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意外得知朝廷缺粮的消息

作者:小面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程书宜在店里忙了大半天。


    中午的午饭,她都是叫两个孩子来店里跟她和员工们一起吃酒楼的外送。


    终于在两个孩子下午散学前,铺子全部上架完成。


    盖着红布的匾也挂上去了。


    程书宜把铺子上下,各个区域最后检查一遍。


    确认明天开业没问题了,她才关门回家。


    在家门口的时候,两个崽崽也散学了。


    “期期许许,换衣服,跟娘去一趟昌哥儿的家。”


    昨晚说好的今天要去沈家拜访,感谢沈家的救命之恩。


    程书宜一直忙到现在才有空去。


    昨晚听沈周氏说喜欢吃水果,程书宜恰好铺子刚上货,家里各种水果都有!


    应季的、不应季的,只要她能在拼夕夕买到的。


    全都有!


    程书宜拿了几个菜篮子,把荔枝、草莓、水蜜桃、甜李、菠萝、芒果、杨梅、木瓜等等全都装上。


    西瓜、哈密瓜、菠萝蜜也都拿上。


    两个孩子一人一篮子,吃力地又拖又拽。


    走几步歇几步。


    程书宜单手把一个二十斤重的菠萝蜜夹在胳膊下抱着,另一手提着个篮子。


    亦是走得很艰难。


    但幸好两家隔得不远,哥哥一嗓子就把昌哥儿喊出来。


    有沈怀昌的帮忙,程书宜篮子里减轻了一个西瓜的重量。


    “昌哥儿,你爹娘可在家?”程书宜问。


    “娘亲在,爹爹还在当差,不在家。”


    沈周氏是传统的古代妇人家,成亲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成婚后便在宅院中相夫教子。


    很少出门。


    再加上沈家在朝中有官职,就更要注重这些规矩。


    所以程书宜搬来古代的这半个月,进进出出巷子这么多次。


    也仅跟沈周氏打过照面。


    其他人她都没什么机会见一见。


    就连附近人家出去买菜,也都是让丫鬟婆子去的。


    沈家也有一个丫鬟、一个婆子,日常伺候着沈家三口。


    程书宜手里的东西是婆子接过去的,婆子只抱走菠萝蜜,她提着篮子走向厅堂。


    沈周氏在隔壁厢房里做绣活,听到动静才放下针线篮出来。


    看到程书宜和她一双儿女,还有自家儿子手里都提着东西,她赶忙迎了过去。


    “程妹子,你这是作甚。”


    两家孩子关系这般好,她和程书宜又见过几次,沈周氏便换了称呼。


    而且看这动静,他们两家的关系还会再亲近。


    在人后,自然可以以姐妹相称。


    程书宜把篮子放到桌上,整理了一下被菠萝蜜压皱的衣服。


    “周姐姐昨儿个说喜欢吃我家的果子,我带了些来,权当是谢过姐姐的救命之恩了。”


    沈周氏面对一桌子各种各样没见过的水果,又喜又愁。


    “那也无需送这么多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吃。”


    沈周氏烦恼不知道怎么吃的同时,心中也有些担忧。


    怕被人说他家娇奢,被抓了把柄。


    特别还是在国库空虚,朝廷缺粮的关键时候。


    沈周氏怕连累自家夫君在朝中的名声,她不得不拒绝程书宜的好意。


    “昌哥儿,你带弟弟妹妹到院中玩一会儿,王婶,去泡壶茶来。”


    沈周氏支走其他人,拉着程书宜坐下。


    “程妹子,姐姐先谢过你的好意了,但这些东西姐姐实在不能收,还望妹妹见谅。”


    “为什么?”


    程书宜不解。


    她好不容易抱过来的。


    而且水果而已,也不是什么很重的礼,怎么就不能收?


    程书宜家的宅院挂的是程宅,但两个孩子却姓裴。


    这种情况,沈周氏只有一个理解。


    程书宜要么是外室,要么是和离妻。


    对于程书宜的夫家,因为她不常出门,自然没见过裴琰礼进出程宅。


    沈周氏自然以为程书宜只是个普通妇人,她日常的表现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


    至少家中无人在朝中任职。


    所以沈周氏可以对她说真话,“妹妹,你是不知如今在朝中当值有多难。”


    “尤其我家夫君还在户部当值,更需谨慎小心,不可过多享受。”


    沈周氏指了指桌上的那些水果。


    继续说道:“眼下岭南水患,加上北疆不稳,朝廷上下全都在凑粮食。”


    “此时享受,怕是要遭人诟病,小心官职不保。”


    程书宜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


    她这些天一直在忙铺子的事儿,身边围着的也都是干粗活的工人。


    关于朝廷的消息,她一无所知。


    “朝廷很缺粮食吗?”程书宜抓到了一个关键词。


    “是啊。”沈周氏苦笑,“如今朝中的这些官户们都争相向圣上献粮,有粮便能在圣上面前讨个好,日后升官加品就容易许多。”


    “如此这般,我家夫君如何再出头啊。”


    沈周氏自嘲地又接了一句:“要是我娘家也种地就好了。”


    只可惜,她只是一个生长在盛京城的染坊家小户女。


    程书宜因为朝廷缺粮的这个消息,感到十分兴奋。


    她有粮!


    有很多粮!


    铺子即便是开业,那也只是一排货架的粮食。


    一天就算能卖一万斤,量还是太少了。


    她需要更大的客户,一次交易几十万、上百万斤的那种大客户。


    程书宜控制自己呼之欲出的兴奋,故作不经意道:“我手中倒是有些粮食……”


    果不其然。


    沈周氏听到她手中有粮,愁容立变,抓着她的手紧紧不放。


    “妹妹有粮?有多少粮?可卖给姐姐一些?”


    “姐姐救过我的命,这点小事妹妹自当尽力。”


    程书宜试探性地抛出自己的家底,看沈周氏的承受能力。


    “我来盛京之前种过几年地,手中估摸着还有两百万斤粮,姐姐要多少?”


    两百万斤对程书宜来说,很好凑,也不算多。


    要是送往北疆,十万大军一人一天吃两斤,一天就消耗掉二十万斤。


    两百万斤也就十天的量。


    真的不多。


    但沈周氏的反应告诉她,这么多粮食可以让她家夫君原地再升一品了。


    “妹子,你等我两日、哦不,等我一日,我今晚就回娘家凑银子,你的粮食可莫要卖给别人!”


    为了丈夫的官途,沈周氏豁出去了。


    程书宜也有自己的算盘。


    既然朝中这么多人想要粮食,而沈周氏又是朝臣夫人。


    说不定她还能给她介绍来更多的朝臣夫人们。


    这样她就能卖更多的粮食。


    当然,那个把她惹毛的盛庭兰她不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