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7章 战始

作者:爆裂无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戎人主力大军来到东山府五里之外便停了下来。


    随后对方便在薛云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开始安营扎寨。


    当然。


    负责安营扎寨的无疑是魏军降卒。


    至于其他戎人不仅没有帮忙,还会毫不留情地训斥催促这帮降卒动作快一点。


    有些地位较高的戎人甚至会直接拿鞭子抽打他们。


    简直是完全没把他们当人看。


    “这帮家伙……”


    看到这一幕的卫超咬牙切齿地说了句。


    只是不知道说的是戎人残暴不仁,还是愤恨这群降卒逆来顺受。


    眼看连绵起伏的帐篷开始搭起,戎人大军里都忽然走出了一支上百人的兵马,朝着东山府的方向便慢悠悠走来。


    或许是受到提醒的关系,深知薛云箭术高超的他们不敢太过靠近东山府。


    约莫八百米之外。


    这群戎人顿时停了下来。


    紧接着一个个戎人骑兵手里拿着面大盾便护佑在了十来个人面前。


    一看就知道是戎人内部的贵人首领前来查探军情。


    他们年纪有大有小,身上穿戴的袍服甲胄都相对艳丽,这在灰扑扑的戎人骑兵里都显得格外显眼。


    彼此朝着东山府的城墙上指指点点,不断交头接耳。


    奈何距离太远,薛云他们也听不到对方到底在说什么。


    没过多久。


    这十来个戎人贵人便在其余骑兵的护卫下朝着其他城墙的方向行去。


    估计是在评估四面城墙何处的防御最为薄弱。


    “卫校尉,当初戎人大军包围幽都府的时候,他们也这样派人近距离侦查过吗?”


    随着这支兵马渐渐消失在视线,薛云不禁扭头询问起了卫超。


    “印象里有过几次,据我观察,这些人要么是小部族的头领,要么是来自大部族的千夫长,而他们显然是这支戎人大军的掌控者。”


    卫超都不知道和戎人打过多少次交道,自然比常人要了解戎人的情况。


    为了方便薛云理解,他还特意解释说明了一番。


    “戎人和大魏的军制不一样,在草原上小部族往往会依附大部族才能得以生存,不打仗的时候,小部族会在大部族划分的草场定居生活,基本互不干涉,若是小部族与其他部族因水源草场发生冲突,大部族都会介入主持公道。


    可一旦大部族打仗,依附的小部族首领都要率领族内青壮前去助阵,倘若胆敢不来,事后大部族都会吞并消灭对方。


    草原上有十三个大部族,为了争夺水源草场以及女人,这些大部族间经常会大打出手,可一旦遇到强大的外敌入侵,这些大部族都会组成松散的联盟一致对外。


    只是打仗的时候,各大部族都是率领各自部族的兵马,其他部族无权也无法干涉。


    正如现在一样,为何戎人拖了这么久才派人来征讨东山郡,无非是各大部族都不想平白消耗自身的实力。


    哪怕最后派出了这支各部族联军,彼此都互不统属,不管干什么都需要这些头领千夫长共同商议出结果。”


    “原来如此。”


    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同的制度。


    在薛云看来,可能会觉得戎人太过松散难以成事。


    但对于戎人而言可能早已习惯了这套制度。


    “不过这些年来难道没有人统一过草原吗?”


    薛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当然有啊,往前数一千年,草原上不乏出现过两三个枭雄统一整合了草原诸部,偏偏对方死后,草原诸部往往都会陷入内乱,基本过个三五十年,草原又会变成以往诸族对立的分裂状况。”


