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章 韩卫东

作者:林书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想干什么?”


    刘载明愤愤不平,“经开区是市里的头号工程,把它搞黄了,对他有什么好处?”


    “好处太大了。”


    沈风的眼神变得深邃。


    “如果项目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停摆,作为项目的一把手,我难辞其咎。”


    “到时候,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介入,调整领导班子,把项目的主导权,从我们手里夺过去。”


    众人恍然大悟。


    孙建平的目标,不是项目,而是沈风!


    他想摘桃子!


    “太阴险了!”


    李太光一拳砸在桌子上,“书记,我们去找杨市长和霄书记!我就不信,他孙建平敢一手遮天!”


    “没用的。”


    沈风摇了摇头,“孙建平用的是规则,我们就算去找霄书记,他也可以用一堆理由来搪塞。最后的结果,无非是把皮球踢来踢去,拖延时间。”


    “而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这似乎又是一个死局。


    沈风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规划图前,沉默了良久。


    “市里这条路,暂时走不通了。”


    他缓缓开口,“我们得另外找一条路。”


    他转过身,看着众人:“既然北川市的池子太小,容不下我们这条船,那我们就去更广阔的大海里游一游。”


    秦文静眼睛一亮:“书记,您的意思是……去省里?”


    “对!”


    “他孙建平能卡住市财政的脖子,但他卡不住省发改委的!”


    去省里要钱!


    这个想法,大胆得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绕开市政府,直接向省里伸手,这在官场上是大忌。


    这等于是公然宣布,你北川市政府无能,连自己的重点项目都摆不平。


    这不仅会把孙建平得罪死,甚至连霄正国和杨宪民的脸上,都会很难看。


    刘载明担忧地说:“书记,这……风险太大了。”


    “风险大,收益也大。”


    沈风的态度异常坚决。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这件事,我亲自去跑。你们的任务,就是稳住工地,安抚好工人的情绪。告诉他们,资金很快就会到位,我们的项目一天都不会停!”


    这番话给在场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散会后,沈风一个人留在办公室。


    要去省里,最关键的一环,就是韩卫东。


    他拿出手机,犹豫了片刻,还是拨通了韩佳毅的电话。


    他不想利用韩佳毅,但眼下的局势,他别无选择。


    “喂,大忙人,终于想起我啦?”电话那头传来韩佳毅轻快的声音。


    “佳毅,有件事,我需要你的帮助。”沈风的语气很郑重。


    “我想见一见韩主任。不是以你男朋友的身份,而是以北川市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的身份,向他专题汇报工作。”


    韩佳毅冰雪聪明,立刻就从沈风凝重的语气中察觉到了不对劲。


    “出什么事了?”


    沈风没有隐瞒,将孙建平卡住项目资金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他怎么能这样!”


    韩佳毅气得声音都提高了八度,“这不就是公报私仇,故意使坏吗?不行,我得告诉我爸,让他……”


    “别。”


    沈风打断了她,“佳毅,这件事,不能让你父亲以私人的名义介入。”


    “我要的是一次正式的会面。我要用我的方案,我的数据,堂堂正正地去说服他,而不是让他因为我们的关系,来为我开绿灯。”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柔和:“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必须自己去打赢。我只是需要你帮我敲开那扇门。”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


    韩佳毅在消化沈风的话。


    她明白这是沈风的骄傲和原则。他可以借助她的关系见到她父亲,但他赢得胜利的武器,必须是他自己的能力。


    “好。”


    韩佳毅最终说:“我帮你约。但是沈风,你要答应我,我爸那个人,脾气又臭又硬,说话很直接,你……你别跟他顶牛。”


    “放心吧。”沈风笑了笑。


    第二天,韩佳毅就打来了电话,说时间约好了,后天上午十点,在省发改委韩卫东的办公室。


    沈风立刻让刘载明订了去省城的高铁票。


    出发前一天,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和秦文静一起,将经开区所有的项目资料、财务报表、发展规划,全部重新梳理了一遍。


    他们做出了一个比之前提交给市里更加详尽和说服力的报告。


    报告的核心,不再是单纯地“要钱”,而是将“茶谷小镇”项目,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


    沈风在报告里,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央和省里最新的政策风向——“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他将经开区的项目完美地与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它提供的将不仅仅是GDP和税收,而是独属于北川市的“北川模式”。


    当秦文静看完这份最终版的报告后,看向沈风的眼神里,已经只剩下两个字——拜服。


    有些激动地说:“书记,有了这份报告,我觉得,我们赢定了。”


    沈风却很平静:“报告只是敲门砖,其余的,就看命吧。”


    .......


    省发改委大楼,庄严肃穆。


    沈风在门口登记后,独自一人走进了这座执掌着全省经济命脉的权力中枢。


    韩卫东的办公室在十七楼,是一个宽敞的套间。


    装修并不豪华,但墙上挂着的一幅巨大的全省经济地图和堆积如山的文件,彰显着主人的权威和忙碌。


    韩卫东五十多岁,身材高大,面容刚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到来人,他没有起身,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你就是沈风?坐吧。”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开场白冷得像冰。


    沈风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


    他没有坐,而是将手里的报告,恭敬地递了过去。


    “韩主任,您好。我是北川市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沈风。这是我们经开区关于申请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专项扶持资金的可行性报告,请您审阅。”


    韩卫东接过报告,却没有立刻翻看,而是靠在椅背上,审视着沈风。


    他开门见山地问:“我听佳毅说,你们市里,有人卡了你的项目资金?”


    “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同的意见,很正常。”


    沈风的回答滴水不漏。


    “但经开区项目是省市两级的重点工程,等不起,也拖不起。所以我今天来,是想为项目寻找一条更有效率的发展道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