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拿龙雀宝刀作为寿礼,也着实是无奈之举。
其一,西陵皇宫的几个宝库都一夜之间被搬空,如今连件撑场面的贺礼都凑不齐。
这等丑闻若传扬出去,不仅皇室颜面扫地,更会引来群狼环伺。
周边诸国若得知西陵国库空虚,难保不会趁机发难。
其二,战争输了又如何?这柄龙雀宝刀,便是他今日找回颜面的利器。
本次出使,他原本的任务是将赫连雪送入战王府,在云京埋下一颗钉子。
岂料赫连雪那个蠢货竟将事情彻底搞砸,迫使他不得已签下那份堪称丧权辱国的停战合约。
当初的大战输得莫名其妙,军中皆传是天降神鸟,乃老天相助大夏。
可他来到云京城后暗中查访多日,发现所谓神鸟根本无人亲眼得见。
他愈发觉得,大夏不过是故弄玄虚!
如今回国在即,他无论如何,也要在临走前狠狠挫一挫大夏的锐气,找回些场子。
在场的武将皆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毫不掩饰的挑衅意味,个个面露愠色,胸膛起伏。
然,今日入宫赴宴,依循宫廷礼制,无人随身携带兵器。
殿内陷入一片压抑的寂静。
面对这柄传说中的神兵,手无寸铁的武将们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尴尬与焦灼。
夏元帝面色不变,眼底却已凝起寒霜,当即沉声下令:“取朕武库中的断鸿刀,与使臣一试!”
“奴才遵旨!”陈公公躬身领命,快步退下。
不多时,他便双手捧着一柄宝刀疾步而回。
那刀鞘以玄黑为底,镶嵌金丝云纹,古朴中透着皇家威仪。
夏元帝接过,拇指在刀柄的蟠龙浮雕上轻轻一推。
锃!
刀身应声出鞘三寸,寒光凛冽,如一泓秋水乍现,正是皇帝珍藏的断鸿宝刀。
赫连昭目光扫过断鸿刀,唇角勾起意味深长的笑意,却故意转向护国将军夏忠国,扬声道:
“夏将军!我西陵武士向来敬佩您在沙场上的威名,不知今日可否赏脸,让我等亲眼见识大夏军神的绝世风采?”
“你们也配?”
一道挺拔的身影应声出列,声如金石掷地。
只见夏长风昂首立于殿中,年轻的面庞上满是坚毅与傲然,他目光如炬,直射赫连昭:
“想与我父亲交手?先问过我!”
随即转身单膝跪地:“陛下,末将夏长风,请命代父迎战!”
席间,夏樱的视线却越过兄长挺拔的背影,落在那柄断鸿宝刀上。
刀,确实是把好刀,寒光凛冽,堪称当世利器。
但以她超越时代的眼光审视,便知此刀绝非那柄以西陵秘法,用天外玄铁千锤百炼的龙雀之敌。
两者在材质上的差距,犹如精钢之于凡铁。
她的目光继而转向那名静立一旁的西陵武士。
但见其身形魁伟,脖颈粗壮,周身肌肉在衣衫下贲张起伏,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
他呼吸绵长沉稳,气息含而不露,分明是一位已将内外功夫修炼至相当境界的内家高手!
敌手是内家高手,手持神兵。
而兄长内力虽与之相当,却手持凡铁……
此去凶多吉少。
就在殿内气氛紧绷到极致时,夏樱忽然盈盈起身:
“父皇,区区一柄龙雀刀,何须断鸿宝刀出鞘?”
她唇角含笑,目光从容地扫过西陵使团,随即一个流畅的假动作,素手在身旁楚宴川的衣袖间巧妙一探。
“我家王爷随身携带的一柄小匕首,便足以应对。”
话音未落,一柄短匕已赫然在她掌中。
殿内众人皆是一愣。
楚宴川战功赫赫,享有“剑履上殿”之特权,但他今日并未佩剑。
夏樱自然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凭空变出一把长剑,而这小匕首从衣袖中取出,则不那么引人注目。
只见她手中那匕首不过一掌长短,通体黑黝黝的,毫无金属光泽,造型更是朴实无华。
与对方那寒光闪闪,雕饰华丽的龙雀玄铁宝刀相比,简直如同孩童的玩具!
“这...这不是胡闹吗?”
“一柄小匕首,如何能与镇国神兵相抗?”
莫说材质,单是这尺寸,便已落尽下风!
殿中顿时响起阵阵窃窃私语。
大夏臣子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不赞同。
战王妃医术通神不假,可这毕竟是关乎国威的武力较量,岂能如此儿戏?
这岂不是要将夏少将军往绝路上送?
赫连昭见状,当即仰天大笑:“哈哈哈!战王妃莫非是在说笑?就凭这小小的玩物,也配与我西陵镇国神兵争锋?”
夏樱指尖轻抚过黝黑刀身,唇畔绽开一抹冰莲般的浅笑:
“区区破刀一把,也敢称镇国神兵?看来…西陵真是囊中羞涩了。”
“妹妹说得在理!”
夏长风大步上前,双手接过匕首,斩钉截铁道:“末将,今日就用这把匕首!”
“夏少将军三思啊!”
有老臣忍不住出声劝阻。
更有人焦急地转向稳坐如山的夏忠国:“夏将军!您…您就不劝阻一二?”
怎能由着女儿胡闹,还搭上儿子的性命!
却见夏忠国眼皮都未抬一下,依旧气定神闲。
众人又看向楚宴川,只见战王殿下正侧首望着自己的王妃,深邃的眸中漾着毫不掩饰的纵容。
“本王的王妃,错不了!”
这毫不迟疑的维护,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
楚司璟见状,眼底精光乍现,心中冷笑连连。
这落井下石的绝佳时机,终于来了!
他当即整理衣袖,声音带着刻意拉长的讥讽:
“四皇弟,为兄真是没想到…你英雄一世,如今竟为一个女子昏聩至此!”
他语带痛心疾首,实则字字诛心:
“就为了袒护你的王妃,竟拿大夏国威与夏少将军的性命当儿戏!若此战因你之过而败,你担得起这千古骂名吗?!”
楚宴川连眼皮都懒得抬,只漫不经心地一摊手。
“你行,你上啊。”
“你!”
楚司璟喉头一哽,竟一时语塞。
夏元帝高踞御座,将殿下的暗流涌动尽收眼底。
他眼中精光一闪,当即拍案:
“准!就依战王妃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