    将门世家出身的卫超是读过史书的。


    毕竟史书上记载了无数经典的战例,从中都能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


    比如大魏建立之前。


    草原上便存在过一个短暂的统一政权。


    当时戎人还不叫戎人,而是称呼为狄人。


    前朝末期,短暂统一草原的狄人兵锋之盛,南下打草谷的军队都一度威胁到中原地区。


    如今的北境更是囊括在狄人的版图之下。


    结果大魏建立后,狄人首领一死,为了争夺首领之位,老首领下面的三个儿子直接爆发了内战。


    然而这场大战却没有赢家,老首领的三个儿子一个战死,一个死于其他部族背刺,一个暴病而亡。


    最终草原又再次分裂逐渐形成了如今十三大部族分割草原的局面。


    所以凡是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


    草原诸部强盛的时候,中原朝廷都往往难以抗衡,甚至会出现求和割地赔款的情况。


    但中原朝廷强盛的时候同样会死死压制着草原诸部。


    从时间上来看。


    中原朝廷对于草原一直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


    往往只有草原统一的时候才能对中原造成的威胁。


    偏偏草原往往难以维续自身的统一局面,兴盛个几十年便彻底陷入衰落。


    而中原朝廷存续稳定的时间则比较长,少则五十年,多则两三百年。


    这期间草原诸部都会依附中原朝廷,凡是胆敢作乱劫掠边境。


    通常中原朝廷都不用动手,一发诏书下去,立刻有其他草原部族争抢着代劳。


    因为帮助中原朝廷打击叛乱部族不仅能获得大量草场奴隶,还能得到来自中原朝廷的丰厚赏赐。


    换了哪个草原部族都恨不得给中原朝廷当狗。


    可惜——


    中原朝廷总会有走下坡路的时候。


    一旦国力衰弱,草原部族都会不再把中原朝廷当回事,从此开始频繁犯边劫掠。


    卫超曾经听自己父亲卫宣说过。


    为何陛下要执意率领大军亲征北戎。


    无非是延续了数百年的大魏早已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如果再不做点什么,或许过了几十年大魏都要亡了。


    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励精图治想要改革的魏帝发现他的政令推下去后,非但没有止住大魏的颓势,反而让大魏内部都变得更加动荡。


    所以魏帝才会决定亲征北戎,打算到时候携大胜戎人之威强行掀起变革。


    孰料就在他快胜利的时候。


    国内传来了楚王谋反作乱的消息。


    这是巧合吗?


    至少卫宣告诉卫超,这绝对不是巧合。


    尤其是大军秘密撤离的时候。


    本来都溃不成军的北戎却忽然重新集结,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魏军都崩溃瓦解以全军覆没告终。


    毫无疑问。


    当时的情况下,有人走漏了风声,甚至是故意给戎人方面通风报信了。


    当然。


    这些都仅仅是卫宣的猜测。


    “怪不得有不少人都不看好戎人。”


    得知草原即便建立统一政权都难以持久后,薛云脑海里都闪过了一个个人。


    不是他们有多相信朝廷,相信魏帝,而是他们相信历史。


    北境让戎人占据了又如何?


    反正历史已经告诉他们,占据往往都是一时的,中原朝廷迟早会驱逐戎人回到草原。


    但不看好归不看好。


    戎人在攻下幽都府后,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北境都会处在戎人的占领下。


    大多数人无法坚持到中原重新恢复北境的那天,只能选择兵锋暂时最为强盛的北戎。


    “而且也不看好朝廷……”


    这句话卫超只是在心里默念,并没有直接说出口。


    大军覆没,陛下失踪,楚王谋反,朝廷动荡无力出兵援救……


    种种因素加起来。


    让人如何能看好朝廷?


    虽然卫超知道自己的想法非常大逆不道,可现实便摆在眼前,他总不能把脑袋埋到沙子里当作视而不见吧?


    “周林,守好城池,有情况记得第一时间派人来通知我。”


    薛云在城墙边上观察了许久。


    在攻城器械打造完成前,他可以确定戎人暂时不会发动进攻。


    继续留在城头上也没太多的意义。


    所以在交代了周林一声,他便转身离开前往了其他地方。


    大战在即。


    东山府内部的气氛都变得格外沉重压抑。


    冷清的街道上已经看不到人影,沿街的店铺都全部关闭。


    愈是这种时候,愈是要小心防范。


    “都尉,不久前醉红楼派人过来问我,这段时间醉红楼需要关门歇业吗?”


    当薛云找到徐虎了解完这些天的工作情况后,徐虎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原因是什么?”


    莫非是柳莺莺又在整什么幺蛾子?


    薛云心里如此想到。


    “醉红楼派来的人说,最近几天来楼里的客人都愈来愈多,生意愈发红火,所以楼里担心眼下正值关键时期,是否有些不太合适了?”


