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514章 那达慕

作者:新玥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蒙古那达慕大会开幕}


    视频里,


    国歌在奏响,辽阔的大草原上,一群牧民骑着骏马出现在镜头里。


    牧民们身穿蒙古传统民族服饰,他们的手上都高举着鲜红的国旗,万马奔腾,场面十分壮观。


    周围聚满了当地的牧民和来自各地的游客。


    在蓝天白云、绿色草原的衬托下,那一抹抹红色在祖辈们眼里久久不能忘怀。


    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老祖宗们,平时自然少有机会看到草原的风光。


    老百姓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这么精彩的场面,还有很多人想去现场观看的。


    只是宋人们比较心情复杂了点。


    忽必烈很兴奋,眼睛神采飞扬,“这是咱蒙古的盛会,人可真多。”


    对于元朝的蒙古贵族们,难得见到一次后世草原的场景,尤其是看他们这些后人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日子差不了。


    视频还在继续


    在开幕式上,年长的博克手牵着小博克手入场。


    这些蒙古的小朋友,身上肩负着对传统节日的传承。


    他们大多长得很敦实,穿着传统服装,手拉手走在最前面。


    在这群小博克手的身后,是青壮年博克手走来,那大体格子,看着也是相对有实力。


    各时空,祖辈们一边看,嘴里也不忘交谈。


    古代的孩子们好奇的看着视频里这些蒙古小孩。


    黑瘦的孩子快速从树上爬下来,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哇,他们好壮啊,为什么肚子这里要露出来啊?”


    “他们肯定天天有肉吃,”光着脚的孩子吸溜了一声,张开双手比划道,“我娘说了,吃得多就长大个。”


    ......


    孩子们在讨论,他们的长辈也一样。


    元以前的朝代,人们好像有些明白了,就这蒙人那么结实的体型,怪不得能打到欧洲去,对付弱宋还不简单?


    就是宋人挺扎心的。


    元朝的蒙古贵族们心情就是完全相反,看着视频中的后世蒙古人,心情好得不是一丁半点儿。


    忽必烈高兴的还多喝了几杯,不忘让太子来和他一起干杯。


    真金笑着说道:“父汉,他们在后世过得挺好的。”


    “嘿,是啊,瞧瞧这体型,日子不好养不出来。”


    ......


    视频评论区里也很热闹。


    【就这大体格子,还会骑射,谁挡得住啊,怪不得古代要修长城防御】


    元朝蒙人眼里都很骄傲,还有不少蒙古骑兵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笑得那叫一个自信。


    南宋君臣则是已经在想着怎么破局了,蒙古骑兵的确厉害,没有点实力真搞不定。


    宋朝的文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吧,对方大概一打他们仨都行。


    岳飞叹了口气,他还是先把金人对付了吧。


    【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是蒙古族还不会说蒙语】


    元朝的君臣们:??啥?


    忽必烈很无语,“连蒙语都不会?这可是母语。”


    真金也卡壳了,“可能后世比较习惯说普通话吧。”


    其他朝代的人们却是逗得哈哈大笑,宋人们最高兴,轮到元人吃瘪,你不高兴我就高兴。


    【欢迎全国的朋友来玩,不要门票】


    这个内蒙IP的发言,看得祖辈们也很意动,但问题是他们还真去不了。


    即便真的抽中去后世的机会,但时间有限,也不一定会到这里,即便真的会去,但这个盛会想必也赶不上了。


    不过,忽必烈打定了主意,他要是真能去后世,肯定会回草原一趟。


    【我是来自新疆巴音郭楞的蒙古族,我爱我的祖国】


    这话,让祖辈们会心一笑。


    历朝历代的百姓们眼中都有光彩,哪怕他们不是生活在后世,也爱那个时代。


    忽必烈很淡然,其实看他们蒙古后代在后世过得好,忽必烈有那么些感动,后世那个国家的确是值得被人喜欢。


    【之前看到一个医生说,他做手术,蒙古人的骨头特别硬,天天吃牛羊肉、奶制品,骨骼密度高】


    祖辈们都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硬骨头啊。


    各朝百姓们都快羡慕死了,这日子他们拍马也赶不上。


    “就连地主老爷家都做不到天天有肉吃,后世人的生活可真好。”


    “后世国家好,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


    忽必烈父子俩也在说着话,他们自然明白,后代在后世生活好,自然是因为朝廷好。


    真金也就在建议他父亲,对民间汉人百姓好一点。


    —


    {为什么没怎么看到对东北美景的宣传?}


    各朝人士纷纷猜测其中原因,说起来,他们西南的风光见过了,但东北那一片,的确还没瞧见过。


    清朝八旗和皇帝,对东北自然不陌生,但也仅限于他们那个时代,后世的东北什么样,他们也有好奇。


    {明明东北的一些景色很美,但宣传却那么少?


