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7 章 宋太祖的死

作者:新玥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历史上是否存在没有直接证据,但逻辑却很通畅的事情}


    百姓们纷纷摇头,他们哪知道啊,多少人连书都没机会摸到过,对历史的了解都仅限于光幕。


    文人墨客、王侯将相们倒是仔细想了下,只是吧,这一时半会儿,还真难想到,倒不如看看光幕上怎么说。


    {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宋太祖死后,继位的是他的兄弟赵光义,即宋太宗。


    可是宋太祖的死疑点重重,哪怕到现代,依旧有不少观点怀疑其死因和宋太宗有关。


    到底是与不是,不敢妄下结果,倒是找到了一条新线索}


    祖辈们还诧异了下,显然没想到会说到烛影斧声。


    惊讶后,各朝人士也纷纷来了兴趣,对这所谓的‘新线索’感兴趣。


    宋朝老百姓们心里也犯嘀咕啊,如果这新线索真的有用,且宋太祖的死和宋太宗有关,那可怎么办?


    不过转念一想,大家只是普通人,管不了皇室的事,最多看个八卦而已,逐渐放宽了心。


    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老妇人说掏出铜板,“大郎,给我两个炊饼,我给孙子带回去吃。”


    “哎,”叫大郎的小贩手脚麻利的用油纸包上两个炊饼,“给,吴阿婆,你拿好。”


    街上的小贩们窃窃私语,“你们说,后世距离大宋上千年了,真的能找到新线索吗?”


    ......


    宋朝的官员们,什么表情都有。


    杨业、范仲淹、包拯、苏轼兄弟、王安石、司马光、岳飞、辛弃疾等众臣,有点心慌啊。


    如果真的能证实太宗害死了太祖,那太祖这一脉闹起来,不好收场啊,皇家的脸面也不好看。


    比起后代皇帝们或是担忧、或是好奇、或是害怕的情绪,赵匡胤倒是不太慌,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被赵光义害死的。


    有了心理准备,他就稳得住。


    赵光义的表情忽明忽暗,他不确定光幕上会说到什么,但对他绝对不是好事就对了。


    已经带兵去北伐了的赵德昭,骑在马上冷笑了两声,他倒是想好好看光幕,但如今前线正开战,没这时间,不过不着急,回去了也能看。


    赵德芳正和杨延昭下棋,他俩倒是处成了好兄弟。


    只是此刻赵德芳表情实在不好看。


    杨延昭想了想拍了拍他的肩膀,先告辞,这毕竟涉及到皇家的事,他不好多留。


    赵德芳调整了下表情将人送出府,“那我们改天再约。”


    赵廷美咬咬牙,暗骂了道:“赵光义这狗东西。”


    皇宫里的宋皇后,屏退侍女后,这才凝重的看向光幕。


    ......


    {历史上,宋太祖有一个女儿昭庆公主,她是嫡长女,嫁给了左卫将军王承衍。


    不过这位公主和她叔叔赵光义之间,大概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在《宋史·高琼传》中,有记载到‘端拱初’、‘公主每入禁中’。


    昭庆是宋太宗的亲侄女,经常出入叔叔宫内,没什么问题。


    可是端拱初年,即988年,先不说她父皇的死是否蹊跷,此时两个弟弟,同母弟弟赵德昭和异母弟弟赵德芳,也接连死去,她对这个叔叔不恨不说,连膈应都看不出来。


    要知道,昭庆一母同胞的妹妹—延庆公主,却没有见到和叔叔有密切来往。}


    各朝时空,人们也在讨论这事。


    有人觉得可能真的有什么关系,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这只是猜测,还是不要胡乱揣测。


    读书人还是不想把事情想歪了,“会不会是宋太宗从小就看着昭庆公主长大的,和这个侄女关系亲近,两人的关系也一直比较好。”


    少年不假思索的说,“可能昭庆公主不太在意她父皇和兄弟的死,唯利是图,看叔叔当了皇帝,赶着奉承?”


    大汉想了想说道:“这叔叔和侄女之间,不至于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吧?没证据的事情,对姑娘家的名声不好。”


    “哎呀,这种事太难说了,”大娘不以为意,低声呸了一声,“就我们隔壁村,那老公公和儿媳妇...”


