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 章:我可以负责画图纸

作者:桃气满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有人负责把鱼抓到桶里,再倒进大水缸,等着买鱼的村民,一下就都挤过来挑选。


    忙活半天,三家都各自买了上百斤的鱼,木盆木桶装满了,满载而归。


    回去路上,宋言川和宋朵朵遇上了竹溪村的其他孩子,就跟着他们先跑了。


    七八个淘气小子闹哄哄,说要去村里晒谷场踢蹴鞠。


    姜念初坐在骡车前头,宋凛拉着骡子走,几家人讨论着这么多鱼该怎么做。


    一路上还能看到别的村人脚步匆匆,一看就也是去买鱼的,有竹溪村的还跟他们打招呼。


    回到家,家里竟只有宋天成和宋阳在,一问才知道其他人都去赶大集了。


    原来一个时辰前,有几个人妇人过来问吴夏莲去不去县城,一直说今日是大集日多热闹,可以买到低价实惠的东西。


    吴夏莲被说的心动,就决定叫上两个儿媳也去看看。


    反正离得近,逛一下早点回来不耽误中午饭,周氏还把豆豆也一块背着去了。


    宋阳出来帮忙搬鱼,大木盆里的抬进去放在水井边,水桶小的也倒出来养在家里剩下的一个小水缸里。


    之后姜念初把宋凛叫进房间,跟他说了周家母女俩求她的事。


    宋凛听完,觉得周家脑子都有病,祖辈都是地里刨食的泥腿子,却张口闭口看不起泥腿子。


    有了逃荒路上顾鹤轩的事,竟还不知道悔改只想把女儿嫁有钱人,魔怔了。


    院子里,宋义歇了一会儿,就继续忙活做家具了。


    几个房间的衣橱做完,今日要给儿子做一张书桌。


    还有弟妹画的书架很实用,也给儿子做个小的。


    忙活着心里生出个想法,等家里的东西做好,可以试着做两个半封闭式书架拉去家具铺子卖。


    有钱赚的话,就分三弟妹一半。


    宋义的性格,有什么事在心里憋不住,过了会儿见姜念初和宋凛从房间出来,就叫住了两人。


    把想法一说,征求姜念初的同意,毕竟图纸是她画的。


    “当然可以了。” 姜念初拉了把椅子坐下来,“不过大哥你做好卖给家具铺子,大头都被别人赚了,你有没有想过,去县城自己开个铺子呢?”


    宋义惊讶,“你是说我开个铺子,卖我自己做的家具?”


    姜念初点头,“对,我可以负责画图纸,设计一些造型风格新颖的家具出来,大哥负责做,然后放到铺子里卖。”


    “咱们就卖别人家没有的,不一样的,不愁没生意。”


    宋凛觉得这主意不错,而且对自家大哥的手艺也很有信心,附和说,“大哥,我觉得你念念说的对,你做好了卖给家具铺还不如自己开一个。”


    宋义挠着头看向编竹筐的宋天成,他一直都是给别的铺子做工,突然让他自己当掌柜,万一赔本连铺子租金都赚不回来怎么办。


    宋天成一直听着几个孩子的对话,看着大儿子开口,“你十二岁就开始学木工,十几年了该学的都学会了,是可以试试自己开个铺子。”


    得了老爹的支持,宋义才郑重点头,“那我就先做一批家具出来,然后去县城租铺子试试能不能卖出去。”


    “我回头就把新图纸画出来。” 姜念初说,“咱们先做小件和中小件。”


    她脑海中有很多家具款式,就算之后想不出来了,还有书呢,囤书的时候她可是把能想到的类别都囤了。


    午时中,俩孩子踢蹴鞠玩了一身汗,跑回家咕咚咕咚灌下两杯水,就说肚子饿了。


    然后家里人就突然面临了一个问题,去县城赶集的几人还没回来,没人做中午饭。


    家里这些男人平日负责赚钱和地里的活,什么杀猪宰羊,挑水砍柴等力气活也都是惯手,可就是没有做过饭。


    做饭的事一直都是家里几个女人在做,今天凑巧四个会做饭的女人都出去了没回来。


    姜念初也不会做饭,她以前不是家里请的阿姨做,就是出去吃或者叫外卖, 自己从来不动手。


    宋凛左看右看,起身,“我去做吧。”


