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195章 八万吨水压机立项

作者:苦修人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型水压机?


    听到这个项目陆安顿时来了兴趣!


    他的系统已经抽到了万吨级别的液压机技术,最大可以造到八万吨。


    只是上面能同意造这么大的吗?


    陆安随口开起了玩笑:“李哥,没问题啊,要造我们就造个最大的,八万吨!”


    “多少!”


    李怀德完全是下意识吼出来的,此刻脑中一片空白。


    陆安被震的耳朵都疼:“淡定,淡定,不就八万吨嘛,还没上十万吨了!”


    李怀德怎么可能淡定?


    哪怕他再是技术外行,也明白八万吨的含义!


    之前搞个万把吨就能全国宣传,这要是一下子上个八万吨,岂不是要吹到全世界?


    “咳咳,这个八万吨放在世界排第几啊?”


    “当然是第一,不是第一我造这么大干嘛!”


    冲着世界第一这个招牌,李怀德决定拼一把。


    但是这么大的投资,不是轧钢厂能够做主的,甚至冶金部也做不了主。


    他们能做的就是报上陆安的方案,等着海子里的领导最后拍板!


    其实也没什么好拍板的,方案就两种,陆安的和其他人的。


    关键是领导愿不愿意在这个年代砸入重金,打造一台八万吨液压机!


    仅此而已!


    陆安给上面出了一个大难题,不知道多少部门接到了调研计划。


    一个是调查本部门产品需不需要大型压力机?需要多大吨位的?


    二个是未来十年用不用到八万吨压力机?什么产品用?


    前期调研很重要,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


    陆安看到没动静还以为黄了,继续忙着重组试验车间技术团队。


    只是这一次,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更想去龙科院,很难招到毕业生。


    之前去龙科院的师兄们已经打好了前站,急需大量人手研究项目。


    别说一届毕业生,三届都不够用的!


    强扭的瓜不甜,陆安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等后年大运动来了,他们一定会后悔没有来自己这边!


    陆安只能找到李怀德,专门要来了特殊政策。


    轧钢厂新建三栋大学生楼,专门分配给来厂的大学毕业生。


    杨振华等人还想反对,被李怀德狠狠一顿怼。


    “论资排辈是需要,但是大学生需要吗?五道口的需要吗?”


    “搞没了试制车间的研发队伍,你们到现在不愧疚吗?”


    “还有技术部那些大学生,新来的谁不想调走?”


    ……


    上一轮分房没轮到新大学生,对于这个群体打击太大了。


    很多新大学生找关系要求调走,搞的后勤人事上火不已。


    这年代的大学生真的不缺去处,只要轧钢厂愿意放人马上就有单位接收!


    最后闹到李怀德亲自出面,保证会建设大学生楼解决分房问题,这才勉强压了下去。


    钢花广场被上面拿走两大块地,李怀德一直不甘心,正好趁这个机会要补偿。


    圈了距离钢花广场三百多米的新地块,轧钢厂再次兴建钢花二号小区。


    这一次李怀德学聪明了,先把桩全部打完,然后一栋栋建设不着急,省的一次建多了再被人抢走。


    拿着分房利器,陆安扩大了招生范围,终于拉到了第一批七个毕业生。


    他们都是在校谈了女朋友,急着毕业分房结婚。


    龙科院这几年大扩招,集体宿舍都挤满了人,一下子真拿不出房子分给新人。


    陆安这一手绝杀,让他们改变主意二次选择加入了试验车间。


    至于龙科院那边,挖走了陆安上百人,好意思不放七个毕业生吗?


    未来的钢花七门徒,就在这一年诞生了!


    来自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的王一信、程长青和尤伟贤,四九城大学的汤云海和王承兴,四九城航空航天大学的刘伟,四九城理工大学的时栋。


    这年代能够被龙科院选中的,绝对是大学中的尖子生,全龙国最聪明的群体。


    再过二十年,他们的目标都是大洋彼岸,想留下一个都难!


    陆安拉来了七个主力,继续接收全市高校实习生,试验车间的研发团队再次扩大到上百人。


    虽然实力远不如上一批人,但是有陆安这个顶梁柱在,还是世界第一的集成电路研发团队!


    陆安给他们的新任务就是继续小型化各种电器,首要就是磁带机。


    上一任没有完成的任务,将会在他们手里完成。


    陆安带领他们做科研项目,指导他们补齐技术基础。


    特别是重点指导七个正式加入试验车间的毕业生,让他们能够尽快独立负责起项目。


    放眼整个国内,龙科院的研究设备都不敢说比轧钢厂好。


    因为这里有个怪胎叫陆安,什么设备都可以手搓出来!


    这七个毕业生就像海绵掉进了知识海洋里,如饥似渴地拼命吸收着各种知识。


    特别是陆安自己编制的,那些领先时代的集成电路基础原理知识,让他们瞬间掌握了未来科研之路的秘钥。


    这些集成电路的基础原理知识足够他们享用一生!


    不知不觉忙了三个多月,陆安再次被李怀德喊了过去。


    李怀德激动地挥舞着拳头:“兄弟,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八万吨压机项目批了!”


    上面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研,最终还是决定安排八万吨项目。


    按照领导的说法:“原因只有一个,世界第一!”


    龙国现在用不到这么大的项目,但是世界第一的名头打动了上面领导。


    大国重器也是一种国力的象征!


    哪怕暂时不需要,也要先掌握技术造出来,不能等将来要用的时候没有!


    项目投资上亿,放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天大项目。


    好在所有配件都是内部解决,不需要花外汇去采购。


    为了完成项目,上面抽调了全国所有液压机专家,组建了一支三百人的庞大研发团队。


    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助陆安完成所有图纸项目,并对整个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确保项目设计达标。


    望着一大半头发都白了的专家,陆安那叫一个苦笑。


    “领导,这么多专家过来,项目到底听谁的?”


    “我做事的风格你们都知道,那就是完全照我意见来!”


    “我没时间陪他们分析论证,他们确定能接受我的方式吗?”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