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礼正在厢房给吴再有几个人上课。
吴氏敲门:“知礼,县学王山长来了,你爹正在堂屋陪他。”
陈知礼心下了然,这是来请他去县学授课了。
“你们自己看看书,我出去一下。”
堂屋内。
陈父正与一位温文尔雅的长者对坐。
那长者虽年过五旬,腰背却挺得笔直,正是县学王山长。
见陈知礼进来,王山长竟起身相迎,惊得陈知礼连忙快走几步,行了一个书生礼。
“学生见过山长,劳您亲临,实在惶恐。”
王山长捋须笑道:“知礼啊,老夫今日可是厚着脸皮来了。”
陈富强在一旁笑道:“王山长是来请你去县学授课的。如今县学里那些书生,听说你在家开课,都吵着要听你讲学呢。”
王山长接过话头:“知礼,可不止县学,许多在府学的秀才都回来了。
就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王楷之,还有你之前的同窗余逸飞那小子,昨日都特地赶回来,就为听你一课。
我本准备那日喝你喜酒时就提此事,可那日客人太多,我自己也喝得有些晕头转向,算算日期,怎么也得过了你妹妹的回门日,只好今儿亲自上门邀请了。
我也准备请孟涛那小子同去,这孩子是自小就是我看着长大的,他真是不错,知礼,还望你忙中抽闲。”
陈知礼歉然道:“山长厚爱,学生本不该推辞。
只是明日是邻县新科进士许巍的大婚之期,这些年,我与他一直在一起读书一起考试,感情深厚。
准备明日一大早就得动身,还要在那边住上一晚。”
堂屋内静了一瞬。
王山长展颜道:“无妨无妨,婚嫁大事理当如此。你们同科之谊确实该去。”
陈知礼见老人家如此通情达理,心中感动。
当即道:“若山长不嫌,学生十四日便去县学,连着给他们讲六日如何?
《四书》可讲三日,《五经》则也讲三日,每日两个时辰。
只是,我家中还有六个亲戚正在授课,如果去县学,肯定得带上他们。”
王山长闻言大喜:“应该的,应该的,好!如此安排甚妥!就这样说定了!”
他转向陈富强,“令郎不仅学问好,更难得的是这份义气担当。
县学那些孩子若能学得他三分,老夫就欣慰了。”
陈富强谦逊几句,眼中却掩不住自豪。
王山长又细细问了陈知礼准备讲授的内容,听到他要结合科举心得讲解经义时,连连点头。
“对了,”王山长忽然想起什么,“我家那长子读书不错,唯策论还有些不足, 他托我问你,可否讲讲策论的写法?
他十六岁中了秀才,可惜后面一直因为种种原因耽误了,去年他乡试副榜第一,多少有些可惜,他今年都二十有七了!”
陈富强闻言也是一脸的可惜:“山长,下次乡试令郎一定会高中的。”
他倒是听说了,山长的儿子在考试的前一日收到了他的娘子,陆先生的女儿一封抱怨信,心里波动起伏,多多少少影响了考试成绩。
两人在乡试结果出来后不久就和离了。
曾经娘子还夸陆姑娘好,多少动了些心思。
幸亏只是一点点想法,并没有错到底。
说旺夫,谁都没有他家儿媳妇旺夫。
陈知礼微笑:“自然可以。
策论重在经世致用,我正好有些心得,可以与楷之兄分享一二。”
日头渐高,王山长谢绝陈家的留餐,起身告辞。
陈知礼父子送至大门外,看着老人家登上马车。
临行前,王山长再次掀开车帘,意味深长道:“知礼,咱们和县县学这些年不知道怎么了,出不了举人,连秀才也出不了多少,我就指望你跟孟涛这样的榜样回去带带他们了。”
马车渐远。
“爹,我去上课了。”陈知礼转身进门,脚步比平日快了几分。
明日去许家,后日下午回来,他得今日就得准备去县学的讲义了。
不用说,来听课的人肯定有不少。
明日要去贺许巍新婚,是一点时间都没有的。
次日一早,陈知礼就带着吴再有六个人去了许巍家。
盼儿则带着半夏几个在房间做夏装。
这宅子还有不少她当初从江南带回来的布,料子好的,送了一些给春燕当嫁妆,这些日子她们用一点,剩下的会全部带去京城,短期内不会再回来了。
普通点的料子,这次她裁了不少,半夏她们还有高泽这些人的,就让半夏几个练练手,做工不必多好,实用就成。
如相公说的,渐渐的她还得有目的地多备一些不错的丫头,过几年文元、高泽他们要成亲,只能在自己家的丫头里配,不可能放出去或者娶进来。
这确实也是个事。
也不知道临行前留给祖父的几种养身用的药材精华够不够用。
但也只能等到京城再制了。
婆家宅子曾经以为很大了,如今走出了村,才知道这真的只够一家几口住,连一间大一点的空屋都没有。
她根本没地制药,不然药材倒是可以去药铺买。
东屋正房。
陈富强看着吴氏:“这次春燕的嫁妆都是盼儿拿的,压箱底加上锦料、田地和铺子,足有两千两,顾亲家的银子是给女儿的,总不能全花在咱家人的身上。
京城里的庄子和宅子掏空了盼儿的嫁妆,啧啧,我就不明白了,什么样的庄子和宅子竟然要四万多?这是抢钱呀。
我跟知礼说了,让他把咱们在县城里的水田全部卖了,加一起也有一千多两银,这些其实也是别人给知礼的喜钱。
娘子,这次喜宴人家送的贺礼昨日我们数了,有两千二百两银,还有一点零零碎碎的礼物。
咱们留下几百两零头,三千整银交给小两口,这次来回费用就是不少,春燕小两口初到京城,吃住在家,回头也是盼儿开支,咱们不能做不懂事的公婆。”
吴氏白了他一眼:“什么话都是陈老爷一个人说的,我可没说不给?咱们俩手里有几百两银根本就花不完。
到了京城,我可不管事,自有儿媳妇当家做主。
知礼还说了,会给我们老两口月银。”
吴氏说着就笑起来。
这日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