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11留下的东西

作者:晓春三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窗外的雨势愈发凶猛,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棂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噼啪声。


    “大人,加急奏报!”


    伴随着衙役的呼喊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李涛心中一紧,他立刻放下手中的笔,目光紧盯着门口。


    只见那衙役满脸焦急,脚步匆匆,手中紧紧握着一份奏报。


    李涛快步迎上前去,一把接过奏报。


    他的手指紧紧捏住奏报的边缘,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他的心跳急速加快,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迅速展开奏报,目光如鹰般扫过每一行字。当他看到“平江县今晨大坝决堤”这几个字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三个镇子被淹,死伤无数!”李涛的声音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他无法想象这场灾难给平江县的百姓带来了多大的痛苦和损失。


    然而,更让他感到蹊跷的是,这场雨不过才下了五六日,按常理来说,绝对不应该冲毁如此规模的水利工程!李涛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问和担忧。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喊:“大人!圣旨到!”


    李涛心头一震,连忙起身,整理好衣冠,快步走向门口。


    只见一名衙役冒雨冲了进来,他身上的雨披被雨水浸透,不断有水滴落下,很快便在地上形成了一滩水渍。


    李涛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急忙迎上前去……


    传旨太监展开黄绢,尖细的声音穿透雨幕:“……平江大坝决堤,事关重大,着大理寺即刻派得力干员随工部、户部钦差前往,一查到底!钦此!”


    “臣领旨!”李涛双手接过圣旨,眉头拧成了疙瘩。


    得力干员?


    如今大理寺哪还有什么得力干员!


    刘大人调去刑部,陈知礼南下,欧少卿腰伤发作连站立时间久了都困难,剩下几个寺丞要么经验不足,要么正在外省办案未归……


    “大人!”欧宗卫扶着腰,脸色苍白地站在门口,“下官愿往!”


    李涛看着他那副风一吹就倒的模样,一阵心疼,摇头道:“胡闹!你这身子骨,经得起灾区奔波吗?”


    他转向传旨太监,“公公稍候,本官这就安排人手。”


    待太监退下,李涛与欧宗卫对视一眼,同时叹了口气。


    “只能派杜衡去了。”李涛揉了揉太阳穴,“他是新任少卿,又有秦国公府的关系,工部、户部的人多少会给些面子。”


    欧宗卫欲言又止。


    杜衡能力尚可,但缺乏独当一面的经验,更不曾处理过如此紧急的灾情案件。


    若是陈知礼在……


    这个念头同时在两人心头闪过,又同时被压下。


    李涛忙让人去请杜衡。


    ……


    “报——”一名书吏慌张跑来,“杜大人刚才不小心崴了脚,脚踝肿了,就在刚刚已经去找大夫了。”


    “什么?!”李涛拍案而起,茶水溅湿了案上公文。


    屋漏偏逢连夜雨!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那就派……派寺正周勉去!”


    胡宗卫一惊:“周寺正?他才调来大理寺不到半年,之前只在刑部做过几年主事,恐怕……”


    “没得选了!”李涛烦躁地打断他,“难道要本官亲自去?京城这一大摊子谁来看顾?”


    正争执间,一名身着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冒雨而来,正是寺正周勉。


    他面容端正,眼神沉稳,行礼道:“下官愿往平江!”


    李涛盯着这个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的下属,突然想起陈知礼离京前曾提过一句:“周寺正心思缜密,可堪大用。”当时他只当是客套话,也是安慰之举,如今看来……


    “大人,下官有事禀告。”周勉双手递过一个纸袋,“这是陈大人临行前送给我的。”


    李涛接过,很快瞪圆了眼:“漕运?他怎么好好的送这个给你?”


    “大人,我偶尔有一次看见陈大人在看这个,就多看了两眼,陈大人说这个是如今在家守孝的前常州知府黄大人送他的。


    我也没想到这次陈大人临行前抄了一份送我,他说多看看多学点没坏处,哪里知道……”


    “好!”李涛不再犹豫,只当是一切自有天意,当机立断,“周寺正,本官命你即刻启程,随钦差赶赴平江!


    记住,此去有三要:一要协助救灾,安置百姓;


    二要查明大坝决堤真相,是天灾还是人祸;


    三要……”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防着工部、户部那些人官官相护!若发现贪腐渎职,无论涉及谁,一律彻查!


    既然陈大人说这个是黄盛送他的,如果你觉得不错,可以临时请他帮忙,他守孝差不多也有三年了。”


    周勉深深一揖:“下官明白。定不负大人所托!”


    李涛亲自将雨披递给周勉,突然问道:“周寺正,若陈知礼陈大人在此,他会如何查此案?”


    周勉愣了一下,随即不假思索道:“陈大人必先查历年修坝账册,核实施工用料;


    再访当地老河工,问清水文变化;


    最后验看决口处痕迹,辨明是基础不牢还是偷工减料。”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下官虽不及陈大人万一,但这条理,还是懂的。”


    李涛眼中终于露出一丝欣慰,拍了拍周勉的肩膀:“去吧。记住,大理寺的招牌,是陈知礼那样的人挣来的。别砸了。”


    望着周勉冒雨离去的背影。


    欧宗卫忧心忡忡:“大人,您说这大坝决堤,会不会和齐王案有牵连?


    齐王那些私铁,据说有不少流向了工部督办的工程……”


    李涛目光一凛:“本官也有此疑。若真如此……老夫也不怕!”


    他望向南方,喃喃道,“知礼啊知礼,你要是还在京城,我肩上的担子就会轻松许多。


    宗卫呀,你还是想办法找一个轻松点的位置养养身子吧,我也会帮你一二,大理寺还是太忙了,如今得力的人也不多。


    你在我手下干了十几年,我也舍不得你呀!唉!”


    “大人!”欧宗卫双眼发红。


    一刻钟后。


    雨幕中,一队快马冲出大理寺,向着灾区的方向疾驰而去。


    而千里之外的官道上,天空也下着雨,不过雨势小了不少,陈知礼的车队正缓缓驶向江南。


    “知礼,我们就在前面的小县城休整两日,雨势虽然不大,却一下就是好多日,也实在是熬人呢。”顾苏合眉头紧锁,都快七月了,这样的大雨,好不好影响他的药庄还有今年的粮食?


    他得赶紧布置一下,宁可自己谨慎过头,也不能一点准备都不去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