    姜念初好奇跟进去看,就见宋凛从橱柜里舀了一碗米,洗干净后倒进了小灶的小锅里。


    然后加水,一勺,两勺,三勺。


    好像不够,再加半勺,再半勺,快把小锅装满了。


    姜念初发出指导意见,“我觉得米应该少了,再放一碗米。”


    宋凛又洗了一碗米倒进去,然后生火。


    水开,水米噗的到处都是,灶台,地上,一片狼藉。


    姜念初吓得赶紧跑出来,做饭真可怕。


    宋凛去掉一些柴火转小火,用东西把锅盖压住,水还是往外噗,把火都弄灭了。


    去掉一些水,重新生火。


    而此时,在县城里的吴夏莲几人,之所以还没回来,是因为遇到点麻烦。


    她们在街上,竟然遇上宋家大房的几个人了,为了甩掉他们耽搁了时间。


    大房宋天德是个秀才,之前住在清水县城,逃荒是和住在同一条巷子的好几家一起走的。


    他们也是走了大运,山贼被先走几天的宋凛他们解决了,所以官道走的还算顺利。


    虽然经历了流民抢食,打架斗殴,粮食和值钱的东西被抢了个干净,后面半个月几乎是挖野菜吃草根过来,可好歹一家人都齐全的到了锦州。


    几天前在宁安城门口,宋天德凭借他秀才的身份,被那天去当值的云栖县衙差给要走了,落户到了秀水村。


    秀水村离县城坐牛车一个多时辰,宋天德一家领了粮食后就被送了过去,到那边后觉得村子不错还沾沾自喜。


    之后住进了村里绝户留下的破房子里,还欠着村里一个月一百文租房钱。


    这不听说今日云栖县大集日,家里几个人出来赶集。


    曾氏去当铺典当了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嫁妆镯子,换了一两多银子给一家人添置东西。


    几人在集市买东西的时候,就遇到在街边摆摊卖手帕的宋玉芙了。


    开始没准备过去,直到看到吴夏莲带着两个儿媳也出现,一家人都穿着新衣裳养的气色很好,还买了很多东西。


    合计了一番后厚着脸皮过去相认,装的情真意切说终于找到家人了。


    吴夏莲惊讶过后,面对曾氏追问她们落在哪个村子,一个字也不愿多说。


    谁知他们就一直跟在身后不走了,甩都甩不掉,她们只能和同行的其它人分开。


    最后还是进了苏记绣坊躲避时,宋玉芙见到了有事来铺子里的苏音。


    在苏音的帮助下,把她们带到后院,然后再从后门出去把人甩掉了。


    出城后,吴夏莲看着时辰,操心家里没人做饭,步履匆匆。


    周氏心事重重,落后几步拉着赵氏问,“大嫂,我们都已经落户半个多月了,是不是可以去府城县衙找人查一下,看我们爹娘落户在哪个县了?”


    当初分开走时,是明确说了目的地是锦州的。


    在大禹朝,如亲属走失、或失散需查户籍档案,可以向官府说明缘由,申请查阅各县的人口户籍备案。


    像她们这种情况更简单一些,花钱托人找府城衙门里的人,在各县新落户的流民户籍备案里查就可以。


    赵氏自然也是记挂着娘家人的,小声说,“回去先跟孩子爹商量一下再说。”


    几人一路走得快,两刻钟就回到村子。


    还没到家门口,宋朵朵看到人先跑过去。


    小丫头嘴里喊着,“阿奶,娘,你们终于回来了,三叔把饭煮坏了。”


    (两个嫂子的娘家人是一定要找的,不会把他们写的很极品,宋家大房也是,男女主一家不是会受气被欺负的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