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6章 施焕峰战场抗命

作者:一展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安排小胡回指挥部报告后,苏东曦回到座位上,寥寥几笔,就画出了一张草图。


    他指着草图,说道:“把连里的三挺轻机枪,布置在前面的山头上,压制敌人的火力!”苏东曦将这个山头,标注为一号高地。


    他所说的轻机枪,可不是班用机枪,而是 67 式通用机枪。这款机枪的有效射程达到了八百米。与班用机枪相比,有效射程远了将近一倍。


    苏东曦开始部署兵力:“李副连长!”


    “到!”李长林站起身来,敬了个礼。


    “你带领三排,再加上一排的一个班,在西面隐蔽前进,等待进攻命令!”


    上次在与越军的苦战中,就是李长林带领三排作战,这次苏东曦,依然让他指挥三排。


    因为他对三排最为熟悉,打起仗来,也容易默契。


    “是!”


    苏东曦又看了看施焕峰:“施连长!”


    “到!”施连长站了起来。


    “你和指导员一起带领二排,和一排的一个班,攻击右面的敌人!”


    “是!”指导员干脆地回答道。


    施连长也勉强应了一声。


    他对这个安排很有意见,李副连长独自率领一支部队,而他作为连长,却要和指导员共同率领一支部队。这显然是对他能力的不信任。


    其实,苏东曦确实对他不太放心,因为他根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无论是对战场的艰苦程度,还是对越军的了解,都远远不够。


    原本,苏东曦是想安排陈副连长和他搭档。但是,他又担心陈副连长的话,施焕峰不听劝告。所以,才安排了指导员。


    毕竟,二人是平级,总不至于像陈副连长那样,是下属关系。


    苏东曦回过头:“陈副连长,你带领工兵排,随时准备执行其他任务!”


    工兵排的战斗力不如侦察连,不擅长潜伏。同时,留下这支部队,一是为了监视山上的情况;二是防止山洞还有其他出口。


    “是!”


    苏东曦明确指示:“潜伏部队,必须抵近敌人五十米以内,用树枝系上白布条,向我发出信号,等待进攻命令!”


    “是!”李长林高声回应。


    施焕峰紧盯着苏东曦的脸,疑惑地问道:“这晚上,你能看到信号吗?”


    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他的表情中明显带着一丝不屑。


    “我会跟进的!”


    苏东曦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知道施焕峰对他的安排心存不满。但为了团结,他还是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心平气和地回答。


    战斗一触即发,每个人都应该顾全大局,绝不能意气用事。


    最后,苏东曦建议,挑选优秀的投弹手,使用手榴弹攻击敌人工事。趁着水泥还没有完全凝固,将其摧毁。


    每个班都有投掷手榴弹的高手,他们通常能够,将手榴弹投掷到五十米以外的地方。


    战前的工作初步安排妥当后,军官们和战士们都非常疲惫,各自回去休息。


    见到谭排长,苏东曦又吩咐他派出两个小组,到隘口两边,侦察山洞是否有其他出口。


    以防万一敌人被堵在里面后,从别的出口跑出来,抄了他们的后路。


    午饭后,各个侦察小组陆续回来报告,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苏东曦再次安排两个人,前往隘口进行监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到了晚上九点,部队开始出发。


    来到一号高地下方的山沟后,大家停下来,等待着进入灌木林潜伏。


    军官们则再次来到一号高地,继续观察,以防敌情有变。


    不一会儿,南面路上的观察哨急匆匆地跑过来:“报告苏参谋,南面开过来一队越军,估计有两个连。”


    众军官心中一惊!


    都已经九点多了,敌人竟然在秘密增兵。


    苏东曦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军的撤退路线,可能已经泄密!与此同时,这也证实了这条路,就是我军的撤退路线!


    他们迅速撤离一号高地,来到沟壑上方的玉米田边,密切观察着即将开来的越军部队。


    此刻,明月高悬,微风拂面,除了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便是玉米叶子的沙沙声。


    来了!越军呈两路纵队,朝这边行进。


    他们个个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越军从眼前通过。


    “沙沙沙……”


    越军无人言语,只有行军的脚步声。


    队伍中,有人扛着轻机枪,有人抬着重机枪,迈着整齐的步伐,从他们面前走过。


    侦察连的每一位军官,心情都沉重到了极点。


    原本,对这边敌军的数量一无所知,大家心里就没底。现在可好,又多了两个连。


    越军开过去后,大家悄悄跟上,一直目送敌人走到隘口,从路中间左右分开,进入山洞。


    军官们撤回山沟,与部队会合,五个人再次聚拢到一起,指导员说道:


    “苏参谋,敌人总兵力,极有可能是一个营。”


    “嗯!”苏东曦点点头。


    这个数字虽然吓人,但他也不能瞒着连里的军官。况且,大家都亲眼看见了!


    “同志们,大家都看到了,越军秘密增兵,证实了我们的判断。我军的撤退路线,很可能就是这条路!”苏东曦面色凝重。


    “何以见得?”施连长提出疑问。


    苏东曦解释道:“指挥部命令我们,到坝山以西,寻找可能撤军的路线。这很可能是为了防止泄密而采取的措辞。他们清楚,我们过了坝山,肯定会发现这条路线。”


    “为什么不是西边的其他路线?”施连长继续追问。


    这时候争论这些,有什么意义,哪还有时间啊?


    李长林说道:“我们没必要再争论这些了,苏参谋,你就说,打,还是不打吧?”


    “打!”苏东曦斩钉截铁。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448团在回撤过程中,因指挥失误、地形不熟及轻敌等因素。遭遇越军伏击,导致五百四十二人失散。最终,二百一十九人被俘。


    此战无论什么原因导致惨败,其核心原因只有一个,遭遇敌人伏击。


    这样的惨败,绝不能重演!


    “我拒绝执行命令,部队不能做这种无谓的牺牲!”他坚信一个连去袭击一个营,肯定会失败!


    此言一出,其他军官都惊呆了,妖言惑众,战场抗命,这是杀头之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