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章 我们一家户口早迁过来了

作者:不甜不要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易中海心烦意乱地喝了一声:“柱子,她三大妈,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幸灾乐祸,做人不能总想着自个,这么多年邻居,不兴落井下石啊。”


    傻柱悻悻闭上了嘴,杨瑞华则有些不服,但也没在多说什么,反正跟贾张氏这个老泼妇吵架也讨不了好。


    不经意间,易中海注意到人群中仿佛没事人一样的唐宋和唐铁军,不免有些疑惑:“铁军,唐家村现在什么情况,村里田地没收归国有吗?”


    唐铁军摇摇头:“我不太清楚,老家没来人通知。”


    “那你怎么看起来一点也不着急?”


    “我们一家的户口去年就迁过来了,急个啥。”


    说这话的时候,唐铁军心中无比庆幸。


    当初唐宋坚持要把户口迁到城里,放弃农村土地,作为农民出身,唐铁军打心底不愿放弃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哪天如果发生变故,他可以带着弟弟妹妹躲回乡下靠种田为生。


    但他执拗不过弟弟。


    而且弟弟说得不无道理,除了粮票,城市户口还能领到布票、肉票、各种副食品票,好处还是挺多的。


    最后,唐铁军同意了这个决定。


    没想到时移世易,公社化运动将土地收归国有。


    唐铁军在想,或许是老天可怜唐家贫苦一生,发了一回善心,唐家终于时来运转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院众人都惊愕不已地盯着唐铁军,万万没想到唐家人那么果决,不声不响就把户口迁到了城里。


    完美避过了这次变故。


    贾张氏”蹭”一下站了起来,指着唐宋破口大骂,唾沫星子横飞:“你个黑了心的王八犊子,迁户口都不告诉贾家一声,你是生怕贾家日子过得好是不,怪不得爹妈都死了。”


    大院众人不禁面露鄙夷。


    人家告诉你,你会听?谁不知道你贾张氏什么德行,占便宜没够的主,舍得放弃每年白到手的几百斤粮食?搞不好还要被臭骂一顿。


    就像现在这样。


    唐铁军兄弟俩脸色一下黑了下来,握紧拳头气喘如牛,好似随时都要暴起伤人的老虎,骂他们别的可以,就是不能骂死去的父母。


    见状,易中海忙不迭拦在贾张氏身前,安抚道:“铁军,宋子,你们贾大妈就是一时口快,说话没过脑子,你们别跟她一般见识。”


    唐铁军冷哼一声,警告说:“贾大妈,这次老子不跟你计较,你给我记住了,再敢骂我父母,老子的拳头可不长眼。”


    “我就骂怎么了。”贾张氏根本没带怕的,梗着脖子叫嚷:“你当老娘吓大的啊,你动我一下试试?”


    眼见从小一把屎一把尿拉扯他长大的母亲要吃亏,贾东旭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一个挺身护在贾张氏身前,他黑着脸警告:“铁军,再怎么样我都不许你碰我妈一根手指头。”


    双方冲突在即。


    刘光天和许大茂悄然站在唐家兄弟身后。


    这是要动手的节奏。


    易中海腿脚一哆嗦,连忙喝止:“干什么,干什么,不就一点口角之争,不至于闹到这个份上。”


    “老嫂子,你闹够了没有,人铁军又没招你惹你,你骂人家父母干什么,真打起来我看你能讨得了好。”


    贾张氏自然也瞅见了刘光天和许大茂的动作,眼角直抽抽,语气不由弱了几分:“我就是心里不痛快,话到嘴边秃噜了两句,我不说了还不成嘛。”


    话音落下,现场气氛随之一缓。


    阎埠贵出来当和事佬:“行了行了,大伙都散了,锅里都还煮着饭呢,饿着肚子不难受啊。”


    唐家两兄弟阴沉着脸回家去了。


    眼见没热闹可看,邻居们也是作鸟兽散。


    留下贾家人心有戚戚。


    村里地没了,户口又没迁过来,以后该怎么过。


    易中海安抚道:“东旭,情况还没那么糟糕,鸽子市和黑市都有粮食卖,价格高点就高点,你现在升了二级工,养活一家子应该够了,回头你努把力,争取再升一升工级。”


    二级工工资38.6块。


    粮站棒子面卖8分一斤,白面1毛6,粮票两毛一斤,鸽子市有不要粮票的高价粮出售。


    贾家一个月伙食按九十斤算,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想吃好的,就有些不太现实了。


    这让易中海松了口气。


    细细琢磨下来,这似乎没什么不好的,贾家日子困难才更好拿捏,自己当着邻居们的面偶尔接济一下,博个好名声,还能获得贾家人的感激。


    一举两得!


    这笔账易中海算得明白,贾家人自然也能。


    秦淮茹跟着劝解贾东旭:“东旭,师傅说得对,你要振作起来,咱们家可就靠你撑着了。”


    贾张氏则把目光对准易中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她可不满足于仅仅饿不着。


    “老易,你是东旭的师傅,可不能不管我们家。”


    贾东旭也朝易中海投来期盼的眼神。


    易中海咧嘴一笑:“放心,我跟东旭亲如父子,不会坐视不管的。”


    有了易中海的保证,贾家三人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突然,易中海脑中灵光一闪,提议:“老嫂子,既然公社搞大食堂免费吃饭,你跟淮茹大可带着孩子回去混口吃喝,这样钱不就省下来了么。”


    贾家三人眼前一亮,光顾着发愁,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这么算下来,贾家不仅没有吃瓜落,反而大赚特赚。


    唯一不好的是,不能待在城里继续享福了。


    不过当下情况,能吃饱饭最重要。


    贾张氏决定明天就回农村老家待着。


    贾东旭则略显纠结,实在舍不得温香软玉的媳妇,秦淮茹要是走了,谁给他洗衣做饭端茶倒水。


    夜晚孤枕难眠,难道要靠五姑娘度日。


    他柔声说:“淮茹,要不你还是别回乡下了,我一个人待家里闷得慌。”


    “这......”


    秦淮茹犹豫要不要答应。


    不等她回应,旁边的贾张氏却坐不住了,果断否决了这个提议:“免费的饭干嘛不吃,淮茹必须带着孩子回农村,这事没得商量。”


    贾张氏的话在贾家就是圣旨。


    纵使贾东旭千般不愿,也只能无奈答应下来。


    要求就是秦淮茹每个月得回来一次。


    事情就此敲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