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97吴家村的闹剧

作者:晓春三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前几日他去了邻县岳父家,帮着大舅子许巍忙碌婚礼前的种种。


    并捎来了许巍给知礼、孟涛、陈轩等这些人的请帖。


    明日他就打算带着文星、洪天明去知礼家。


    “再有回来啦?”


    堂屋坐着好几个人,一见他回来都站了起来。


    “二堂伯,四堂叔,快请坐。”


    吴再有瞥见父亲眼里有一些慌乱,而大哥则冷着个脸。


    “再有,去你岳父家了?”


    二堂伯满脸都是笑,仿佛去年这个时候他们根本不曾来吴家阻婚。


    “是的,大舅哥马上要成亲,我去帮帮忙。


    二堂伯,四堂叔,你们坐,我去洗漱一下,一身的灰尘。”


    吴再有去了自己的房间,文星跟了进来。


    “小叔,这些人真是不要脸,你不在家的这些日,他们来过家里好几次了,还有其他好几家人都来过的。”


    文阳端了水过来:“小叔,洗把。”


    他比小叔还大一岁,去年本是跟着去府城的,结果小舅子临出门摔了,他也就没去成。


    今年春他已经成亲了,明日也打算跟小叔、文星去姑家走一趟。


    吴再有蹙眉:“到底怎么回事?”


    文星冷笑:“怎么回事?想让儿子跟着你和表哥后面混呗。”


    吴再有挑眉,看着文阳。


    文阳点点头,“确实是的,烦的要死。”


    “家里人呢?”


    “我娘子带着祖母和我娘去镇上还没有回来。”


    小叔说明日去跟知礼读书 ,问小舅子去不去,娘子今日欢欢喜喜回家通知去了。


    吴再有擦把脸,换了一身衣服,“文阳,你明日跟我一起去你姑家看看吧。”


    他也有心带着文阳,抽空教教他算账,以后哪怕是做一个账房,也比呆在家里强啊。


    当然如果知礼能带上他就更好了。


    文阳点点头,娘子一直有心想去外面看看,他也动了心。


    吴再有整理好衣冠,深吸一口气走出房门。


    堂屋里,二堂伯和四堂叔正端着茶碗,眼睛却不住地往他这边瞟。


    那热切的眼神让他想起集市上盯着肥肉的饿狼。


    “再有啊,”二堂伯见他出来,立刻放下茶碗,脸上的皱纹挤成一朵菊花,“听说你大姐家的儿子这次可是传胪官,大珩新科进士第四名?乖乖,真是不得了。”


    吴再有不动声色地笑了笑:“知礼的确考的好。”


    四堂叔迫不及待地插话:“呵呵,传胪官可不是考得好!他的岳父家听说还是江南大户,生意做得大,连县太爷都要给三分面子。”


    他搓了搓手,“那个...我家二小子今年十六了,机灵得很,你看能不能...”


    “四堂叔,”吴再有温和却坚定地打断他,“知礼虽然考得好,但也是刚派官,也只是拿些俸禄而已。


    他岳父家的生意是在江南,而且不是普通的生意,是开医馆。”


    这话就很明显在拒绝了。


    人家生意做的再好,要的人也是会识些药材的,何况还是在江南。


    二堂伯脸色一僵,随即又堆起笑容:“再有,咱们可是一家人。去年那点误会...”


    “二堂伯,”吴再有依旧笑着,眼神却冷了下来,“去年的事都过去了,我都不记得了。


    要不这样,让堂弟们先把算盘打熟,字练好,有机会我一定推荐。”


    文星在一旁憋着笑,看着两位长辈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们几家的孩子根本就没上过学,还打算盘?还写字?


    做梦吧!


    去年这些人阻挠小叔婚事时那副嘴脸,他可记得清清楚楚。


    “再有,你这是不肯帮忙了?”四堂叔沉下脸来。


    吴父见状,连忙打圆扬:“孩子刚回来,这事改日再...”


    “爹,”吴再有轻轻按住父亲的手,转向两位长辈,语气诚恳却不容反驳:“不是不肯帮,而是帮不了。


    知礼人都还没有上任,而且他身边也不缺人,贸然带人去了能做什么呢?