    不光民间在议论,各朝皇室也少不了讨论这事。


    毕竟自古以来,大户人家也少不了腌臜事,历史上夏姬和她兄长不也有绯闻?


    所以宋太祖他女儿和亲弟弟之间,有没有事,还真不好说。


    除了宋朝,其他朝代的君王们都明显松了口气,不是他们朝代的就好,不然不管事情是真是假,对皇室的名声都不好。


    开宝年间


    赵匡胤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现在脑袋都要炸了。


    手指着光幕,话都说不出来。


    他又不是傻子,自然看得明白光幕上说的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女儿和亲弟弟之间不清不楚吗。


    “不、不可能,昭庆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事。”赵匡胤无法相信,但也难以启齿。


    宋皇后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手中的锦帕都不自觉捏紧了,她根本没想到光幕上会提公主和叔叔之间的关系有问题。


    意识到不好,宋皇后想了想唤人,“来人,去太医院安排几位太医进宫。”


    宋皇后不放心,她担心后面还会爆出更大的雷,万一把官家气坏了咋办,还是先传太医,有备无患吧。


    带兵打仗的赵德昭,差点从马背上掉下来,本来是想着想不看的,但实在是好奇心太重。


    结果看到了什么,他一母同胞的妹妹,和赵光义不清不楚,先不说真假,但父皇的死、自己的死,她竟然也毫不在意,和赵光义友好往来,这就够让赵德昭的心哇凉哇凉的。


    赵德芳想了想,他和昭庆公主的关系一般般,只是到底是好奇对方和赵光义之间的关系。


    “如果她和赵光义之间真的有问题,那父皇的死和她有没有关系?”


    赵廷美也坐不住,就怕真的像后世人猜的那样。


    昭庆公主府上


    昭庆公主眼前一阵阵眩晕,脸色惨白,她都猜到世人会怎么说她。


    可是又不能让光幕住嘴。


    驸马王承衍正在京城大营,看着同僚们似有若无的打量,他的脸黑得不能再黑了。


    从未想过光幕提到自己的时候,竟然是送了自己一定可能存在的绿帽子!!


    待也待不下去了,一挥衣袖,气冲冲的往公主府去。


    另一头


    赵光义表情阴沉沉的,低着头不再在想什么。


    至于其他宋朝皇帝,瑟瑟发抖,勿cue。


    宋朝大臣们:...只想静静,还没缓过神来。


    {...昭庆公主和宋太宗来往亲密,也可以说成赵光义想要照顾哥哥的遗孤。


    但实际上,对宋太祖这一脉,弄死的弄死、关押的关押。


    哪怕是嫂嫂宋皇后,都被软禁着,去世后,还不让她和太祖合葬。


    可是偏偏对昭庆公主,不仅能经常进宫,就连国家机密大事都能知晓,这是不是太反常了。


    到底是多深的叔侄感情,能当心腹用?}


    是啊,各朝人士一想,也的确是这个理,而且偏偏宋太祖这一脉,其他人都没好下场,这个公主却特殊极了。


    “那什么,该不会昭庆公主和宋太宗之间真有什么吧?”


    “她难不成和亲叔叔一起,把亲爹谋害了?所以被当作心腹?”


    ......


    宋朝百姓们虽然不敢大剌剌的议论,但看表情就知道心里戏很足。


    宋朝大臣们虽然有点懵,但也下意识的跟着光幕的推理走,倒也没人反驳。


    赵匡胤面无表情,脑海里闪过各种猜测。


    为什么赵光义对昭庆这么好?单纯的叔侄关系?他不信,要么就是昭庆知道些什么内幕,要么就是他俩真的不清不楚。


    可是无论是什么结果,赵匡胤都难以接受啊。


    宋皇后对昭庆公主平时接触也不多,加上人也嫁出去了,走动很少,对这个继女自然没多少了解,但也怕她真的闹出什么麻烦。


    赵德昭已经急急忙忙赶回营帐休息了,看着光幕,心里对亲姐姐实在是太复杂了,他也不想多想,更不想冤枉了姐姐,希望真的没有多想吧。


    王承衍快马加鞭赶回公主府,他们才新婚几个月,结果妻子就传出绯闻,要说惨,谁能比过自己。


    昭庆公主府上


    昭庆公主还在死撑着,只是脸色越来越白。


    另一头的赵光义,其实也不好过,因为要是越扒越深,管他真的假的,他怕先被赵匡胤宰了。


    {再继续往下扒。


    在宋太祖的女儿当中,延庆公主、永庆公主和她们的叔叔赵光义,都没见有什么往来,反而和宋皇后关系不错。


    可是昭庆公主和叔叔的关系却不错,反而和两个妹妹之间比较疏远。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赵光义即位。


