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5章 犹疑

作者:爆裂无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吕望这是在两头下注么?


    薛云自然不会完全相信对方的说辞。


    谁知道这里面是否有诈。


    万一这是吕望配合戎人故意演的戏码,目的便是为了引诱他率兵出城。


    到时候薛云势必凶多吉少,连带着东山府都很大可能会失守。


    虽说如此,但他也从吕望转述的话里得到了不少重要的情报。


    比如戎人内部的矛盾,大军的构成与数量,何时能兵临东山府。


    这都是现阶段斥候难以打探到的。


    “……吕管事,不是我不信吕长史,而是此事事关重大,我还需要上报给郡丞大人再做决议。”


    薛云沉思半晌才缓缓开口。


    “这是应该的,只是恳请将军能尽快答复,家主大人还在等着老奴的消息。”


    初来乍到。


    吕丰并不知道郡丞郭守孝早已让薛云架空成了傀儡,还以为他是正常的照章办事。


    “放心吧,一有消息我便会派人前去通知你。”


    薛云点点头语气平静道。


    “老奴如今住在永和大道的福来客栈,将军有事可派人前往这里寻老奴。”


    吕丰连忙报上了自己落脚的地方,深怕薛云找不到自己一样。


    “好,若无其他要事的话,你便暂且退下吧。”


    薛云当即下了逐客令。


    “那么老奴便不打扰将军休息了。”


    吕丰顿时识趣地行礼告退离开。


    当厅堂里只剩薛云一个人后,他坐在椅子上思索了片刻,旋即朝着门外的守卫喊了句。


    “来人。”


    “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门外的守卫立刻走进来半跪行礼无比恭敬严肃道。


    “去军营告诉卫超校尉一声,我想请他吃个晚膳。”


    薛云看了眼门外的天色,距离夜晚还早着。


    “顺便让厨房晚上准备得丰盛一点。”


    “属下遵命!”


    守卫领命离开,薛云也起身走向了软禁郭守孝的院子。


    在他看来。


    郭守孝和吕望大致上是一类人。


    他们都有自己的家族,而且家族势力在当地都非常强大。


    他们忠于朝廷,但又不完全忠诚。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他们都不会选择投降戎人。


    所以薛云想通过郭守孝来侧面了解吕望的为人与想法。


    至于他会喊卫超过来吃饭,自然也是想知道他是如何看待吕望的。


    两两交叉印证。


    他才能判断吕望是否所言其实。


    不一会儿。


    薛云来到了小院,但院子里却没有看到他的人影,曾经下棋喝茶的石桌上都布满了枯黄的落叶,一看便知道他这些天都没有心情下棋喝茶。


    院子里厢房的房门是敞开的。


    薛云大步走进去后,立刻注意到了不远处埋首于案牍的郭守孝。


    “老夫先把手头上的文书处理了,还请稍等片刻。”


    郭守孝在他进屋后头也不抬地便说了句。


    他想都不用想便知道来者便是薛云。


    因为也只有他才会招呼都不打一声便直接闯进来。


    薛云闻言没有打扰对方,直接在屋子的桌前坐下,拿起上面的茶壶便给自己倒了一杯。


    嗯。


    这回的茶不苦,反而有些清甜。


    “抱歉,处理得久了一点。”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响起了郭守孝略带疲惫的声音。


    回过神望去,明显能发现他的精神气色好了不少,一扫往日的颓靡。


    看样子人到底是不能闲下来。


    “你认识幽都府长史,三幽吕家的吕望么?”


    薛云直接开门见山道。


    “……当然,毕竟三幽吕家可是北境赫赫有名的大家族,老夫岂有不认识之理。”


    一说到吕望,郭守孝愣怔了一下,眼里都闪过一抹不易觉察的复杂之色。


    “不知薛主管怎么突然提起了他?不是说幽都府陷落后,他已经投降戎人了么?”


