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王家村日夜不停,轮流打井,开垦田地,制作滴灌装置。
花了十天,终于把井打好,从里面抽出了水。
抽出水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沸腾了,有水喝了那就意味着很快就有粮食了。
而且他们刚把地翻好没多久,旱菜又开始发芽了。
见到这一幕的,有人开心有人嫉妒,开心的是王家村的人,嫉妒的当然是其他村的,因为王家村的命真的太好了,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当初那菜地都被糟蹋成了什么样,居然还有旱菜活着。
这菜不简单。
只有孙琴不发一语,深藏功与名,这些天为了不引人注目地把种子洒进地里,她真的费老劲了。
吴明站在一旁感慨说:“我还去县里打电话给市里,想问问之前的样本结种了没,结种送些过来,结果这旱菜又长出来了,这菜的生命力真的太顽强了,可之前都没听说过。”
孙琴依旧笑笑不说话,这种子是之后才从国外传过来的,后面又不断改良,才有的超强版种子。
井水汩汩流出,顺着新铺设的塑料管道,缓缓渗入干涸的田地。
孙琴站在田埂上,看着没有出现什么水压过强,把水管给崩开的糟心场面,彻底放心了。
地质队的黄永强他们在井打好后,就赶紧回市里汇报工作去了。
现在王家村还剩下吴明他们农技站的,为了观察滴灌装置的工作情况。
看着王家村开始步入正轨,李书记很满意,当晚他就召集各队队长在公社开会。
公社大院里,李书记红光满面:“同志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抗旱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王铁柱坐在最前排,腰板挺得笔直,脸上掩不住得意。
李书记话锋一转:“接下来,我们要做好分配工作。按照公社的决定,收成按各村出力比例分配。”
有人立刻站了出来:“我们村出了四十个壮劳力,应该先分多分!”
王铁柱不乐意了:“井是我们村的,技术也是我们村的,再说了我们村的妇女也参与了,凭什么你们先分多分?”
眼看又要吵起来,李书记连忙打圆场:“这样,先按出工记录算,等收成了再具体分配。”
“至于李玉石,待会你和公安走一趟,配合调查,李家沟我会尽快安排人接手。”
现在?可他们村是最后一个分的,如果他不在,难保不会闹出什么事。
见李玉石不应声,李书记皱眉:“怎么?你还有意见?”
李玉石摇头,把自己的担忧说了一遍。
李书记一想也是这个理,但是看到王铁柱不满的神色,还是说道:“行了,这件事不能再拖了,犯了错就得受罚!这是纪律!”
李玉石只得认罚,王铁柱神色这才好了些。
李书记看着李玉石一脸无奈又不得不认罚的样子,叹了口气,接着道:“大家都别因为这分配的事儿闹不愉快了,咱们这抗旱工程能有现在的成果,每个村子都出了力,少了谁都不行。”
“放心吧,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不会让大家吃亏,旱菜长得很快,估计再过几天就能收获第一批旱菜了。”
大家想到旱菜的成长速度,也放心了不少。
而另一边的孙琴,正带着撒种小分队在大家翻好的田垄里溜达。
队长:孙琴,队员:王小丫、孙小梅、孙小雨。
孙琴提前和吴明打了声招呼,美名其曰是为了检查滴灌装置,实则带着王小丫她们把用营养液泡好的冰菜种子洒进田里。
当然选的是大晚上,这样不容易引人注目。
而且整个北坡周围都有人守着,虽然周围的村子都参与了进来,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王铁柱还是交代了王家村的人守好,其他村的人见王家村派了人守着,自然也不甘落后,都从自己的村子里抽出人来守着。
因此孙琴只得借助几个小屁孩帮自己撒种。
王小丫她们一边玩一边就把种子撒了,一举两得。
好在最近孙琴给姐妹三个补了不少营养,三姐妹也没有明显的夜盲症。
“妈,我撒完了!”
王小丫拍了拍自己瘪瘪的口袋,然后伸出了小手:“我想吃糖!”
这丫头,居然学会了合理索取自己的劳动报酬。
真不愧是她亲妈!
但孙琴还是残忍拒绝了:“不行,今天你已经吃了三颗糖,再吃牙齿就坏了,这里可没有牙医。”
王小丫不开心,然后抱着小手蹲在一边生闷气。
孙琴见王小丫最近越来越任性,既开心又无奈。
开心的是小孩子任性一些好,而且王小丫在大事上还是拎得清。
无奈的是这孩子越来越有主意,根本不像普通的三岁小孩,而且她根本不能像其他家长一样揍小孩,骂也不行。
因为那是她小小的老子。
正无计可施的时候,孙小雨这个善解人意的天使站出来了,走过去蹲下安慰王小丫:“妹妹,别生气,明天我陪你玩过家家,接下来几天你都当妈妈,我当爸爸。”
毕竟还是三岁的小孩子,玩过家家当妈妈都是轮流当的。
孙琴猜得对,王小丫只会在孙琴面前耍赖。
在其他人面前,她还是蛮善解人意、好说话的。
所以王小丫虽然喜欢当妈妈,但不会强制别人必须听自己的,所以孙小雨这个条件打动了王小丫。
王小丫站起身,哼了一声:“妈妈,看在姐姐的份上,我就不生你的气了。”
孙琴哭笑不得:“好好好,那现在可以接续撒了吗?”
王小丫点点头。又从孙琴手里拿了一把种子,把自己的兜兜装满,然后屁颠屁颠地跑开。
月光如水,三个小小的身影在田间欢快地穿梭。
孙琴看着几个孩子蹦蹦跳跳撒种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另一边的公社大院,还在开会,这次的主题是如何接待省里来的专家和记者。
自从旱菜问世以后,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专家和记者早在前几天就来了,暂时住在招待所,只因为李书记说现在王家村除了旱菜,还弄出了一个滴灌装置,能让旱地作物提高产量。
不过现在正在安装中,等到安装完成,再让专家去看。
专家和记者一听,当然可以,要不是记者不太懂怎么干农活,他们早就冲到了王家村。
现在松明县完成了如此壮举,明天就能请专家和记者去参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