预计是明年。”
“想想办法落在咱厂啊。”
“我知道啊,我这不也在想吗?但是这个想法市里也在研究,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落地彩电的生产线,要是这个项目能落在我们厂就太好了。”
两人正说着,原哲升走了进来。
“呦,正巧,你俩都在。”
“原总啊,怎么了?”
“我想找你俩商量一下咱们厂财会搞电算化的事。部里不是把咱们厂定为了财务管理电算化的试点单位吗,你们看看咱们什么时候启动比较好。”
“开个会吧,我们讨论讨论。”
原哲升叫来了财会处的其他几位领导一起开会。
会议一直开到了晚上九点多才结束。
散会后,张克祥、张卫东和原哲升三人边说边往外走。
路过财会处的时候,张克祥发现办公室里还亮着灯。
他扭过头看向身后的原哲升:“财会处还有人没下班啊?”
原哲升抬头看了一眼,说道:“嗨,估计是我们处新来的那小孩。”
张克祥在财会处停了下来,隔着玻璃往里看,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正在埋头看书。
“就是他吗?”张克祥问道。
“对,叫王洛宾。”
“哦……”张克祥点点头。
王洛宾是背对着窗户坐着,他的位置比较靠里,加上太过投入,并没有注意到有人在外面打量着他。
“我把他叫来让他跟你打声招呼。”原哲升说着就要进去喊王洛宾。
“哎……别别别,人家看得好好的,别打扰他。”张克祥拦住了原哲升。
三人继续往外走去。
走到一段距离后,张克祥无意地说道:“那小孩挺勤奋的。”
“对,我就是看中他勤奋,专门从部里把他要来的。他天天下了班之后,就待在办公室看书,每天都待到十点多。我问过他们宿舍的人,他平常休息的时候,不打牌不打球,也不怎么跟人闲聊。回宿舍后不是看书就是学英语。”
“哦……那很好嘛,年轻人懂上进,多学习是好事啊。”
“他还不光勤奋,思想还很超前。他是去年8月份来的咱厂,结果来了一个月就跟我提建议,说咱厂的财务应该搞电算化。我当时心想,你才来一个月操这个心干什么。结果,不到半年,部里就来文件了,让我们开发财务管理的电算化。你说说,他眼光比部里还超前。”原总边说边笑。
“嗯……”张克祥点点头。
“这小孩还规矩,没有杂七杂八的想法,就一门心思搞业务,不是搞业务就是学习。”
张克祥和张卫东都没有出声附和,等着原哲升继续说下去。
“他前一阵子还跟我说,建议在财会处内部搞英语培训班,请大学的老师来讲课。我心说快算了吧,就财会处那几把老骨头,快别难为他们了。结果你猜怎么着,嘿,他敢顶撞我,说我落后。”说完原哲升无奈地笑了笑。
张克祥突然话锋一转,笑着说道:“原总这是收了个得意门生啊。”
“嗨,你看,怎么又扯我身上了。”
“你都说了一路了,原总。”张卫东在一旁说道。
“啊,是吗?”
三人此时已经走出了正门楼。
张克祥回头说道:“年轻人勤奋,有眼光,还不唯上,都挺好。你觉得是个好苗子,那就多培养。”
“其实……我是有个想法。”
张克祥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心说我就知道你有想法。
“国家现在不是倡导干部年轻化吗,我想再考察考察他,没问题的话给他一个副科长的位置。”
张克祥低头沉思了一下,问道:“他今年多大?”
“刚满25。”
“你要是觉得可以,我们没意见,但是这个事你考虑清楚。”
原哲升点点头:“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