    “还是先说说你和吕望的关系吧。”


    薛云轻描淡写地说了句。


    单单从对方刚才微妙的反应便能知道两人的关系不简单。


    这难免让他产生了好奇。


    毕竟上次说起幽都府陷落提及吕望的时候,他都没有这样的表现。


    “此事说来话长……”


    郭守孝并没有隐瞒的意思,仅仅是叹了口气便娓娓道来。


    出身于南沛郭家的郭守孝论及家世自然是比不过三幽吕家。


    但彼此都是北境人士,年轻的时候都是一方俊杰。


    何况郭守孝与吕望年龄相仿,多多少少都有交集来往。


    人都有年轻气盛的时候。


    当时北境最富才华盛名的年轻俊杰非吕望莫属。


    那会性格高傲自负的郭守孝却根本不服对方,处处都和对方较劲想要一争高下。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


    无愧天才之名的吕望还真的处处压了郭守孝一头,这件事情给年少的郭守孝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后来吕望离开幽都府前往京城,十七岁便考取了功名,风头一时无两。


    而郭守孝的呢?他二十三岁才考取了功名,那时候吕望都已经外放县令施政了。


    从此往后。


    吕望顺风顺水步步高升,而郭守孝却始终落后于对方。


    等到吕望升任为幽都府长史,仅仅是东山府郡丞与他差了三级的郭守孝都彻底心灰意冷,再也不去和对方比较了。


    更可悲的是吕望从来都没有在意过郭守孝,反倒是郭守孝自己耿耿于怀。


    直至年纪上来了,深刻意识到彼此的差距后才终于放心了心结。


    “不久前,吕望派了一个管事前来见我……”


    薛云倒是不知道郭守孝还有这样的一面。


    认真的说,他和吕望仅仅是年轻时相识一场,各奔前程后便没了多少交集来往。


    很多时候都是郭守孝自己一厢情愿地在自我较劲。


    这倒能理解。


    年轻的时候谁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认清现实后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平庸。


    “你怀疑其中有诈?又或者说你不相信吕望?”


    听完薛云的讲述后,郭守孝瞬间反应了过来。


    “是的,无论如何,他现在都已经投降了戎人,为了确保自己家族的周全与自身的地位,难保会他把我当成投名状献给戎人。”


    薛云非常干脆地承认道。


    “……其他人的话我不好说,但如果是吕望的话,我觉得他是可以相信的。”


    郭守孝默然良久道。


    “原因?”


    薛云淡淡道。


    “如果吕望真的企图对你和东山府不利的话,他是不会采用如此拙劣的方法,更不会向你透露戎人方面的情报,因为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从来都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郭守孝没有半点迟疑回答了他的问题。


    “什么意思?”


    薛云有些不明所以。


    “吕望会特意派人找上你,这意味着他不看好戎人能攻陷东山府,反过来说,他看好你不仅能击败来犯的戎人大军,甚者是拯救整个北境的唯一希望。”


    郭守孝神情严肃道。


    “你确定?”


    薛云闻言一怔。


    “这只是我根据自己对吕望的了解得出的判断,至于相不相信完全取决于你。”


    人都是会变的,郭守孝也不敢妄下结论。


    “我明白了,你接着处理公务吧。”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后,薛云毫不犹豫地起身离开了屋子。


    傍晚时分。


    卫超按时来到了府上。


    饭后之余。


    薛云并未提及吕望派人前来拜会一事,仅仅只是不断旁敲侧击他对吕望的看法。


    卫超心里清楚薛云是不会无缘无故邀请自己吃饭。


    当他敏锐觉察到薛云在有意打听吕望的情况后,他也表现得非常配合。


    凡是他知道的基本全部都告诉了薛云。


    离开的时候。


    卫超注意到薛云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事情。


    他没有打扰对方,默默告退返回了营地。


    “吕望的信誉还真是不错啊。”


