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1章 李泽楷

作者:林书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韩卫东继续说:“这次论坛不光是让你去分享经验,更是让某些人看看你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多大的斤两,能不能扛得起更重的担子。”。


    “我明白。”


    “明白就好。去了京城,少说多看,锋芒要露,但不能过。你的对手不再是高天明那种跳梁小丑,而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韩卫东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


    “尤其要注意一个人,沪海市的常务副市长,李泽楷。”


    “李泽楷?”


    沈风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嗯。跟你年纪相仿,正经的京大毕业,从金融界转入政坛,一路顺风顺水。”


    “他的背后是沪海的本土势力和华尔街的资本,他代表的是另一种发展模式,跟你的路子,截然不同。”


    “这次论坛,名为探讨,实为路线之争。他是你最直接,也是最强劲的对手。”


    沪海,李泽楷。


    沈风将这个名字,刻在了心里。


    “爸,我知道了。”


    “放手去做吧。”


    “韩家的女婿,没有当孬种的道理。”


    ……


    省城的反腐还在持续发酵。


    以孙德江案为切入口,省纪委顺藤摸瓜,一张盘根错节的利益大网被彻底撕开。


    每过两天都有官员落马的消息传来,整个江州官场,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权力的真空,随之而来。


    有人倒下,就意味着有位置空了出来。


    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市长办公室内,赵启明拿着一份名单,眉头紧锁。


    “书记,这是省委组织部刚刚发下来的文件,就几个重要岗位的空缺,征求我们市委的意见。您看……”


    这份名单上,好几个都是省直机关和兄弟地市的关键职位。


    以往,这种人事安排根本轮不到北川这种偏远地市插嘴。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沈风在这次风暴中的特殊地位,让他拥有了旁人无法企及的话语权。


    沈风接过名单,只扫了一眼,便心中有数。


    “启明,我们北川这几年,也培养出了一批能干事、肯干事的干部。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沈风的指尖点了点。


    “市委宣传部的王部长,笔杆子硬,理论功底扎实,这次舆论战打得也很漂亮。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的处长,我觉得他可以去试一试。”


    “还有我们市公安局的张局长,老刑侦出身,作风硬朗,这次配合省纪委办案,功劳不小。江州市公安局局长不是刚退吗?我看这个位置,他能胜任。”


    沈风不疾不徐,一连点了好几个人的名字,一个名字都对应着一个关键的空缺职位。


    他推荐的这些人都是这两年在他手下,经过考验,证明了能力和忠诚的干将。


    将他们安排到省里和兄弟地市的关键岗位上,看似是让他们高升,实则是沈风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他在将自己的影响力,从北川一地辐射到整个江洲。


    赵启明在一旁听得是心潮澎湃。


    这就是格局!


    自己还只盯着北川这一亩三分地,书记的目光早已落在了全省的棋盘上。


    赵启明激动地说:“书记,您说的这几个人,我都赞成!能力绝对没问题!”


    “不过……”


    他又有些犹豫,“我们班子里,是不是也该动一动了?”


    沈风看了他一眼:“你指谁?”


    “副市长,钱立群。”


    赵启明压低了声音。


    “老钱这个人,能力是有的,抓经济也很有一套。但总感觉……跟我们不是一条心。这次反腐,他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谁也不得罪,有点太‘干净’了。”


    沈风笑了。


    赵启明看人,还是这么直接。


    钱立群,他当然知道。


    一个典型的技术官僚,业务能力出众,为人八面玲珑,信奉的是多做少说,明哲保身。


    这种人,在太平时期是好干部。


    但在需要攻坚克难的时候,就显得魄力不足,担当不够。


    挑不出错,又情有可原。


    这样的人,能力有限,没有野心,是最适合做后备工作。


    沈风的心里早已有了计较。


    “钱立群的工作能力还是要肯定的。”


    “北川的经济发展,他也出了力。”


    “不过,他的性格,确实不太适合在政府这边冲锋陷阵。市人大的副主任不是空出来一个吗?”


    “我看,让他过去,正合适。”


    让人大当副主任,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从实权岗位调到二线养老。


    赵启明瞬间就明白了沈风的用意。


    既肯定了对方的功劳,又把他从核心决策圈里挪了出去,为自己人腾出了位置。


    这手腕,实在是高!


    赵启明试探着问:“那空出来的常务副市长……”


    “让财政局的李局长上吧。”


    沈风直接拍板。


    “他是我们自己人,信得过,也该给他压压担子了。”


    人事布局,在短短几句对话中,便已尘埃落定。


    当天下午,沈风亲自给省委新上任的一把手,周书记打了个电话。


    电话里,他没有谈任何条件,只是客观地将自己推荐的几位干部这两年的工作成绩,做了个简单的汇报。


    电话那头的周书记,听完后,只说了一句话。


    “沈风同志,你的意见很重要。省委会认真考虑。”


    这个“很重要”,已经说明了一切。


    沈风知道,这盘棋,稳了。


    ……


    官位调整还在开会协商的日子,沈风忙着各个项目的推进和下访。


    这天上午,市委办公室主任敲门进来,神色有些古怪。


    “书记,外面有位从京城来的同志,说想见您。”


    “京城来的?”


    沈风抬起头,“有预约吗?是哪个单位的?”


    “他没说单位,只给了我这个。”


    办公室主任递过来一个非常普通的信封。


    沈风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便笺,便笺上是一行手写的字。


    字迹瘦硬,力透纸背。


    “故人来访,可否一叙?”


    落款,只有一个字,“谦”。


    沈风的瞳孔一缩。


    “谦?谁啊?”


    市委办公室主任心里嘀咕:神神秘秘的,还整上大打谜语了?


    再看书记的表情。


    嘶。


    不懂。


    真不懂。


    沈风却不然。


    一个简单的字,让他想起了韩卫东的提醒。


    韩卫东曾经提醒过他。


    上面,有一个极其低调,却位高权重的国家机构。


    只有寥寥一小部分才会知道这个机构的存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