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29京城来信

作者:晓春三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吴清、常庚的身体其实到十月份就完全可以回去了。


    但他们二人还是打算把稳行事,在江南待至明年三月份再开始动身回京,把身体养好才是最重要的事,一旦回京重新官职在身,就会身不由己了。


    十一月底的清晨,霜色铺满了陈府院子里的青砖地面。


    陈知礼刚用过早膳,文全便捧着一封信匆匆进来。


    “公子,常州来的信,是吴公子手笔。”


    陈知礼眉梢一动,连忙接过拆开。


    小舅吴再有一直与他保持书信往来,此次来信,必是乡试有了结果。


    信纸展开,一行行工整的楷书跃入眼帘:


    “知礼:


    ……


    ……


    重阳过后,乡试放榜。托知礼之福,再有幸得中,名列第三十六。


    知文与陈轩亦同榜题名,唯名次稍逊,分列第九十二与第八十七...”


    “好!”陈知礼不禁拍案而起,把一旁的文全吓了一跳。


    “公子,可是喜事?”


    “大喜事!”陈知礼笑容满面,“知文和轩堂兄都中举了!小舅吴再有不但榜上有名,名次还不错!”


    常州府录举人一百名,小舅能排在前三十六确实算不错,只是明年会试高中的录取可能性还是不大。


    知文、陈轩一起去国子监读书也好。


    就算是到江南,自己怕也没有精力辅导他们…


    他迫不及待地往后看,信中详细写了他们几人的打算——虽然陈知文和陈轩名次靠后,但几人商议后还是决定前往京城参加明年春闱,即便不中也算积累经验。


    而上次院试勉强上榜的陈知行,这次根本没敢下场,打算随兄长们一同进京,入读京城书院,为三年后的考试做准备。


    其余同窗则选择留在府城继续攻读。


    陈知礼卷起信纸,大步流星地向父母院落走去。


    晨霜在靴底发出细微的碎裂声,与他雀跃的心情相映成趣。


    陈富强正在院里练五禽戏,见儿子满面春风地进来,收势问道:“什么事这么高兴?”


    他的心有些砰砰跳,不知道是不是…


    “爹!小舅来信,他跟知文、陈轩三人都中举了!”陈知礼扬了扬手中的信,“小舅名次不错,36名,知文、陈轩比较靠后。”


    “什么?”陈富强一时没反应过来,待明白过来后,一张脸顿时笑开了花,“真的?知文、再有、陈轩真中举了?”


    吴氏闻声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拿着针线:“你们爷俩嚷嚷什么呢?声音小一点,钧儿还没有醒呢。”


    “娘,小舅、知文、陈轩都中举人了!知行也中了秀才,不过名次不好,算是孙山吧。”


    “孙山?孙山是什么?哎呦,我不管这些,能中就是好的。”吴氏笑成花。


    陈知礼把信递给父亲,“的确是这样,不管名次如何,十九岁的举人,放眼余杭也没几个!二叔二婶恐怕得乐坏了!”


    陈富强接信的手都抖起来。


    两个侄子,一个中了秀才,一个中了举人老爷,还有一个陈轩也中了举,老陈家祖坟冒青烟了!


    名次不好有什么打紧?多读几年书就是了。


    陈富强看完信,搓着手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十九岁中举...我老陈家祖坟冒青烟了啊!可惜今年我们不能回去祭祖…”


    “信上说知行没下场,打算跟再有他们一起进京读书,这想法不错。”陈知礼解释道,“他才十七,三年后再考也不迟。”


    “对对对,不急。”陈富强连连点头,“就是三十岁能中举,也是光宗耀祖的事!”


    盼儿得知消息后,也欣喜不已,这是家里目前最关心的事。


    京城。


    佳宜庄的冬日清晨,霜花凝结在窗棂上,勾勒出晶莹的纹路。


    陈富才捧着刚送到的家书,手指微微发抖,连呼出的白气都比平日急促了几分。


    “当家的,谁来的信?”郝氏从内室出来,手里还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水。


    “知,知文的信...”陈富才声音发颤,“知文...知文中举了!知行也中了秀才!再有、陈轩也中了举,咱们陈家,陈家算是祖坟冒青烟啦!”


    “咣当”一声,碗砸在地上,褐色的糖水溅在郝氏的绣花鞋上,她却浑然不觉。


    “真的?”她一把抢过信纸,虽然不识字,却死死盯着那些墨迹,仿佛这样就能看出儿子的消息,“快念给我听!”


    陈富才抹了把脸,指着信纸一字一句地读:“知文中举,名列九十二;知行虽未下场,然前次院试已取中生员。再有、陈轩亦同榜题名...”


    郝氏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双手合十朝四面八方拜了拜:“祖宗保佑!菩萨保佑!我儿十九岁就是举人老爷了!”


    陈富才继续往下读,当读到孩子们要来京城参加会试时,猛地一拍大腿:“好啊!来了就住庄子上,米面粮油都是现成的,比住城里还舒坦!”


    “宇辉公子读书可是住国子监的,休沐才回家。”郝氏抹着眼泪嗔道,“知礼京中的宅子空着,离贡院又近,自然是住那里方便。


    放假时倒是住庄上清静。”


    她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得赶紧给大哥大嫂他们写信,再把文阳媳妇生了孩子的事也告诉他们...”


    “急什么,都腊月初了。”陈富才笑道,“春燕也快生了,等春燕孩子落地,一并写信报喜岂不更好?”


    正说着,一个小丫头慌慌张张跑进来:“二老爷!二夫人!咱们大少夫人要生了!稳婆已经进去了!”


    夫妻俩面面相觑,郝氏最先反应过来,提着裙子就往外冲:“哎哟我的小祖宗,怎么提前了一旬!”


    春燕的院子离正房不远,此时已忙成一团。


    丫鬟们端着热水进进出出,稳婆的声音从内室传来:“孟夫人别怕,跟着老婆子的节奏呼吸...”


    陈富才在院门口急得团团转,郝氏已经换了干净衣服,净了手去了产房。


    孟涛很快就回来了,听着春燕在里面哭,几次想进去都被婆子拦下:“孟公子使不得,产房血气重,冲撞不得!”


    “二叔!”孟涛因为是匆匆赶来,官服都没来得及换,额头上全是汗珠,“我有些慌,也不知道春燕怎么样了?”


    娘子这几个月老是感觉饿,特别能吃,二婶拦着都不行,因此胎养的有些过大…


    “刚发动不多会,半个时辰吧。”陈富才拍拍侄女婿的肩,“别急,头胎是慢些。”


    孟涛在户部当差,今日原有个要紧的账目要核,听说妻子临产,告了假就往家跑。


    此刻听着屋内妻子的呻吟声,这位户部六品主事急得眼眶发红,哪还有半点衙门里的沉稳模样。


    郝氏从产房出来,见侄女婿这样,安慰道:“胎位正着呢,没事的。你快去换身衣裳,这官服穿着多不自在。


    盼儿临走时留了一些参片在我这里,文阳媳妇用了一点,我这就去取些给春燕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