    不知不觉来到一处池塘的薛云背负双手,抬头望着悄悄云端探出脑袋的月亮,嘴里喃喃自语了一句。


    他从卫超口里得知。


    吕望可谓深谋远虑,才智出众。


    连他父亲卫宣与贺师古将军都对他非常敬佩。


    早在他们退守幽都府的时候,吕望便曾建议卫宣贺师古保存实力撤往京城。


    一来北境已呈雪崩之势再也无法抵御戎人大军的兵锋,而幽都府内粮草有限,根本无法久守,一旦陷入戎人包围,想逃都逃不了了。


    二来大军惨败,楚王谋反,朝廷震荡,他们率军撤回京城都可以暂时稳定住局势,不至于让局势变得愈发恶劣,同时还能作为将来北伐戎人的大军种子。


    可惜卫宣与贺师古却没有听从这个建议。


    毕竟他们退守幽都府是陛下的命令,说什么他们都要接应到陛下再离开。


    可惜陛下没迎来,反而迎来了戎人大军的包围。


    坚守幽都府期间,吕望一直肩负着后勤的任务,并且始终站在卫宣贺师古一方,死死压制着郡守他们意图投降的文官们。


    即便是最后卫宣贺师古决意突围都是吕望帮他们扫平了所有阻碍。


    身为卫宣之子,一直跟在卫宣身旁的卫超对吕望的观感自然是极好的。


    甚至吕望投降戎人后,卫超都只感到了愧疚,并没有认为他做错什么。


    结合郭守孝的回答可以看出。


    彼此对吕望都是非常认可的。


    “徐虎。”


    抛开脑海里的杂念,薛云忽然朝着无人的池塘周围喊了句。


    “属下在。”


    徐虎从阴暗处站了出来。


    “传我命令,明日起张贴告示,戎人即将来犯,东山府不得不再次戒严。”


    想到千里迢迢奉命前来拜会自己传达消息的吕丰。


    薛云差点忽略了一件事情。


    吕丰能来,戎人的奸细同样能潜入东山府。


    何况戎人的先头部队再过些天便要兵临东山府。


    为了以防意外,戒严都势在必行。


    “遵命!”


    徐虎连忙领命,眨眼便消失在黑暗里。


    自从当了薛云的亲卫统领后,他都变得愈发神出鬼没。


    “都尉,斥候传回消息了。”


    翌日清晨。


    薛云刚吃完早饭,柳何便急匆匆赶了过来。


    “说。”


    “回都尉,戎人的先头部队已经离我们不到两百里,同时我们的人也发现了刚刚抵达三河县的戎人大军……”


    柳何迅速开始禀报。“根据斥候的估计,戎人大军约莫有三四万,其中有近万人疑似投降了戎人的魏军官兵。”


    “看来他没有骗我。”


    薛云听后都忍不住轻声说道。


    “都尉?不知此话何意?”


    柳何愣了下。


    “忘了告诉你一件事情……”


    薛云当即把吕望吕丰的事情告诉了柳何。


    “什么?投降了戎人的幽都府长史打算暗地里帮助我们?都尉,这里面不会有诈吧?”


    柳何的第一反应和薛云一样,都觉得这里面可能有诈。


    “我不知道,但从目前来看,他提供的情报是准确的。”


    薛云摇了摇头。


    “虽说如此,可属于宁愿相信我们自己,也不愿相信一个投靠戎人的话。”


    想到斥候的侦查结果,戎人主力大军有竟然有三分之一都曾经是战场上的同袍。


    这更加让柳何无法相信吕望。


    “但如果我们想要重创乃至于歼灭这支戎人大军,那么我们便不能忽视吕望的作用。”


    考虑到双方实力的差距。


    薛云已经放弃了在半路上伏击的打算,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毕竟他们兵力有限,最保险的方法便是坚守东山府。


    可如此一来,他们都难以重创这支戎人大军。


    毕竟到时候戎人势必会让魏军降卒作为攻城的炮灰,无论死多少戎人都不会心疼。


    而这些降卒无疑能大大消耗薛云他们的守城力量,戎人大军最后只需要出来捡便宜就可以了。


    偏偏吕望有办法让这支魏军降卒倒戈,同时和他里应外合重创戎人大军。


    任谁都难以拒绝这个诱惑。


    “属下明白,问题是这其中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如果可以的话,柳何又何尝不想重创歼灭这支戎人大军。


    奈何考虑到其中的风险,稍有不慎,遭到重创全歼的反而都要变成了他们。


    “这事暂且搁置到一边吧,接下来还是把注意力都放在守城上面吧,毕竟戎人的先头部队再有几天便能到了。”


    薛云不再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主要是他现在也犹疑不决,到底该不该堵上一切相信吕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