    徐虎连忙说道。


    “没事,让他们接着奏乐接着舞,只要不打扰影响到普通百姓即可。”


    薛云顿时恍然,原来是生意太好让醉红楼感到惴惴不安了。


    前线在艰苦奋战,后方在花红酒绿。


    这确实容易动摇军心士气。


    但他更在乎掏空城内有钱人口袋里最后一枚硬币,然后拿这些钱财来提高麾下士卒们的待遇。


    这其实算双赢。


    有钱人享受了醉生梦死的快乐,士卒们也能从中获得好处。


    “好的,属下会如实转告给醉红楼。”徐虎松了口气道。


    “对了,你也能借此机会在醉红楼安插一些自己人,暗中监察行为举止异常的客人。”


    薛云脑袋里忽然冒出了个想法。


    战时期间。


    东山府内大大小小的娱乐活动场所基本都闭门歇业。


    除了仍在光明正大营业的醉红楼外,其余的都是些地处偏僻的小酒肆可能还会偷偷开着。


    毕竟不是所有能娱乐消遣的地方都有醉红楼强大的背景实力。


    如果城内戎人的细作想要暗中进行联系,醉红楼无疑是最适合接头的地方。


    虽然卢公子在醉红楼让薛云给抓走了,至今生死不明。


    但对于戎人细作而言,他们并不知道是柳莺莺出卖了卢公子,很可能还会主动接触对方。


    如此便可谓一石三鸟了。


    “都尉高见,属下等会便去安排。”


    徐虎忍不住赞叹道。


    “行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千万别出什么漏子。”


    薛云拍了拍徐虎的肩膀不再多言,很快便离开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大夏熙和十二年?江南道临河府?”


    陈易坐在门边整理着脑海里的记忆,一脸晦气地吐了口唾沫。


    一个死全家的流民,还是个混江湖帮派让人街头打死的小瘪三。


    这就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的身份。


    想他大豪斯住着,大奔开着,天天换不同的靓妞睡着。


    结果一觉醒来穿越到这个狗屎样的世界,陈易的心态都差点崩了。


    这穿越谁爱穿谁穿,反正他是一丁点都不想穿。


    一个流民出身的帮派小瘪三,没身份没地位没前途,天天跟个狗一样被人到处使唤,偶尔还要和其他帮派的人抢夺地盘打打杀杀,哪天横死街头都不意外。


    关键当个混混还特么没什么钱,一个月就三五钱银子。


    就这不如去客栈给人跑堂呢,起码管吃管住还没啥危险。


    陈易不想当混混,他现在只想搞钱。


    无论哪个世界,钱都是最直接有效的通行证。


    凭他来自现代社会的见识,搞钱的方法简直数不胜数,傻叉才会去混帮派当小瘪三。


    但穿越并非全都是坏事,陈易摸了摸自己那张帅过白古的俊俏脸蛋,这皮囊真他妈不错,最重要的是本钱还大。


    “易哥,我们该出门了。”


    一个瘦弱的少年忽然来到陈易家门口喊了句。


    少年叫小川,原本是个乞丐,曾经快饿死的时候陈易给了他俩馒头,然后就成了追随他的小弟。


    “出什么门?没看老子还在养伤吗?”陈易一脸不耐烦地说道。


    “云嫂那边要人帮忙,如果我们不去,堂主追究怎么办?”小川忐忑不安道。


    云嫂?堂主?


    陈易仔细回忆后顿时明白了怎么一回事。


    堂主姓韦,诨号韦大刀,大河帮六大堂主之一,主要负责临河府南城三坊六巷这块地盘,同时也是陈易的老大。


    而云嫂则是他的姘头,经营着一家酒肆。


    前不久韦大刀强了青竹帮一个堂主的妹妹,引得两个堂口大打出手,尽管事后有双方帮主出面说和,可对方仍旧咽不下这口气,声称一定会报复回来。


    韦大刀担心对方把主意打到自己姘头身上,因此这些天都会派手下去云嫂的酒肆看护。


    “他妈的,敢情老子是死在了这吊毛的一炮之下。”


    一想到“自己”的死与韦大刀有关,陈易对自己所谓的老大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只是,当他发现自己竟然与云嫂有一腿后,立刻将心里的不满抛之脑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