    若是随便带人过去,不仅害了堂弟们,也会连累我在知礼面前失信。


    二堂伯、四堂叔都是明白人,应该懂这个道理。”


    二堂伯道:“再有,你媳妇娘家有钱,她难道就没有一个铺子缺个掌柜啥的?”


    吴再有浅笑,“二堂伯,我媳妇娘家日子的确还可以,但也就是给的陪嫁多一点,我们平时不愁吃喝,能安安稳稳读书而已。


    我现在在府城就是读书,她一个妇人,而且已经有了身孕,忙我的一日三餐就不错了,哪里会在这个时候开铺子?


    再说,二堂伯,他们连字都不认识,算账都不会,能去做掌柜的吗?


    所以说,哪怕再苦,也得给孩子们读几年书才是对的。”


    堂屋里一时寂静。


    文阳适时地端上新沏的茶:“二堂公、四堂公,喝茶。”


    二堂伯盯着吴再有看了半晌,终于叹了口气:“罢了,再有说得也在理。”


    他站起身,拍了拍吴再有的肩膀,“有空多回家看看,好好读书,争取跟陈知礼一样早日考上举人老爷、进士老爷。


    家里这么多的堂兄弟还等着你们照顾呢。”


    一出门,老四不解道:“二哥,干什么这么着急走?就算是这次不能带人走,也得磨着他答应下次带,真是一点面子不给,我们就跟三堂兄翻脸。”


    吴老二摇摇头:“你呀你,看看咱们吴家,日后最有出息的肯定是再有,他大姐家的儿子已经有出息了,我们干嘛要得罪这样的人?


    何况他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陈知礼的确刚刚考上,再有还是个秀才,慢慢来吧。”


    他心里清楚,他还是错了,当年就该给孩子读几年书,如果儿子识字又会算账,他吴再有拿什么来回绝?


    送走两位,吴父长舒一口气:“再有,你如今说话倒是有了分寸。”


    吴再有笑了笑:“爹,这些人情世故,在府城见得多了。”


    他转向文阳,“明天一早就出发,你准备一下。


    去了就准备住几日,衣服带着。”


    文星凑过来,眨眨眼:“小叔,你刚才那番话说得真好,既不得罪人,又把他们堵得死死的。”


    吴再有揉揉他的脑袋:“学着点,做人做事要懂得权衡。不过..”


    他神色认真起来,“文阳,你考虑一下,如果知礼愿意带着你,你们两口子就跟着他走。


    如果他暂时不用人,你们两口子也跟着我走,府城吃的住的都有,我抽空教你算账、练字,你这方面本就有基础。


    不管怎样,出去都比守着村里强。


    爹,大哥,你们说呢?”


    吴大有点头:“我自然是巴不得他出去学本事,我跟他娘现在年纪不大,家里尽可以放心。”


    文阳郑重点头:“多谢小叔,我的确有这个心思。”


    傍晚,吴家女眷从镇上回来,听说吴再有回绝了那些亲戚,都松了口气。


    吴母拉着儿子的手:“再有啊,娘就怕你心软,应承下来。那些人去年怎么对我们的,想起来就气。”


    “娘,我记着呢。”吴再有安抚地拍拍母亲的手。


    真是族里有能干的族人,如果以后条件允许,提携一下不是不可以。


    但不是现在。


    他现在唯一的进项就是一个月靠写话本赚个十两左右,他写娘子抄,工夫不费多少。


    钱虽然不多,但府城开支小,许多都是顾家自己花钱,不用他们拿,基本上可以不用娘子的嫁妆银。


    这次回来他还拿了十两给爹娘 ,十两给了大哥。


    都是写话本所得。


    就在吴再有以为没事了的时候,晚上家里又来了好几个人,都是一样想法的,这让他颇为恼火,却又不能把火发出来。


    这些人在他最苦的时候,从没有伸过援手。


    这些就不说了,大家都很苦。


    但自己现在还是一个小秀才,拿什么带他们的儿子孙子出去拼前程?


    知礼跟这些人从没有打过交道,不过他母亲跟这些人是族人,凭什么就要为这些人麻烦自己娘子的娘家?


    真是不知所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