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2章 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乌鸦掀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父亲,你偏袒裕王,朝野议论,你是知道的,你让裕王执掌锦衣卫,锦衣卫是什么机构,你也是知道的。”


    萧景桓的声音也因为过于激动而更加颤抖。


    心中的悲愤也彻底爆发出来。


    “其实您什么都知道。”


    我在问你为什么要谋反?” 朱厚聪(萧选)再次怒斥道。


    “呵呵呵,我就是在说我为什么谋反,谋反是为了自救,自救必然冒犯根源。”


    萧景桓发出一串绝望的冷笑。


    “我不想再当一枚用来平衡朝局、随时都可以被丢弃的棋子。”


    “我想要活着,有错吗?”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最后的力气,目光死死盯住面前的父皇。


    “父亲,在死之前,我只有一句话,如果陛下封裕王为太子,朝野沸腾,究竟是我的错,或是裕王的错,还是陛下的错?”


    此言一出,整个万寿宫落针可闻。


    所有大臣心里都有一杆秤。


    造成兄弟阋墙的主要原因,当然是皇帝的错,是他太在乎自己的权柄。


    一生都在算计如何平衡朝局。


    连自己的亲儿子都算计在内,这才有了萧墙之祸。


    可是他们都无人敢答。


    而此刻操控着一切的朱厚聪,在听到萧景桓那悲愤的控诉时,内心只觉得万分可笑和不屑。


    错?


    朕怎么可能有错?


    你萧景桓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一枚有些用处的棋子。


    又不是朕的亲儿子。


    都已经谋反了,还能将理由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真是可笑至极。


    你不死谁死?


    他心底冷笑着,准备驳斥萧景桓。


    “景桓…”


    然而他刚吐出两个字,就被萧景桓一声前所未有的厉喝骤然打断。


    “请陛下称太子!”


    朱厚聪闻言眉头瞬间拧紧,心中戾气陡升。


    他可不会惯着萧景桓。


    直接再次扬起手,又是一记凌厉的耳光狠狠扇在萧景桓的脸上。


    啪!


    “你也配?”


    朱厚聪怒斥道。


    “朕就是以往对你太过纵容,才酿成今日之祸。”


    “这么多年,朕几乎给了你与太子同等的地位与权柄,之后更是将东宫之位交给了你,可你呢?”


    “分明是你自己利欲熏心,等不及想要坐上这把龙椅,这才铤而走险,行此谋逆弑君的滔天恶行。”


    “如今东窗事发,非但不知悔改,竟还将罪责推到朕的头上。”


    “萧景桓,你真是恬不知耻。”


    他顿了顿,言语之中满是失望的说道。


    “若非朕对你的格外恩宠,就凭你一个非嫡非长的庶子出身,凭什么能一步步爬到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你所拥有的一切,荣耀、权柄、地位,哪一样不是朕赏赐给你的?”


    “可你非但不知感恩,反而包藏祸心,图谋不轨,真是罪该万死。”


    一番义正辞严的斥责之后,萧选(朱厚聪)似是彻底失望,不愿再多看一眼。


    直接厌烦地一挥手。


    “拖下去!”


    青龙立刻上前,毫不客气地架起瘫软在地的萧景桓,如同拖拽一件废物般,将其拖离了万寿宫大殿。


    接着萧选(朱厚聪)看向沉默的一干大臣。


    “你们都说说看,朕该如何处置这个悖逆人伦、意图弑父的孽子?”


    话音刚落,吏部尚书齐敏立刻毫不犹豫地上前一步。


    不给萧景桓留丝毫余地。


    “陛下,谋逆弑君,乃十恶不赦之首罪,依《大梁律》,当处极刑。”


    “臣恳请陛下,依律处置,绝不姑息,才能以正朝纲,以慑天下不臣之心。”


    “陛下,不可!”


    一旁的大理寺卿朱樾闻言,脸色发白,急忙出列反驳。


    “太子固然犯下大错,但或许是一时受人蒙蔽,终究是陛下血脉。”


    “臣恳请陛下念在父子之情,法外开恩,以免有伤陛下仁德之名。”


    齐敏立刻反驳道。


    “朱大人,你可是我大梁的大理寺卿,谋逆大罪,岂能因身份而废法,大理寺卿带头违反法度,真是闻所未闻。”


    接着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激烈争辩起来。


    “好了,都别吵了。”


    朱厚聪揉了揉脑袋,看向赵孟静:“赵孟静,你是刑部尚书,你来说说该怎么处置。”


    赵孟静踏出一步,开口道:“陛下,此事既是国事,更是陛下家事,还请陛下专断。”


    朱厚聪一天暗道果然。


    不粘锅还是不粘锅。


    他也没指望赵孟静能主动扛事。


    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裕王萧景亭。


    “裕王,你也来说说,此事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裕王萧景亭此刻已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的惊喜砸得有些发懵。


    他万万没有想到,太子萧景桓竟会如此昏聩。


    如此迫不及待地行弑君逆举。


    这尼玛简直是躺赢啊!


    “裕王?”


    朱厚聪见他没有立刻回应,语气微微一沉,再次开口。


    萧景亭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他心里当然巴不得弄死萧景桓。


    但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绝不能表露出丝毫的急切。


    若直接主张赐死,反而可能让皇帝觉得他冷酷绝情,不顾兄弟伦常。


    从而适得其反。


    下一秒,只见他上前一步,脸上带着几分痛心与不忍道。


    “陛下,太子殿下担任数十年七珠亲王,后又入主东宫,其处理政务的能力,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交好群臣、长袖善舞,亦是无人能及。”


    “故此,儿臣恳请陛下,能否法外开恩。”


    “在儿臣心中,太子殿下仍是最适合的储君人选,儿臣也从未想过要与太子相争。”


    接下来他甚至掷地有声道。


    “无论太子今天受何惩处,日后他若是重提社稷之事,为了兄弟之情、为了朝廷安稳,我萧景亭也定当效仿宋宣公。”


    一番话语,说得情真意切,既彰显了自己的宽容大度,又暗戳戳地坐实了太子的能力与势力。


    而提及宋宣公更是在暗示,只要萧景桓还活着,谁坐太子之位都不得安宁。


    春秋时期宋国宋宣公主动放弃太子宋夷,将君位让给弟弟公子和。


    公子和多次推让,最终在宋宣公的坚持下接受王位。


    许多人都认为宋宣公此举可能受到宋穆公的隐性影响或者胁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