    太平兴国(978年)二月,赵光义亲自来到昭庆公主家,赏赐了一大堆东西,其他的那些外系亲属可都没有这个殊荣。


    而且还赏赐了昭庆公主的儿子王世隆。}


    在公主府侧门停下马,王承衍脸色黑黑的,快步进入府内。


    他不知道光幕上为什么提到这个儿子,希望别是他多想了。


    他多想不多想倒是不知道,但各朝老百姓们倒是想得比较多。


    有人猜宋太宗对昭庆公主好,爱屋及乌,所以对她儿子也好。


    同样也有人往其他方面猜。


    而王承衍已经大步流星走到公主面前,咬牙道:“公主。”


    昭庆公主本来就惶惶不安,差点被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一大跳。


    “驸、驸马,你回来了。”


    王承衍定定的看了她一眼,“嗯。”


    好歹是皇家公主,他现在不能拿她怎么样,加上也是后世人推测,虽然心里膈应,但好歹忍住了。


    皇宫内


    赵匡胤本来就长得黑,结果现在脸更黑了。


    宋皇后过来的时候,除了小声的唤了一声“官家”,就小心翼翼的候在旁边。


    {王世隆,昭庆公主和驸马王承衍的儿子。


    王承衍有四个儿子,史书上只记载了王世隆是公主之子。


    如果说,赵光义是因为王世隆是公主的儿子,赏赐他,那没什么好说的。


    但昭庆公主不是只有这个儿子,而且王世隆排行老二。


    这就有问题了。


    宋史上记载昭庆公主和驸马有一个孙子叫王克臣。


    虽然没有记载父亲是谁,但肯定不是王世融,他没有一个儿子叫这个名字。


    所以昭庆公主至少生了两个儿子,但偏偏王世隆最特殊}


    可不是最特殊嘛,现在各朝老百姓们都已经想了很多,特别是脑洞大的人,还猜这王克融是宋太宗的亲儿子。


    不过现在也就是猜测,没证据的事情,大家也不会泼脏水,最多私下讨论一下。


    可是王家人不会这样想,毕竟有一个疑似不是自家血脉的孩子,谁都开心不起来。


    特别是王承衍,TM的一点不想戴绿帽子啊。


    此刻低下头,眼里都能喷火了。


    昭庆公主这坐立难安,干脆两眼一翻,晕了。


    至于是真晕了还是假晕了,王承衍冷笑一声,谁知道呢。


    {王世隆这人,根据史书的记载,他在王家一向目无尊长,对自己的叔伯和同辈兄弟,一贯看不起。


    王承衍他爹是宋朝开国元勋,几个兄弟也都是天子近臣。


    所以仅凭王世隆一个公主之子的身份,就敢这么放肆?


    王家人当然也很不待见他,包括他母亲昭庆公主也不受王家待见。


    等王承衍死后,王家给公主的生活费都成了问题。


    按道理,王家不至于穷得没钱,只能说是真不待见昭庆公主。


    当然王家也不怕惹天子不高兴,因为太宗已经死了,坐在皇位上的是宋真宗赵恒。}


    各朝人士都挺理解王家人的,如果事情是真的,搁谁家也待见不了这对母子。


    各朝帝王其实还挺同情赵匡胤,瞧瞧这都什么事。


    赵德昭此刻对这个一母同胞的姐姐感官很复杂,他根本不敢想象这事若是真的,最后该怎么收场。


    王家众人的心情也很不好。


    王审琦心里愧疚得很,他儿子本就不愿意娶公主,结果被逼得不得不娶。


    自己也不见得稀罕一个公主来当儿媳妇啊,特别是还可能给儿子戴了绿帽子。


    王夫人捏紧手帕,咬紧牙关,她怕自己骂出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