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时候,电子管厂来了个年轻人,是一名叫王洛宾的小伙子。
王洛宾当时24岁,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时作为学校十大优秀毕业生被分配到了电子管厂。
王洛宾当时考上了北方电子工业学院,学的是会计专业。他原本是被分配到了电子部,结果被电子管厂的总会计师原哲升想办法要来了。
会计处已经许多年没有补充过新鲜的血液,办公室里全是一群中老年。那时候北方电子工业学院正好要分配几名优秀的毕业生到北华市,原哲升知道了这个消息,就要来了这几人的资料,一下子就挑中了王洛宾。
于是,王洛宾就成为了电子管厂的一员。
那是王洛宾来电子管厂报道的第一天。他背着自己的行李,迈进电子管厂大门的那一刻,心绪便澎湃起来。
宽广无比的院子,一座座车间厂房,随处可见的树木还有行色匆匆的员工,他好奇而欣喜地打量着面前的一切。
以后这里就是他奋斗的地方了,他激动地走进了厂里。
但是很快,王洛宾就蒙了。他站在偌大的院子里,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他需要先去人事科报道。但是工厂太大了,他根本不知道要怎么走。
正巧,一位身穿工服的女同志朝他的方向走来。
王洛宾赶忙朝她跑了过去。
见到一个年轻人突然朝着自己跑过来,那名女同志有些奇怪。
“大姐,请问人事科怎么走?”
那位女同志上下打量了王洛宾一眼,看他戴着一副眼镜,满脸的稚嫩,身上还背着行李,心中大概明白了。
“你是新来的?”
“对,我今天来报到。大姐,你知道人事科往哪边走吗?”
那名女同志一脸幽怨的表情:“你今年多大啊?”
“我?我今年二十四。”
“我二十二岁,还没有你大,不要一口一个大姐了。”
“啊?你才二十二岁吗?”王洛宾有些吃惊。
“什么叫‘才’二十二岁?”那名女同志一脸怨气地说道。
“哦,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王洛宾尴尬地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
见他一脸的窘迫,那位女同志情不自禁地笑了出来。
她转头问道:“你被分到了哪个车间?”
“我被分到了财务处。”
“财务啊……也是,看你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像个大学生一样。”
“我就是大学毕业。”
“哎?你是大学生?”那名女同志很吃惊。
电子管厂当时大学生的比例连1%都没有。
王洛宾诧异地点点头,不明白对方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大。
那名女同志更加好奇地打量起王洛宾来。
王洛宾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
“请问……你知道人事科怎么走吗?我还得抓紧去报道。”
“哦,对,你还要去报道。你看到那栋楼了吗,你直接上二楼,左拐就是人事科。”
“好,谢谢你。”
“没事。”
王洛宾按照指引来到了人事科。
人事科的门是敞开的,他敲了敲门。
“你好,我是来报到的。”
一名员工闻言朝里面的办公室喊道:“陈姐,有新员工来报到。”
一名大概四十出头的女员工从里面的一间办公室走了出来。
“你证件都带了吗?”
“我带了。”王洛宾边说边走进了办公室。
“证件给我,你先填职工登记表。”
王洛宾把包和行李都放在地上,然后从包里掏出一沓文件。
“这是我的报到证,这是工作介绍信,这是我的毕业证,一寸照片还有……哎?”
文件少了一个。
“我的粮油关系转移证明呢?”
王洛宾在包里四处翻找,到处都没有,他急得冷汗都要下来了。
“别着急,慢慢找。看看是不是在身上。”
王洛宾又开始翻身上的口袋。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解开外衣的扣子,从里面的兜里掏出一张文件来。
“在这里。”
陈姐一脸埋怨地看向他:“你这孩子!一来就吓人一跳!”
王洛宾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对不起,对不起,我怕丢了,所以就放在里面的兜里了,结果忘了。”
粮油关系转移证明是王洛宾能吃上饭的关键。
当时我国仍然处在粮食凭票供给的阶段。新员工来厂报道需要将粮油关系转移到厂里,厂里在拿着这份证明去所在地的粮管所为新员工办理粮油关系落户。这样,这名新员工以后才可以领到粮票。没有粮油关系证明,就领不到票证,即便有钱也买不到吃的。
“赶紧填表吧,我给你建档案。”
所有的手续都办完了以后,王洛宾领到了自己的证件和一套物品,包括厂徽,毛巾,肥皂,三天的食堂餐券等等。
后面的几天,他将在安全科接受教育培训。完成全部的教育培训课程之后,他才可以去财务处报道。
王洛宾来到厂里以后没几天,还在熟悉环境,原哲升就打算亲自去见见这个自己挑选的小伙子。
晚上下班之后,原哲升直接来到了他的宿舍。
电子管厂的宿舍是六人间,原哲升来到宿舍的时候并没有见到王洛宾。
他推门走了进去,宿舍中的其他人正围在一起打牌。
看到原哲升来了,众人纷纷站起身打招呼。
“原总好。”
“好好好,你们玩,你们玩。”原哲升笑着摆摆手说道。
他边说边往宿舍里面走,眼睛不停打量着四周,一个铺位很快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个铺位上摞着厚厚的书籍,各个领域都有,最多的是经济类的,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英文书,旁边的墙上贴着手写的“不进则退”。
原哲升回过头,问道:“这个铺位是谁的?”
众人回答:“是前两天那个新来的,叫王洛宾。”
“哦……他人呢?”
“出去打水了吧?”
原哲升点点头,见对方不在,便准备离开。
原哲升刚刚走到宿舍门口,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年轻人就拎着水壶风风火火地跑进来。来人正是王洛宾。
王洛宾太着急,没想到门口会有人,一头撞在了原哲升的身上。
原哲升被撞出一个跟头,差点摔倒在地上。
宿舍的人见状赶忙扶住原哲升。
王洛宾一下子慌了神,愣了一下,赶忙放下水壶走过去查看对方的情况。
“您不要紧吧?”
宿舍的人朝王洛宾喊道:“你干什么,冒冒失失的。这是咱厂的总会计师原总,还不道歉。”
王洛宾赶忙说道:“对不起,原总,我太着急了,您没事吧?”
这一下确实把原哲升撞得够呛,他缓了缓,笑着说道:“没事没事,不要紧。你就是那个新来的?”
“是的,原总,我叫王洛宾,北方电子工业学院毕业,刚分来咱厂。”
原哲升继续笑着说:“我知道你,就是我把你要来的。当时他们是要把你分到电子部的,我看你基础扎实,又是班长,待在办公室太可惜了。”
王洛宾眨眨眼,不知道要说什么。
原哲升又接着问道:“你刚才说你着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王洛宾有些支支吾吾地说道:“我……我着急回来看书。”
“看书?”原哲升哈哈大笑起来:“看书好啊,年轻人就是要多学习,我把你调到咱厂就是看中你勤奋,你要争取成为专家。年轻人有着大好年华,要多多努力,要靠实业报国。”
王洛宾连连点头称是。
“那我就不打扰你了,你忙吧。”
说完原哲升就离开了。
原哲升确实没有看错人,王洛宾在工作上足够勤奋。不仅仅只是勤奋,他努力得像是一台机械设备一样。
他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下班以后还会待在办公室继续学习业务,往往要到十点钟左右才会结束。而他回到宿舍之后也不闲着,会继续学习其他的知识,直到十二点钟才上床睡觉。每日如此,从不间断。
而勤奋也让王洛宾在业务上飞速成长,很快就成为了财务处重要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