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章 进山找药材

作者:不甜不要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怎么回事?”刘光天呆了呆。


    以唐宋的为人,他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会被开除。


    唐宋很快给出答案:“之前是因为大炼钢,工厂才扩招了那么多人,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现在又粮食紧缺,厂里供养不起那么多临时工,就把我给辞退了,阎解成也一样。”


    得知事情经过,刘光天也是无可奈何。


    记忆中,似乎从农村招聘的临时工都被退返了,大炼钢积极性太高,农村地里很多粮食都没人收。


    困难时期绝不只是单一原因造成的。


    除四害中的打麻雀......算了,说再多也没卵用。


    考虑到唐家积蓄空空,刘光天本想提议买工位的建议也随之打消,只安慰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唐宋倒是心大,咧嘴笑了笑。


    交谈间,刘光天从唐宋嘴里得知了一件事,回春堂已经好几天没开门了,听说肖战病得不轻。


    刘光天寻思一会儿过去看看。


    这个小老头人还不错,一身本领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虽说有部分医书的原因,却也是个值得尊敬的老中医。


    饭后回到家,刘海中有些心绪不宁,问刘光天怎么看待这场饥荒,刘光天神色凝重说:“咱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万一今年秋收不见好转,那这场粮荒就不是一两年能缓过来的,再极端点,定量可能还会持续缩减。”


    “老二,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这句话正中刘海中下怀。


    他深深叹了口气。


    现在回头看看,提前储备的五百斤粮食似乎也不怎么够。


    跟刘海中聊了几句,刘光天前往回春堂,大门上贴着“暂停营业”四个大字,他又辗转走了两百米,在一处独门小院停了下来。


    这里便是肖战的居住地。


    据他所知,肖战出生中医世家,历经几次中西医之争,这座小院便是肖家祖上流传下来的。


    里面只有肖战自己居住,至于肖家其他人.......早在抗战时期,悉数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最近这段时间,由回春堂的学徒金牵牛来照顾肖战。


    此时,肖战正了无生趣地躺在床上,见刘光天从外面进来,不由挤出一抹笑意:“光天来啦!”


    “肖老,听说你病了,我过来看看。”


    刘光天打量起肖战的脸色,并没有发现明显病症。


    肖战说不算什么大病,痹症而已。


    痹症,西医称之为关节炎,肖战是膝关节出现问题,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难忍,伴随着僵硬肿胀的现象,死不了人,但折磨人。


    这种病即便后世都没有根除手段,只能通过药物缓解疼痛消除炎症。


    刘光天掀起他的裤腿看了看,笑着说:“肖老你运气不错,那几本医书里刚好记载有根治办法。”


    “当真?”肖战顿时眼前一亮。


    “试试就知道了。”


    刘光天简单说了下医治方法,针灸犊鼻、内膝眼、梁丘......这几个穴位,辅以按摩治疗,这些都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缓解症状,关键在于医书上记载得药膏炼制法。


    就是其中一味药材金黄莲比较罕见,通常生长在深山老林中。


    市场上大概率不会有。


    肖战满不在意地笑了笑:“回头我托人打听打听,总能找到的,你先给我扎几针。”


    刘光天依言帮他缓解痛楚,辅以特殊按摩技巧。


    不一会儿,肖战久违地露出了愉悦的神情。


    回到四合院,邻居们一个个都愁眉不展,有的在那相互慰藉,说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沉寂一段时间,洗衣机又重出江湖。


    只是胸前高山似乎缩水了一圈,有些抖不动了。


    山?


    突然,刘光天回想起先前跟唐宋的谈话。


    当即回屋把金黄莲的样子描绘出来。


    其形似莲,青黄相接。


    拿给唐宋看。


    “宋子,你下次回老家的时候,帮我问问,村里有没有人见过这种药材。”


    唐宋瞅了一眼,眉心微微蹙起,总感觉有些眼熟。


    “咔!”


    突然,他猛地打了个响指,兴奋道:“我今天可能见过这东西,只是我不太确定是不是同一种药材。”


    “这样啊,那你明天能不能带我去一趟,肖大夫腿出了点毛病,就差这个关键的药材了。”


    “没问题,明早咱们就出发。”


    “谢了哈!”


    “客气啥!”


    ......


    翌日上午,两人先是到街道办开介绍信,然后乘坐班车,前往红星公社下属的唐家村。


    车程两个小时。


    又步行了十几分钟。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大多数是用泥土和稻草搭建而成的,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广袤无垠的田野、绿油油的菜地、青山绿水......


    每每遇到村民,大家都会热情地跟唐宋打招呼。


    并上下打量刘光天。


    得知是唐宋的邻居,这才放下戒备心理。


    最近村里日子不好过,公社食堂也缺粮食,于是有人打起了山上动物的主意,每天都有村民组织队伍进山打猎,一般都在外围晃荡。


    个别胆子大的,会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深山老林。


    没办法!


    饿死也是死,不如拼一把。


    从唐宋爷爷家拿上猎枪,唐宋和刘光天跟着队伍一起进山,唐宋本想给刘光天拿把枪防身,刘光天摆手拒绝,给他表演了一把徒手捏碎石。


    看得唐宋一愣一愣的。


    “光天,你什么时候力气这么大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然而然力气就变大了。”


    “靠!羡慕死我了。”


    接着,刘光天又向唐宋展示了肩包里的各种瓶瓶罐罐,有解毒的、消毒的、止血的......


    准备相当齐全。


    尽可能确保生命安全不受威胁。


    唐宋朝他竖起大拇指,有个力大无穷的医生随行真好。


    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十人狩猎队挺进了大山外围。


    唐宋只是依稀记得那株药材的大致方位,没法精准定位,只能边走边搜寻,直到看到一棵苍天古树,记忆终于渐渐清晰起来。


    他手指大树右边那条小路:“光天,应该就在那边,咱们过去看看。”


    刘光天点点头。


    狩猎队领头人叮嘱了一句:“宋子,你们两个小心点,有情况鸣枪示警,大伙马上就赶过去。”


    “知道了,大头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