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章 连端拔起

作者:林书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杨宪民说,他能当上这主任,最大的功劳在于那个人的想法。


    沈风不介意,在这个时候把这份功劳送到那个人手上。


    也算是还他的一份‘恩情’。


    沈风拿起电话,打给了市委书记霄正国。


    “霄书记,我是沈风。有个情况,我觉得有必要向您做个紧急汇报……”


    霄正国接到沈风电话的时候,正在看一份关于经开区项目进度的文件。


    听完沈风的汇报,他沉默了足足有半分钟。


    “沈风同志,你说的这件事,有几分把握?”霄正国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霄书记,我没有十分的把握,我也不敢预设任何结论。”


    沈风的语气十分沉稳。


    “但我认为,学生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既然存在疑点,我们就必须以最严谨、最负责任的态度去查清楚。这是对全市几万名学生负责,也是对我们的良心负责。”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大义凛然。


    霄正国无法反驳,也不能反驳。


    “好。”


    他最终说道,“检测机构的事情,你去做。但是要记住,保密!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不能有任何风声泄露出去。”


    “我明白。”


    挂了电话,霄正国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最终还是拿起了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有些事情,已经超出了他一个市委书记能够掌控的范围。他需要向更高层级的领导请示。


    沈风这一招,太狠了。


    直接把事情上升到了公共安全和民生的高度,这把火一旦烧起来,谁敢去捂盖子,谁就会被烧得尸骨无存。


    一周后,一个由省建设厅和省质监局专家组成的秘密调查组,在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悄然抵达了北川市。


    在李太光的带领下,在一个周末进入了城东一小的校园。


    取样、钻孔、红外线探测、钢筋扫描……


    两天后,一份初步的检测报告,秘密送到了沈风和霄正国的案头。


    当看到报告上的结论时,即便是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的沈风,也感到一阵心惊。


    而霄正国,更是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色铁青。


    报告显示,教学楼的主体结构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部分承重梁和柱子使用的混凝土标号,比设计标准低了整整两个等级!


    钢筋的直径和密度,也严重不达标,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抽筋”现象!


    报告的最后,专家组用触目惊心的红色字体写下结论:该建筑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强震或极端天气下,有随时坍塌的风险!


    “混账!畜生!”


    霄正国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手背都砸红了。


    “这是在拿几千个孩子的命开玩笑!这是谋杀!”


    他立刻意识到,这件事已经不是简单的贪腐问题,而是一起足以震惊全省的重大安全丑闻!


    他看向沈风,眼神复杂。


    从这份报告出炉的这一刻起,张建峰的政治生命,已经彻底走到了尽头。


    “沈风同志,”


    霄正国的声音有些沙哑,“你马上把完整报告的复印件,亲自交给省纪委的周书记。原件,由我亲自上报省委!”


    “是!”


    当天下午,北川市官场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地震。


    正在主持一个会议的市委副市长张建峰,被突然到来的省纪委调查组当场带走。


    紧接着,与“虎振建设”有染的一批官员,包括市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的几名副职领导,相继落马。


    一张以张建峰和胡振风为核心的腐败网络,被连根拔起。


    消息传出,整个北川市为之震动。


    市民们在震惊之余,无不拍手称快。


    而官场中人,再提到“沈风”这个名字时,眼神中已经充满了敬畏。


    清除了所有的障碍,经开区的项目建设,终于走上了正轨。


    黄凌村的搬迁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


    沈风兑现了他的所有承诺,补偿方案公开透明,标准优厚。


    全新的安置小区在经开区最好的地段破土动工,由中标的那家省级建筑公司承建,标准和质量绝对一流。


    村民们喜气洋洋地签下搬迁协议,黄凌山采石场也很快挂牌成立。


    沈风信守承诺,将采石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划入村集体,并由村民代表和经开区共同成立监管委员会,保证每一笔收益都清清楚楚。


    轰隆隆的机器声中,优质的石料源源不断地从山上开采下来,运往热火朝天的经开区工地。


    曾经困扰项目进展的最大难题,被沈风用一种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式,变成了项目发展的强大助力。


    曾经寂静无声的工地,此刻已经变成了一片钢铁的森林。


    上百台工程机械同时作业,工人们干劲十足。


    省城那家建筑公司的赵总,现在见到沈风,简直是奉若神明。


    他不仅再也不用为原材料发愁,还能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拿到最优质的石料。


    他逢人便说,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接了北川经开区的这个项目。


    文辉集团的五个亿投资也开始发挥出威力,在秦文静的精打细算下,各项支出都把控得恰到好处。


    除了无伤大雅的小事之外,沈风安安稳稳渡过维持半年之久的‘开头难’。


    在一个平常的晚上,沈风正准备拿起公文包下班,接到了韩佳毅的电话。


    沈风这才想起来,他忙着工作,忘记了私事。


    下放到西葫乡的两年,韩佳毅时不时开车来看他,他调到经开区后,时常约私下吃饭。


    两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了不少,但是现在还没有捅破那层关系。


    沈风本不是个会忽略儿女私情的人,只是经开区从一片荒芜到初具规模,桩桩件件都压在他的心头,实在分身乏术。


    胡振风和张建峰这条线上的蚂蚱被一锅端了,他才算真正松下一口气。


    接到韩佳毅的电话,听着她带着几分幽怨又不敢发作的语气,沈风心里涌起一阵愧疚。


    “在哪儿?我过去接你。”沈风拿起车钥匙,声音不自觉地放柔和了许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