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映烟生辰礼后,便是十二月了,京城彻底进入寒冬。
楚定驰每日去了军营,都得先去校场热身,等身子暖和再去处理公文。
而这时,楚定驰也接到了梁氏送来的书信,她和楚天阔会在十二月底到达京城。
公主府
楚定驰下值后便将此事告诉慕映烟,慕映烟道:“除了公爹,舅舅和宁远侯也会回京。”
楚定驰一愣:“怎么今年回来三位边将?”
一般来说,边关守将轻易不会回京,需要有皇帝的旨意才能回京。
为何京城都说镇国公府深得君心?就是因为最近数年镇国公每年都会被正宣帝召回京,让他和家人团聚。
其他边关守将,往往数年才能回京一次。
就算是定北侯,这二十年来回京的次数也不多,所以很多边将在边关会有另一个家,只是将正妻和嫡子留在京城。
如今一下子回京三位边将,楚定驰敏感地觉得不对劲。
慕映烟道:“是我让元初召公爹他们三人回京,还让他们每人带一千名边军回京。我要用这三千边军试探一番五军营的成色。”
这是之前三大营演武后,慕映烟起的心思。
听到慕元初询问如今的五军营和二十年前比如何,慕映烟便起了这个念头。
二十年前的三大营随正宣帝出征蒙古,在战场上的表现可是和久经沙场的边军不相上下。
用边军来检验五军营是否实力下降再合适不过。
楚定驰恍然:“怕是在演武后,公主就有了这个心思吧?”
慕映烟点头:“元初对五军营内的派系争斗很是不满,若是任由他们发展下去,对五军营百害而无一利。朝廷需要由头整顿五军营。”
楚定驰道:“五军营怕是要恨死姜叔父了。”
本来演武后,五军营的人就对姜振亮不满,觉得三大营应该同气连枝,姜振亮公然背刺,这是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仅仅一个月,京城已经发生数起三千营和五军营将士打架之事。
若是五军营得知慕元初让边军来试探五军营的成色,估计杀了姜振亮的心都有。
但这显然是不可避免的。
当五军营的诸多高官忘记自己的责任,一心为自己谋私利,在军中肆意发展自己的派系时,就注定了会有这一天。
“若真如公主所愿,五军营怕是会空出来不少官职,新任的五军营总兵,公主可有人选?还有其他空缺,也得尽快补上。”
慕映烟道:“我打算任命宁远侯为五军营总兵,相公觉得如何?”
楚定驰懵了:“宁远侯?”
在此之前,他们还在费尽心机地破坏宁远侯的名声,怎么一眨眼就要重用宁远侯了?
要知道五军营统领二十万大军,这可比大同镇多一倍。
不过比起宁远侯经营二十年的大同镇,五军营显然不会轻易被宁远侯掌控。
楚定驰明白了慕映烟的意思:“明升暗降?”
看似手中的兵力增加了,实际上宁远侯的权力变小了。
而且从不可控的边军变得可控。
对于皇室来说,没有什么比不可控更危险。
慕映烟点头:“我不能放任宁远侯继续在大同待下去,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九边重镇的总兵,必须由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人来担任。
宁远侯相当不合格。
楚定驰问出关键问题:“大同镇总兵由谁接任?”
虽然如今关外的游牧民族被大乾打断了脊梁,但他们依旧会在每年入冬后骚扰大乾,就一副我虽然打不过你,但我也不会让你安稳的无赖样。
直到关外大雪封路,他们才会消停,然后下一年继续。
像镇国公这种性子爆的,直接主动出击清剿蒙古各部落,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让他们不敢每年都进犯山海关。
但有前世记忆的楚定驰知道,蒙古一直在养精蓄锐。
正是因为关外游牧民族的觊觎,九边重镇的总兵人选必须要慎重。
慕映烟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我准备让武昊风担任大同镇总兵,同时将关敬涛调去辽东。”
武昊风,就是那个脾气火爆的神机营总兵,也曾在边军抵御外敌,后来立了功才被调来京城。
不过楚定驰的注意力却不在他身上。
“关敬涛?就是前世我爹去世后,表现神勇,以数百人歼灭敌人数千的关敬涛?”
慕映烟:“正是他!他如今是五军营守备,前世跟随五军营前往山海关解辽东镇之围,一战成名。”
此人的能力已经在前世得到证明,但为何三十出头还只是五军营守备?
因为此人有个致命的缺陷——出身不高。
在满是勋贵,派系林立的五军营,关敬涛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楚定驰道:“公主让他在我爹手下锻炼,是想让他接任辽东还是大同?”
武昊风不可能在大同久待,这一点,楚定驰和慕映烟都心知肚明。
慕映烟道:“到时候再说吧。公爹处事公允,关敬涛在他手下,想来会有个不错的前程。”
以关敬涛的能力,他缺少的只是相对公平的升迁环境。
镇国公恰好能给他!
楚定驰也没多问,道:“那就诸公主的计划一切顺利。”
对于慕映烟来说,关敬涛的前程是以后的事,最重要的是顺利拿下宁远侯的大同镇总兵之职。
与此同时,宁远侯府
吴尧成也接到了宁远侯要回来的消息,他笑道:“爹在信中夸了我不少次,这几个月送去大同的银钱一次比一次多,爹很满意,管家,你做得很好。”
管家恭声道:“多亏世子运筹帷幄。”
吴尧成笑得更加开怀,不过他还是习惯性谨慎道:“让他们都注意一些,临近年底,京城的治安会严很多,银子可以少赚一些,务必保证安全。”
“请世子放心,老奴会叮嘱他们。”
“你亲自去见他们?”
吴尧成皱眉。
管家摇头:“我们有定好的联络暗号,不会见面。”
“那就好,多谨慎些总没错。”
“老奴时刻谨记世子教诲。”
吴尧成靠着座椅,放松道:“让人把府里上上下下都打扫一遍,准备好迎接爹回府。”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