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房里,姜念初看着一锅粥不成粥饭不是饭的东西,脸上的表情很是嫌弃。
宋凛拿着锅铲翻了翻,底下一层粘锅了全是黑的。
姜念初一摊手,“完了,糊了。”
宋凛拿起一个碗,准备把上面没糊的装起来。
宋阳早饭就没吃两口,饿的肚子叫也走进灶房。
探头往锅里看了,手指抠了抠眉毛看向宋凛,“你浪费粮食,等着娘回来揍你吧。”
话音落,院子里就传来动静了,朵朵喊着阿奶回来了。
吴夏莲几人进院子放下背篓,这一趟零零散散的东西买了一些,主要就是买了二十斤猪板油,还有一个装油的陶瓷罐。
宋玉芙则是卖了十几条手帕,她绣工好,手帕有以前绣的十条粗布的,也有最近绣的七条普通棉布的。
宋天成拄着拐杖走过去,有些着急问,“你们这是遇到什么事了?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
吴夏莲过去扶着他,走到边上小声开口,“也不知道今儿倒的什么霉,在街上遇到大房一家了。他们竟然也落在了云栖县,一直跟着我们想知道我们住哪个村,甩不掉我们也不敢直接回来。”
“好在玉芙在绣坊看到认识的人帮忙,说是昨天来找念念买扇子的姑娘,得了人家的帮忙,我们才把人甩开了。”
宋天成听了脸色瞬间就变的不太好,“他们想干什么?”
因为从小爹娘一个劲的偏心,宋天成和亲大哥的关系并不好,什么兄弟情可言。
参军后知道他们全家欺负吴夏莲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更是差点害死他儿子,就分家彻底翻脸了。
吴夏莲说,“我看他们几个身上穿的衣服脏兮兮,还不合身,估计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
“曾氏也像换了个人,面黄肌瘦的看着老了十岁,估计是路上被抢了身家,日子不好过了想找亲戚打秋风。”
“一家子自私自利的人,都是报应。” 宋天成冷哼一声。
想了想又说,“县衙有备案,他们拿着户籍去寻亲就能查到竹溪村,估计早晚找上门来,到时候大棒子打出去就是。”
吴夏莲闻言更放心了些,只要当家的不心软,他们一家就不会被大房缠上。
“天呐......”
厨房里传来宋玉芙的一声惊呼,“怎么弄成这样了。”
吴夏莲想起来孙女门口说的话,也赶紧往厨房去,这一大家子人都还没吃饭呢。
赵氏也停下整理背篓的东西,跟进了灶房,婆媳俩看到厨房的情形差点儿两眼一黑。
“哎呀,怎么把灶房造成这样了!”
再看锅里煮糊了的一锅粥,和流的到处都是的米汤,心疼的吴夏莲心口直抽抽。
宋阳很没义气的指了指宋凛,“不关我的事啊,是老三煮的。” 然后转身跑了。
姜念初见婆婆一脸的肉疼,怕宋凛挨揍,也拉了他赶紧出去。
“娘您先出去吧,我来收拾就行。” 赵氏已经撸起袖子准备去干活。
也是她们回来晚了,家里几个男人从来没煮过饭,不怪他们会搞成这样。
吴夏莲摇头,“你先做饭吧,这边我来收拾。”
想到家里人还没吃饭,赵氏点点头,去外面背篓里把刚买回来的白木耳,装了一碗用水泡上。
然后动作麻利的舀了面粉,揉面准备烙饼。
吴夏莲看着一锅糊了的饭粥直摇头,拿勺子把上面好的弄出来装碗里。
底下一层黑乎乎,拿去喂鸡。
然后周氏也进来了,两人一起清理灶台和地板。
赵氏很快就烙了一大盘面饼,又敲了三个鸡蛋,和白木耳一起炒了。
一家人坐下开饭,一人一碗粥不粥饭不饭的食物,一盘白面烙饼,一盘鸡蛋炒白木耳。
姜念初吃了一口碗里的饭粥,一股糊味,全倒进了宋凛我碗里,拿着饼子卷鸡蛋木耳吃。
其他人都不介意糊了,不想浪费粮食大口大口吃着。
饭桌上,吴夏莲开口说了城里遇到大房的事。
姜念初不认识,也不知道宋家大房是什么情况,只是默默听着。
听到宋天成跟几个儿子说,他们找上门来就直接打出去,也就明白两家关系不好了。
宋玉芙也说了她卖帕子的事,除去料子的成本和针线,赚了有六七十文,小丫头很高兴,说要多绣点等下次大集日再去卖。
又说她一开始先去了苏记绣坊,绣坊的人嫌弃料子太差没要帕子,但认可她的绣活,让她下次换好的料子来。
可是因为突然遇见宋家大房的几人,说好的买点好布料没买成。
说到苏音帮了她们,姜念初想起昨日那个性格有些腼腆的姑娘。
饭后,吴夏莲在灶房熬制买回来的猪板油,宋玉芙帮忙烧火。
赵氏周氏和宋义在处理买回来的鱼,宋义负责杀,剩下两人负责清理干净,抹上炒了香料的盐腌制。
大青鱼七六七斤,一共八条全部破开洗干净,放料腌制,然后晾晒。
鲫鱼鲈鱼这些小鱼先放缸里养着,其它的腊鱼,腌鱼,炸鱼块。
一个下午院子里满院飘香,村里的狗都被香味引过来,在外面不停的吠。
隔壁李家闻到香味后,孙氏也带着两个儿媳妇开始做鱼。
姜念初则是在房间里,听宋凛讲了他们和宋家大房的事。
没分家的时候,因为宋天成去参军了,大房全家合起伙来欺负吴夏莲,拿她当下人使唤。
包括小时候宋长春和宋长风怎么仗着年龄大,随意打骂他们兄弟,还把六岁的宋凛丢进河里差点淹死。
听完后,姜念初觉得妻贤旺三代, 恶妻败三代这话还真是没说错。
曾氏这个大房最大的搅屎棍,教的家里两儿两女也都是脏心烂肺的玩意。
宋天德这个秀才老爷更是没用,枉为读书人。
了解完这些陈年往事,姜念初就拿出纸笔在房里画家具图纸。
五款不同造型的凳子,三款茶桌,矮桌,树杈形落地书柜,落地挂衣架,转角置物架,博古架,梳妆桌,带抽屉的书桌,简约收纳餐边柜,多功能分类大衣柜。
一张张图纸画出来,宋凛一张张拿着看,惊讶姜念初是怎么想出来的,怎么就有这么多新奇的想法。
姜念初说改日让大哥给他们先做一个挂衣架,放房间里面挂衣服。再做个矮桌,买张大毛毯铺地上,放上软垫靠枕,就可以坐地上看书写字画画。
正说着话,听到外面传来了杨里正的声音。
杨里正来了,小老头进门闻着香味爽朗的说,“我家里也买了几十斤鱼在做,不过闻着没你家的香啊,我来看看怎么做的。”
然后进灶房里,看了一会儿赵氏炸鱼块,才出来说正事。
宋凛从房里出来,泡了茶出来待客。
喝了口茶,杨里正开口对宋家父子几个说,“我刚从对面长生老弟家出来,过来是跟你们说一声村里要开始烧制木炭了。
咱们村村尾山脚下有两个土窑,每年这个时间全村出力一起制炭,制成的木炭各家平分,冬日里用来烧炭取暖。”
“树一个月前就已经砍倒在山里了,风干的差不多了,明日每家出至少一个壮劳力去把树搬运下山,你们明天早上也记得到晒谷场集合。”
谢过杨里正过来通知,宋凛说,“行,明早我会准时过去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