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辉和周尚书两人互相不服气、却又不得不偃旗息鼓退出去的背影,皇帝摇了摇头,嘴角那抹哭笑不得的弧度渐渐敛去,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
御书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更漏滴答和檀香燃烧的细微声响。
皇帝缓缓向后靠在龙椅宽大的椅背上,闭上眼,抬起手,用力揉了揉有些发僵的后颈。
批阅了一上午奏章,又与两位老臣打了半晌机锋,他感到一阵清晰的疲惫感从脊椎深处弥漫开来。
他站起身,明黄色的龙袍下摆拂过光洁的金砖地面,在空旷的殿内缓缓踱步。
今年,他已经五十有二了。
登基至今,已近三十载。
这三十年,他经历过初掌大权时的如履薄冰,经历过铲除权臣时的雷霆手段,经历过天灾人祸时的宵衣旰食,也经历过开疆拓土、四夷来朝的意气风发。
如今,朝局早已稳固,太子也已年近三十,不仅册立多年,更是在他的默许和扶持下,逐渐接手政务,历练得越发沉稳干练,在朝中也有了相当的威望和属于自己的班底。
“朕……老了啊。”
皇帝心中默念,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不再是年轻时那般精力无限,可以连续几日不眠不休处理政务而不知疲倦。
如今,哪怕只是久坐,都会觉得腰背酸胀,批阅奏章久了,眼前甚至会有些模糊。
太医隐晦地提过,需得好生静养,不可过度操劳。
可是这天下,这江山,事情何曾少过?
每日都有无数的奏报、请旨、纠纷从四面八方涌来,等着他这位天子裁决。
他就像一架永不停歇的机器,被牢牢地绑在这张龙椅之上。
“列祖列宗……”
皇帝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大殿一侧供奉的历代先皇画像,“太祖高皇帝戎马一生,享寿六十八;
太宗文皇帝勤政爱民,五十九岁便积劳成疾;
世宗宪皇帝算是最高寿,也不过七十三岁便龙驭上宾……”
他细细数着,心中那份疲惫感更重了。
就算他再勤勉,再挣扎,又能比祖宗们多活几年?
还能再撑十年?十五年?到头来,还不是一样要归于黄土。
一股强烈的“不想再干了”的念头,前所未有地清晰和坚定地冒了出来。
他辛苦了三十年,几乎从未有一日真正放松过。
如今太子已成材,朝堂稳固,四海升平,他为何还要把自己死死绑在这劳心劳力的位置上,直到油尽灯枯?
“是时候了……”
皇帝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该让太子挑起重担了。朕,也该歇歇了,现在歇,还能享几年清福。”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如肥地里的苗一样,迅速茁壮成长,变得无比诱人。
他甚至开始想象退位之后的生活,不必再日日早朝,想睡到何时就何时。
不必再面对无穷无尽的奏折,稍微想歇歇,只会越积越多。
不必再平衡各方势力,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赏花钓鱼,可以……好好调理一下自己这身疲惫不堪的老骨头。
想到这里,他的思绪很自然地又回到了刚才争论的焦点——陈知礼身上。
“这个陈知礼,倒真是个人才。”
皇帝的目光中流露出欣赏,“李爱卿和周爱卿争得面红耳赤,都非他不可,倒也并非全然出于私心。
此子确有其过人之处。文武双全,精通经济,善断刑狱,更难得的是年纪轻轻,既有锐气又不失沉稳,知进退,懂分寸。”
这样的能臣干吏,正是太子将来所需要的股肱之臣,左膀右臂,且比太子小不了几岁,可以跟在太子后面帮他一生。
“嗯,等他回京的圣旨,就让太子来下吧。”
皇帝很快做了决定,“这也算是给太子登基后的一份厚礼,一份助力。让太子亲自启用他,更能让其感恩戴德,忠心辅佐。”
想着陈知礼,又不免想起他那位医术通神、尤其一手金针渡穴出神入化的岳祖父顾四彦,还有他那个被太子和周尚书啧啧称赞、誉为“天下一绝”的药膳娘子顾氏。
“顾四彦……顾盼儿……”皇帝心动了,身体调好了,他就有可能活到八十岁,甚至更久。
“若是朕退位之后,能在需要时,有这等神医圣手在身边时时调理,再用那堪称一绝的药膳温养着,想必这晚年的日子能舒坦不少,多享几年清福也未可知。”
他这个年纪,又操劳过度,最是注重养生延寿的时候。
江南顾家的医术和药膳之名,他早有耳闻,特别是吴清两人,那样的身体都被调理的如常人一般,实在是厉害。
如今被两位重臣这么一争抢的陈知礼,更是勾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和渴望。
“只是……”皇帝又微微蹙眉,“若是朕下旨召陈知礼回京,他娘子自然随行。
可那顾四彦老先生久居江南,未必愿意离乡背井来到京城。这金针之术和药膳之妙若是分开了,效果岂不是大打折扣?”
他可是指望靠着这两样宝贝好好颐养天年的。
他甚至一瞬间动过去江南微服私访、顺便让顾家老爷子给瞧瞧的念头,但立刻又被自己否决了。
“不行,太子刚即位,朝局即便平稳,也难免有暗流涌动。
朕若远行,太子定然不放心,朕……也无法真正安心。”
作为父亲,他深知权力交接之初的敏感与脆弱,他必须留在京城,至少在最初阶段,要成为太子坚实的后盾,稳住局面。
思前想后,皇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决断。
“既然如此,那便一道旨意的事,江南暂时不去也罢。”
皇帝嘴角露出一丝近乎狡黠的笑容,“让太子召陈知礼回京升任要职,同时,以朕之名义,诚请顾四彦老先生入京,可以不任任何官职,只要有需要时,能请进宫里就行。
日后自己的身体硬朗了,他想回江南也不是不行,他从不是一个难为人的皇上。
…,再许以重利厚禄,赐以宅邸荣宠,想必顾家也不会拒绝。”
这样一来,金针、药膳、能臣,便可一举三得,尽入瓮中。
既为太子找到了得力助手,也为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找到了最好的健康保障。
想到这里,皇帝心情大为舒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悠闲惬意、身体康健的晚年生活。
他重新坐回龙椅,脸上的疲惫似乎都一扫而空。
是时候找太子谈一谈了,有些事就得速战速决,四月中了,没必要拖拖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