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 章:进城打探消息

作者:桃气满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深人静,小河村的逃荒队伍都进入梦乡之时,与信州相隔一个渝州的岳州官道上,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正举着火把赶路,宛如一条巨型长龙,向着端州方向而去。


    为首的男子坐在马背上,随着黑马走动轻轻晃动着身体。


    他一身紫袍黑发披肩,左手拇指上,戴着一个白玉扳指,浑身上下都带着肃杀之气。


    三天前,快马加鞭的消息送入东都城,奉旨剿灭永安王的陇西节度使败了,被迫退入了端州。


    如今正与永安王的大军,在端州府城外两军对垒。


    陇西节度派人向朝廷请援,要兵马和粮草,还请求派出大将支援。


    皇帝震怒,即刻昭告天下永安王谋反,下旨岳州镇北王季华容带十万大军剿灭叛贼。


    接到圣旨的季华容便整军十万从岳州出发,大军穿过渝州就可以直达端州城外。


    而在陇西军败入端州城之时,正是小河村一行人进入信州地界之时。


    败军入城,端州大乱,山贼流寇趁机下山杀入临近的县城,冲入村庄屠村抢粮,流民也随之暴乱趁火打劫。


    就连端州府城也沦陷了,老百姓纷纷收拾家当连夜出逃。


    小河村附近的几个村子,万幸因为附近山上的山贼窝被冯老爷求了县令派人端了,没有第一时间遭殃。


    那些人无比后悔当初没有跟着小河村的人一起走,否则也不会落得如丧家之犬一般。


    端州一乱,没几天消息就传到了信州。


    小河村队伍在逃荒路上无处打探消息的,并不知道端州已经乱了,早起还是随便吃了点东西就抓紧赶路。


    到了晌午,就不时遇到有大户人家的马车过去,装着满车的家当行色匆匆。


    后面步行的人有些好几个人走一排,把路给挡了,赶车的人骂骂咧咧,挥着鞭子喊着不要挡路。


    好些村民差点被撞到,天干气燥火气大,追着就大骂是不是赶着去投胎。


    马车里的姜念初掀开帘子,看着又过去的一队车马,若有所思。


    “爹,您停一下车,我下去走走。” 姜念初拿了帷帽掀开车帘对驾车的宋天成说。


    宋言川手里拿着三字经坐在外面看,马车一停他就直接跳下去,把旁边挂着的脚凳拿下来。


    “娘,小妹你们上车休息一下吧,我来帮相公推车。” 姜念初下车后朝着后面走去,马车走的快一点,和后面拉开了十几二十米的距离。


    吴夏莲摇头,“不用,你哪里推得动,娘还不累,又没背东西只是走走路。”


    “我也不累。” 宋玉芙也说。


    最后是周氏上车了,毕竟车里还有一岁多的豆豆需要人看着,否则爬到车窗掉下去就坏了。


    姜念初和拉车的宋凛并排走着,她问,“相公,你有没有觉得有点奇怪,今天突然多了好多大户人家的马车过去,而且看着不像赶了很多天路的样子。”


    宋凛点点头,“嗯,我也发现了,估计都是信州的商贾富户,刚从城里出来的,生意人消息灵通。”


    “所以,是端州出事了?”


    “出事是早晚的事,不过看这情形应该是已经乱了。”


    姜念初拧着眉,“咱们这么闷头赶路不行,今天要是能遇到县城,要不要进城打探一下消息?”


    “宋哥,嫂子和你还真是心有灵犀啊 。” 小龙坐在前面的驴车上可以听到两人的对话,插了一句,“我们刚刚才商量要去打探消息呢。”


    宋凛笑了一下, “ 我和小龙商量了一下,到下一个县城我们俩就进城一趟,打探消息的同时帮快没粮食的村民买粮食出来。”


    姜念初见他们如此细心谨慎,觉得放心多了,靠近宋凛小声提了句,“记得把人参也带上,进城里卖了。 ”


    两个时辰后,小河村队伍停在了松阳县城门口,城门口不出意外的有官兵在把守。


    庞家兄弟跑到城门问了一下,入城一人五两银子,驴车要进去还得加一两。


    还要看户籍文书,每户只能进一人,没有户籍的有钱也不给进去。


    小河村的人都是带着户籍文书的,宋凛去和村长说了他们要入城打探消息的事。


    “和大伙说一下, 需要买粮的交钱我们一起带出来,不过驴车最多放五百斤,优先家里快断粮的人家。”


    “好好好,我这就去。” 柳村长立刻拿了铜锣小声敲起来。


    各家听到敲锣派了人过来围着柳村长, 一听宋凛要进城买粮,都纷纷掏钱。


    “给我带二十糙米。”


    “我要二十斤粗面。”


    “我家也要,我家就剩十多斤黑面了,给我买五十斤粗面。”


    “我家也快没粮了,不知道城里粮价多少,我就三百多文钱,能买多少是多少。”


    “给我带一双鞋吧,鞋子走坏了没得换。”


    “帮我抓一副药,我媳妇咳嗽病又犯了。”


    柳村长让大伙都别急,一个个来,宋凛看着这乱糟糟的场面,去马车上拿了纸笔下来。


    “城里粮价多少还不知道,每家要买多少我也记不住,我只登记一下每家给了多少钱,进城后统一买最便宜粗面,大伙给的钱能买多少我就买多少,带出来后再按照各家出的钱分。”


    “要抓药买鞋的另外登记。”


    在宋凛的一番安排下,粮食不多的十几户村民排队交钱,很快就登记好了十七户。


    另外还有一些要带其它东西的。


    吴夏莲把布包着的两颗人参交给宋凛,又把身上的七两多银子也一并给他,小声叮嘱,“一点要小心点,找大一点的药铺卖,拿了银子主意不要被人盯上,遇事要忍耐,不要随便跟人动手。”


    宋凛点头保证进城后会小心行事。


    进城要赶一辆车,庞家兄弟俩东西不多,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了下来进城买粮 。


    村民们刚目送两人进了城,城门口就突然一阵喧哗,原本散落在四周的那些流民,一窝蜂的冲向一个方向。


    原来是松阳县令派人出来施粥了。


    不日前朝廷下旨各州县都要竭尽所能救济流民 ,地方官骂骂咧咧,朝廷不出粮食他们拿什么救济?


    这年头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最后也只是意思一下,每天施一碗可以照出人影的稀粥,城门却看的死紧,坚决不给流民入城。


    可就是这样一碗稀粥,也让一些人在这城门口逗留了好几天。


    因为留在这里每天还能有口吃的,继续走可能没几天就渴死饿死了。


    小河村里也有人带着碗去施粥那边排队,赵婆子首当其冲。


    姜念初坐在油布上看着不远处那些人,为了一碗稀粥打的头破血流,轻叹了口气。


    突然头上的帷帽被人扯掉了,原来是豆豆原本在油布上爬,然后自己站起来走了几步,没站稳摔倒的时候扯了一把帷帽的纱布。


    不知是吓着了还是磕到了,豆豆哇哇哭起来,周氏赶紧抱了去哄。


    姜念初拿起帷帽,整理了一下头发,重新戴好。


    而在宋家人对面,一辆马车里有个男子手中折扇挑着车帘,在姜念初帷帽掉下来后,就不错眼珠的一直盯着她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