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运载火箭突破卡门线时,整流罩的残骸在电离层烧成紫色流星。
第三级发动机完成最后一次脉冲点火,箭体以7.9公里每秒的速度滑入近地轨道。
当火箭末级滑入两百公里停泊轨道时,箭体上的种花家航天字样已因大气摩擦而斑驳。
三颗卫星在整流罩残骸的余烬中静静伫立,它们的释放机构——像三把不同的钥匙,即将开启各自的使命。
通信卫星释放装置首先启动,十二把把弹簧刀同时弹出,将这颗重达一点五吨的通信卫星推送至35786公里蓝星静止轨道。
脱离瞬间,卫星展开的砷化镓太阳翼在阳光下反射出镜面般的光斑,地面光学望远镜捕捉到翼面展开时咔咔的机械振动在真空中激发的微光涟漪。
两百多秒后,气象卫星在轨道倾角九十八度处分离。
这颗搭载微波探测器的卫星立即启动磁控陀螺,以每分钟二十转的速度建立自旋稳定。
当它的太阳帆板完全展开时,八个温度传感器实时调节光伏电池角度,确保在零下一百五十度的太空环境中持续供电。
最后释放的探测卫星采用双星分离设计。两颗子卫星通过氦气推进器背向分离,在相距五百公里的轨道上形成观测星座。
当它们的高能粒子探测器启动时,地面控制中心的大屏上,两条代表辐射强度的曲线突然跃动,如同太空深处的脉搏。
末级残箱的剩余燃料被安全泄放,在太空中爆发出直径三百米的球形扩散云。当三颗卫星分别传来首帧遥测数据时,久泉测控站的草坪上,工程师们发现昨夜落下的露珠,此刻正倒映着三颗新星划过天穹的轨迹。
发射台坑底积水仍在沸腾,散落的碳纤维隔热材料像黑雪般飘落。
直到这一刻,指挥大厅内这才爆发了热烈的掌声以及欢呼声,不少人的眼睛蒙上水雾。
大屏幕上星箭分离成功的字样闪烁时,远处传来牧羊人赶着羊群经过的铜铃声,戈壁滩重归寂静,唯有未燃尽的氢气在夜空中发出细碎的爆鸣。
就在去年,米国第一次实现了一箭双星的壮举,开创了一箭多星的技术先河。
原本米国也会在今年,开启一箭三星。
但是这一次的荣誉桂冠,被种花家给摘下了。
种花家提前了几个月的时间,比米国更早一步,完成了一箭三星,并且这还是种花家的第一次卫星发射。
并且此次发射,还是在很多国外记者的见证下,顺利完成了整个发射过程。
对种花家卫星发射成功,各堂口第一时间就给予了报道。
而种花家也成为了蓝星第三个具备独立发射卫星的堂口。
在四年前,毛熊第一个发射了卫星,而且就在今年,毛熊更是第一个发射了载人飞船,将加加林送上了太空。
米国是在五八年完成了第一颗卫星的发射。
种花家也就是比两个堂口,慢了四年。
但是种花家也是用一箭三星,证明了自己的技术。
最关键的是,这一箭三星,发射的都不是什么小卫星,三颗卫星加起来的质量,超过五吨。
可不是发射那些几十公斤,几百公斤的小家伙。
当然,这个数据外界是不知道的。
甚至就连参与卫星发射的不少人,都不清楚。
李艾国弄出来的长征一型运载火箭,能够将五吨重的货物,运送到近地轨道上。
甚至完成了第一颗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
要知道,原本第一颗同步轨道卫星,是在六四年才发射升空,当时还转播了小日子的奥运会。
不过目前这颗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还没有抵达同步轨道上,目前正在停泊轨道上准备合适的时机,再进入到转移轨道,最后还需要进行轨道调整,才能够精准实现与蓝星自转同步。
而种花家直到八十四年的时候,才实现了第一颗同步轨道卫星的部署,足足提前了二十三年。
米国时间第二天一大早,肯大帝的早餐煎蛋在盘子里已经冰冷。
当白厅首席科学顾问颤抖着将种花日报的英文特刊拍在椭圆形办公桌上时,新闻照片上三枚银白色弹道正划破久泉的黎明,那分明是一发粗大的运载火箭,此刻却拖着三颗卫星的尾焰。
肯尼迪神情严肃的问道:“我记得他们去年试射了弹道导弹,虽然是近程的,可是有没有可能,他们是用那款导弹改的?”
“他们不是用导弹改的火箭,而是一款体型更大,并且运载能力应该不弱的全新运载火箭,完成了此次发射。可笑的是,我们的一箭三星计划,也进入了最后阶段,我们已经失去了荣誉。”
这位首席科学顾问的指甲抠进报纸,声音充满了对未知的迷茫,强调道:“而且,他们的轨道参数比我们的水星计划更精确。”
办公桌上,还放着一份最先进的华盛府邮报,头版头条上的社论标题是《黄祸已至平流层》,内文充斥着种花家所谓技术窃取的指控,却巧妙回避了三个月前米国运载火箭发射失败的事实。
“最近这段时间,我总能听到种花家那边的消息,这不是一个好消息,谁能告诉我,种花家是怎么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超过了我们,毛熊不是已经撤走了所有的专家,不再给种花家提供技术了吗?”
肯大帝的声音,充满了压抑的怒火,办公室内,一众幕僚,全都低下了脑袋。
种花家科技领域的异军突起,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震惊了整个蓝星不知道多少次了。
而在米国嘉州理工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钱先生当年的同事们正偷偷传阅种花家的电讯,有人严肃的说道:“数学不会说谎,他们的入轨倾角计算比我们少了0.3度。”
此刻,米国水星计划的典型误差是0.5度,这意味着,种花家在火箭姿态控制能力,远远强于米国,达到了0.2度,这也意味着,种花家的惯性制导系统,初始的精度差异也远远强于米国。
这是一个让米国不敢忽视的数据,这个数据反映了,种花家在制导精度上的绝对领先。
因为运载火箭,不单单是一枚火箭,也可能是一枚洲际弹道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