    或许也不是他们不想宣传,而是一些地名让人听了会憋不住笑。


    比如说镜头里这个景区,蓝天白云下还有绿色的大草原,这么美的风景,结果这个地方名叫老秃顶子山}


    各朝人士笑声不断,实在是绷不住了。


    没错,视频里展现的风景,有山有水、绿草蓝天,但就是这个地名叫人觉得不妥。


    文人墨客们清一色的可惜表情,那么美的地方,咋就能取个老秃子的名儿?


    书生们随便想一个名字都比这原名要好听,更别说那些文学大家们了。


    一个比一个取得还要文雅。


    主要是实在不忍心看这么美的地方被名字给耽误了。


    {再比如说,此时看到的涓涓细流、碧蓝的湖泊、翠绿的山林...还有宽阔的大道。


    这是东北一个公园,还有森林百慕大之称。


    可是谁能想到祂的名字叫做吉林干饭盆国家森林公园}


    祖辈们:??干饭盆?


    那么美丽的一个公园,结果这个名字一出来,大家的笑容就没下来过。


    百姓们是想不到还能这么接地气,全都乐不可支。


    但古代的才子才女们是真绷不住。


    谢道韫笑得直拍桌子,“我看还真得改个名字好,虽然这名字是挺逗,但别人笑过了大概也不会有想来的冲动。”


    李清照很是认真的评价着,“这个名字太不拘小节了,若是当地改个名字,肯定会吸引很多人来观赏。”


    {‘智取威虎山’,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实际上按真实的名字来说的话,就是智取大夹屁股沟山。


    还有这个看起来很有仙境的云海,地名叫大牛沟...


    当别人拍照打卡,定位一发,不是在鼓浪屿、就是在九寨沟,你在东北发定位打卡,一看不是在光屁股岭,就是在擦屁股岭,这谁能绷得住}


    绷不住,老祖宗们现在真绷不住,东北这些地名,都快给他们笑死了。


    之前大家也不是没看过后世稀奇古怪的地名,不过似乎在东北一带,这些通俗易懂的地名更多些。


    其实祖宗们还是很好奇的,后世的东北孩子出门给人介绍家乡的时候,会怎么说啊?会不会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民国的东北乡亲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虽然是不太文雅,但的确是好记啊,多有特点啊。


    —


    {历史上真实的永琪和小燕子}


    乾隆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永琪是谁啊,他当然知道,那是他的第五子,所以这个视频是要说他儿子?


    嘉庆年间


    绵亿看着视频,也突然想到他阿玛了,心情瞬间失落。


    其他人就没有这些复杂心情,都是抱着吃瓜的心态看视频。


    {在《还珠》中,五阿哥永琪在历史上真的是乾隆的儿子,小燕子也有历史原型,她是永琪的正妻西林觉罗氏。


    今天就来一起了解历史上真实的他们夫妻。


    永琪,乾隆皇帝的第五子。


    他出生在乾隆六年,他的生母也母凭子贵,晋封嫔位。


    永琪十六岁,乾隆做主将鄂尔泰的孙女—西林觉罗氏指婚给他做嫡福晋。}


    康熙惊讶的抬起头来,很意外他的重孙子,娶的是鄂尔泰的孙女。


    最诧异的还是雍正,他也没想到鄂尔泰和他们爱新觉罗家结成了姻亲,但鄂尔泰的两个儿子战死也是事实,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想法?


    鄂尔泰自然不高兴的,但他也不可能做到和皇帝翻脸,自己这个孙女进了皇家,还不知道过得如何,唉。


    乾隆年间


    想到已经去世的儿子,乾隆难免有些难受。


    同样难受的还有愉妃,好在儿子还留下了血脉,这也是她唯一的安慰了。


    西林觉罗氏坐在花园里的荷花池前喂鱼,虽然视频里讲述她的丈夫,但她却也没那么在意。


    {永琪自小聪慧,而且还博学多才。


    圆明园发生火灾时,他还亲自将乾隆从大火中背出来。


    可能乾隆也很受感动,在此事过后第一个可以封王的年份,就把永琪封为和硕荣亲王。


    他的亲王爵位是他活着时就得到的,可见这个儿子在乾隆心里的分量并不低。


    即便在永琪死后二十年,乾隆在外国使节面前,依旧毫不避讳的表示,在诸子中,想传位给荣王。


    足以见得对这个儿子的喜爱。


    只是永琪英年早逝,二十五岁就因病去世}


    各朝人士看到前面还有些疑惑,看到后面也明白了,他们就说嘛,既然这么中意这个儿子,怎么不传位给他,原来是去世了啊。


    康熙很可惜的摇摇头,说不定换个人继位,结果就不一样了,至少应该不会有慈禧了。


    雍正也比较惋惜这个孙子,但偏偏造化弄人。


    鄂尔泰愁眉不展,看得出来心情很差,因为永琪死了,他孙女不就年纪轻轻守寡了吗?


