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章 第 61 章

作者:偃虹船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季陵从惠民药局回来时,陈掌院正在擦汗。一到冬日,民间时疫反复,幸而这两年有柳枝丸清热解毒,再加上其他一些配伍,药价下降,也让其他百姓也用得起这药。季陵帮着惠民药局看了几个民间百姓,记了几个脉案,也就回了医官翰林院,可陈掌院仍在长吁短叹。


    昏睡了整整两日的张娘子今日终于醒了,看着女儿啼哭不止,笑着哄了哄,又将安寿公主交给乳娘,笑问今上:“人家都说,孩子爱哭是活泼,官家看看,瑶瑶这么活泼可爱,日后一定是个漂亮的小姑娘。”陈掌院自是低着头大气不敢出,今上笑意有些沉重,柔声道:“是,以后会和你一样漂亮。”正当此时,又有内侍过来通报,似是**月两川大旱,山火蔓延,如今仍有许多粮仓被山火引燃的百姓流离失所,并未归乡。张娘子下意识地拉住今上的衣袖,哀求道:“官家,妾好不容易才有了瑶瑶,你多陪陪妾和瑶瑶吧!”今上轻轻抚摸张娘子的发丝,柔声道:“朕还要处置政事,等闲下来再看你们。”说罢,他也抽开手,离开翔鸾阁。张娘子抹了泪,又问起嬷嬷她生产那日的情况,听到今上和曹后一起走了这事,张娘子瞬间像崩溃一般,打落旁边案几上的杯碟,嚎啕大哭,案几上的百子图也被碎片划破。陈掌院守了许久,给张娘子开了安神的药,这才回了医官翰林院。回去之后,陈掌院一边写病案,一边长叹,过了今年冬天,他无论如何也该告老还乡了!


    陈掌院一抬眸,看见季陵药箱里的脉案,便知他这两天去过听雨阁,他刚想说什么,却又觉得自己明年既要告老,又何必多言?他只嘱咐季陵两句便回去歇着了。


    不过这两日,听雨阁却是轻松许多。那天张茂则过来,带着工部的内侍细细核验。那两名在工部做事的内侍拿着墨绳和长尺验算,又在文书上写下核验结果。随后几个内侍用白布盖住舆图,抬去工部二次核验,核验之后,就会送到枢密院投入使用。张茂则又笑着传信:“官家还想着在集英殿后面的空地上做一个舆图,还请姑娘费心。此外,下个月官家要人去温州、台州、明州看看盐池,周惟恭也要去一趟。”谢娘颔首示意:“张中官辛苦,这些事曹谢自会上心。”张茂则又笑:“官家也曾言,天寒地冻,姑娘不必那么急。”谢娘依礼谢恩,让周惟恭先去,有让其他几人先去休息,千头万绪弥漫在她心头,却不知从何开始。张茂则一向笑意温和,她不大猜得透他的心思,可既然今上和曹后都信任他,她也没有不信的理由;还有周惟恭出京之事,既然是看盐池建设,那么她也得抓紧时间整理资料,可惜她看不了大理寺清查盐政的案卷,并不知晓弊病在何处,只能把自己想到的都写上……


    “姑娘还在写?”谢娘忽然觉得眼前亮了许多,莹儿拿了灯过来,后面的娟儿还提着食盒。谢娘笑道:“既然慎之要出去公干,我总觉得该把这些整理完,叫他备上,万一用的到呢?”莹儿有些不满,“那姑娘你也该叫他去写,自己整理去!”谢娘笑着接过灯,“我做此事也绝不只是为了他,也为了国家百姓。”“得了得了,”莹儿坐在谢娘身边,冷哼一声:“天下那么多事,官家都担不过来,你能全部担着?”“你就当我霸道,不喜欢别人改我的文书!”谢娘又重新提笔,专注整理着,又写下另一篇。莹儿也去了笔,轻叹一声:“我帮你誊抄吧,自从跟了姑娘,也就没闲过几日……”娟儿则是在那边烧火煮茶,也坐近些:“日后姑娘教我念书,以后我要永远跟着姑娘,也帮姑娘誊抄!”


    十一月初五,谢娘等人才勉强整理完他们手里盐政相关资料和盐池相关资料,她将这些交给周惟恭,又笑道:“这次出去公干,送不了你,朋友托人给我送的手炉你也带上,一路平安。”周惟恭双手接过资料,又将小手炉揣进怀里,压着笑意,神情郑重:“这次周某出去,定好好查看,所见所闻记成文书,日后好好整理,说不定这些文书会益于后人。”谢娘笑着点头,便也离去。周惟恭望着她的背影,又轻轻摩挲手炉,这手炉也没什么装饰,釉色青黄,炉壁很厚,上面的瓷盖是云纹,既方便放入散碎的碳块,又不容易被烫到,只是要小心些莫将碳灰洒了。周惟恭忽然眼眶一酸,却又不敢多言,只将手炉小心放好。


    翌日清晨,周惟恭早早起来前往约定之处。这次前去温州、明州、台州三州的领头是张茂则,除周惟恭之外,在三司、工部做事的内侍也要一起前去。一点红日从东方露出,周惟恭又望了一眼高高的宫墙,这次出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晨雾霭霭中是隐隐约约的鸡鸣,像是催促着旅人,大多数百姓还未晨起,连炊烟都那样寂寥。呼吸之间又凝出一股股白雾,冰冷的气息像是要冻透肺腑一般。随着鸣镝声响,马儿也发出嘶鸣,身着内宦衣着的一行人踏着晨霜离开汴京,前往三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