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章 别拿我当小孩

作者:不甜不要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捋了捋思绪。


    吞下嘴里的粉条,刘光天突然冒出一句:“爸,广播里说今年粮食减产,我觉得家里应该多备点粮食。”


    刘海中先是一愣,随即联想到某种可能。


    “老二你是说接下来可能会闹饥荒?”


    此话一出,刘家所有人都面露惊色。


    刘光天则依旧面不改色,安抚道:“我不确定会不会闹饥荒,有备无患嘛,反正粮食放在家里又不会坏。”


    刘海中和吴玉梅顿觉有理,作为从艰苦年代存活下来的人,太清楚闹饥荒有多么可怕。


    真会死人的!


    回想起前两天听工友抱怨,鸽子市最近粮价涨了一截,刘海中心中的不安越发浓重。


    市场永远比消息快一步。


    于是刘海中当即拍板,半夜全家总动员,去鸽子市买粮食,鸽子市买不到就去黑市,并且这件事不许声张出去,万一引起骚乱,刘家人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年夜饭后,刘光天来到隔壁唐家。


    唐家开饭比刘家要晚一些,此时三兄妹吃得正欢。


    自从唐母走后,唐家的生活一下富裕了起来,唐铁军已经顺利熬过三年学徒生涯,去年正式成为了机修厂的维修工,月工资33块,唐宋是临时工,每个月也能拿十来块。


    再加上偶尔从刘光天这里弄点鱼饵,一个月也能搞点外快。


    生活无忧,三兄妹肉眼可见地圆润起来。


    年夜饭,桌面上有鱼有肉的。


    院里绝大部分家庭都达不到这个水平。


    见刘光天到来,唐铁军很是客气地邀请他坐下吃点,喝喝小酒,刘光天也不客气,自来熟坐了下来。


    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唐柔一个小女孩吃不多少,没一会儿便跑出去找小伙伴了。


    房门关上的刹那,刘光天面色一肃,沉声道:“铁军、宋子,刚才我听收音机里说今年各地收成不太好,我过来,是想建议你们多屯点粮食。”


    “光天,你的意思是说......”


    唐宋对这个好兄弟绝对毫无保留地信任,顿时心里一咯噔,潜意识环视一下周围,后面的话他虽然没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唐铁军同样神色凝重,果断点头应允:“光天,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今晚我们两兄弟就行动起来。”


    “那就好!”


    “记得这事别传出去,免得引起恐慌,毕竟未来会怎么样,咱们普通老百姓谁也无法预料。”刘光天叮嘱了一句。


    两兄弟郑重地点点头,他们分得清轻重缓急。


    当天晚上,唐刘两家各自行动起来,鸽子市黑市两头跑,市场的表现让两家人心生忧虑。


    原来只有每斤3毛7的面粉,涨到了4毛2。


    其他粮食的情况也都大差不差。


    这个信号非常不好。


    唐家收获怎么样刘光天没问,反正刘家弄回来五百斤品类不一的粮食,可见刘海中决心之大。


    毕竟距离下一次粮食收成还有大半年。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次日。


    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刘光天幽幽从睡梦中醒来。


    先来签个到。


    【叮!签到成功,奖励大白兔奶糖1斤】


    有总比没有好。


    在屋里简单洗漱了一下,其他人都没起来,刘光天给自己煮了碗面条,吃完到外面跟邻居们祝贺新春。


    时不时能听到一句“光天叔新年快乐”。


    然后刘光天就会乐呵呵地给这些孩子发一颗大白兔奶糖,摸摸小脑袋。


    一个接一个。


    这边刚打发走唐柔。


    不曾想,许凤兰这个大孩子突然凑了上来。


    “新年快乐!”


    道喜后,白嫩的手掌摊开。


    显然也是来要糖的。


    “给你!”刘光天大方地给了她一块。


    并恶趣味地抬起手。


    企图摸摸她的小脑袋,却被眼疾手快的许凤兰打开了。


    她嘟着嘴娇嗔:“你干嘛,谁允许你摸我头的。”


    刘光天故作茫然道:“小孩子跟我要糖,摸一下脑袋怎么了。”


    “你个大傻子,大笨蛋,竟然拿我当小孩子,气死我了。”许凤兰犹如一只火药桶,一点就炸。


    她气鼓鼓地瞪了刘光天一眼,然后转身跑回了家。


    留下刘光天一脸茫然。


    不知道这丫头今天吃错药了还是咋地,脾气那么大。


    从外面回来的许富贵刚好看到这一幕,不禁有些无语,自家白菜真的长大了,都会拱别人家的猪了。


    像是想起了什么,许富贵凑上前低不可闻地说:“光天,去年有些地方粮食收成不太好,搞不好会影响到咱们这,家里最好多屯点粮食。”


    刘光天心中暗赞,不愧是常年跟三教九流打交道的放映员,嗅觉比普通人敏锐得多。


    “谢谢许叔提醒,等会儿我跟我爸说一声。”


    “客气了!”


    ......


    寒假匆匆过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刘光天发现学校食堂的伙食越来越差,还不怎么新鲜,荤腥更是见不到几次。


    同学们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最后校领导出面解释,现在分配到学校的物资越来越少,采购员采购压力大,学校也没什么办法,让大家克服一下困难。


    学生们只能无奈接受现实。


    本以为熬一熬,终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没想到势态愈演愈烈,后来干脆看不到荤腥,菜还不怎么新鲜,很可能是外地运过来的。


    粮站更是社会现状最直观的体现。


    老百姓天没亮就去排队,可以说是人满为患,可供应量似乎少了许多,卖空后,依旧很多人买不到粮食。


    刘光天自觉......


    嗯!不用自觉,他就是个普通老百姓,除了默默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什么都做不了。


    把自己照顾好已是万幸。


    恰逢劳动节,加上周末有两天假期,刘光天打算回大院看看。


    跨过院门,发现邻居们零零散散正往中院,原来是街道办黄干事来了,要求召开全院大会。


    刘光天凑到唐宋身边,问:“宋子,知道为什么开会不?”


    唐宋摇摇头,表示自己才刚到家,接着又发出邀请:“光天你回来得正是时候,今天我从老家带了几斤兔肉,一会儿去我家喝一杯。”


    “那敢情好!”


    闻言,刘光天不禁咧嘴笑了起来。


    完全没有多想,工作日唐宋为什么会从老家回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