    乾隆年间


    也就是西林觉罗氏不知道她祖父那么想,她和丈夫的感情很淡,并没有夫妻恩爱,连相敬如宾都算不上。


    虽然一开始有那么一点难过,但现在早就想开了,更不用考虑自己为什么不受宠。


    皇宫内


    乾隆此刻是老父亲的心态,儿子的死对他的打击不小,被视频这么一提起,又难受起来了。


    寝宫内,愉妃趴在桌上,伤心的放声痛哭,“我儿从小就聪慧懂事,怎么忍心叫额娘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嘉庆年间


    永琪他儿子绵亿,看着视频也不好受,他很早就失去了父亲,如果他阿玛没有早逝,那一切都不同了。


    嘉庆思绪都飘远了,如果他五哥还在,以当初他在汗阿玛心中的分量,这皇位还真不一定花落谁家。


    相比这些亲属,各朝人士还在看着视频吃瓜。


    {说完了永琪,来说说他的福晋西林觉罗氏。


    她的出身于镶蓝旗,祖父鄂尔泰,父亲是四川总督鄂弼。


    她被指婚给永琪时,永琪已经有两位侧福晋了,索绰罗氏和胡氏。


    永琪对索绰罗氏的感情很深,索绰罗氏生了四个孩子,唯一活下来的是绵亿。


    虽然西林觉罗氏成了嫡福晋,但并不受宠。


    在婚后第八年才生下一个儿子,可惜这个孩子不满一个月就夭折了。


    永琪病逝后,西林觉罗氏开始了寡居,在乾隆五十五年去世}


    光幕下


    古代同情这西林觉罗氏的姑娘婶子们还不少,觉得她太可惜了。


    雍正年间


    鄂尔泰拉着一张脸,他才知道原来是老三的女儿,不过乾隆将自己孙女指给有两个侧福晋的永琪,他还是很不高兴,乾隆这人果然和他不对付。


    鄂弼心里没忍住将乾隆骂了一顿,瞎指什么婚,害苦了他女儿。


    乾隆年间


    西林觉罗氏喂了会儿鱼,拿起旁边石桌上放着的点心吃起来,她其实感觉自己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不缺吃不缺穿,就是没有孩子让她有时候会羡慕别人,但大多时候比丈夫活着的时候还顺心。


    比起她,索绰罗氏就显得很伤心,因为她和丈夫是真有感情。


    “上天为什么就这么残忍啊。”


    看完这个视频,刘晓希就找到了还珠这部剧播放给祖辈们看。


    里面的歌好听,当然剧情也精彩,主角们男的俊美,女的漂亮,各朝人士都看入迷了。


    虽然剧里的主角不太懂规矩让不少人争议,但里面传递出来的自由、不受宫规约束,却也让不少人心生向往。


    尤其是古代的少男少女,给他们的震撼是巨大的,这里面的友情、爱情,都让人大开眼界。


    看着看着,祖辈们也反应过来了,哦,这就是以前刘晓希说过的,乾隆民间的女儿找爹的故事。


    唯有清朝皇帝们抱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观看。


    康熙对乾隆这个孙子实在是心塞,虽然剧里是假的,但乾隆下江南谁不知道。


    雍正看着剧是越看越沉默,就剧里这小燕子在皇宫大吵大闹,就看得他十分头痛,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熹妃脸上也挺龟裂的,乾隆的母亲自然是她,看到剧里的自己,再看看主角团,实在没忍住扶额。


    乾隆年间


    乾隆是虽然不太满意剧情,但还是沉下心来,好歹也是拍他的剧,至于剧名,他自动忽视了。


    愉妃停止了难过,她很生气。


    她儿子不可能是这种形象,不可能喜欢上不懂规矩的女子,这小燕子和她真正的儿媳妇比,真是不能相提并论。


    西林觉罗氏倒是看得兴致勃勃,“这剧里演得可真精彩,可惜现实并非如此。”


    ......


    强撑着给祖宗们看了十几集剧,刘晓希就睡了。


    今天逛街太累,眼皮都打架了。


    和祖辈们打了声招呼,就此进入梦乡。


    祖辈们还意犹未尽,但时间的确太晚了,他们今天的提问还没问呢,也强撑着注意力集中,等待系统的出现,开启今天的问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