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8章 环保开发区

作者:青木书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场全国性的硫酸雨,下了三天三夜。


    央视新闻联播也接连播报了三天。


    而且用词一天比一天严重,最后简直达到了灾难级别。


    省委书记郑一民把丁明礼叫到办公室谈话。


    郑一民摘下老花镜,微微叹口气道:“明礼,最近看新闻联播了没有?”


    丁明礼道:“当然看过,这场全国性硫酸雨,造成的危害太大了。


    农田渔业等损失,简直触目惊心。


    我们汉东省也深受其害,受灾面积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的确是触目惊心。”


    郑一民点点头道:“根据央媒这样深刻的报道力度,看来国家要大力整治环保了。


    危机,同时也意味着机遇。


    将来的环保企业,一定会得到大力发展。”


    丁明礼道:“我同意您的看法。


    其实近来这场硫酸雨,都是因为无节制排放二氧化硫造成的。


    目前排硫企业第一大户,当属火力发电厂。


    所以火电厂脱硫,应当会变得很热门。


    庆幸的是,我们汉东省电科院对脱硫的研究,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


    要是能迅速将技术应用于生产,我们将彻底占领这个几千亿规模的大市场。”


    “你跟我想到一起去了。”


    郑一民欣慰道:“这也就是今天,我叫你过来的原因之一。


    既然我们有领先的技术,又有市场前景。


    要是不能形成实打实的产业,那就说不过去了。


    这件事我委派你全权负责,必须尽快把这项产业搞起来。”


    “谢谢郑书记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


    丁明礼犹豫了一下道:“据我所知,省电科院的脱硫技术,目前分为两个流派。


    一为干法脱硫,这跟国际上通用技术接轨,已经趋近于成熟,相当于照搬国外技术,并且准备在通元县新建发电厂进行验证。


    另外还有一位教授,在研究湿法脱硫技术。


    这个流派在国际上没有过。


    国内更是只有他自己在带队研究。


    听说他们内部,对这两种流派还有争执。”


    郑一民摆了摆手道:“时间不等人,市场机遇稍纵即逝。


    既然干法脱硫技术在国外已经取得成功,我们与国际接轨总没有大错。


    那就确定这一种技术路线,尽快投产实验。


    要是取得成功,迅速投向市场。


    我们是市场独一份,可以预见,将来订单一定会接到手软。


    整个环保产业集群,也就带动起来了。”


    丁明礼灵机一动道:“将来这个产业集群的规模不会太小。


    我们不如直接划出一块地,建立一个省级的环保产业开发区,专门用来规划环保及周边产业。


    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建立起较高的技术壁垒。


    其他省想要跟我们竞争,难度将大大增加。”


    “这个主意不错,”郑一民笑道,“专门建立一个环保企业开发区。


    你的想法,已经跑到我前面去了。


    这件事也一并交给你去办。


    让全省十三地市,各自上报已有环保优势项目。


    谁家的环保企业竞争力强,这个开发区就花落谁家。”


    “好的,我马上去办,”丁明礼答应道。


    ……


    林州市,市委会议室。


    市委书记范邵元端坐正中。


    两侧坐的,是下辖三区四县的一把手。


    “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叫过来,是有件大事要宣布。”


    范邵元道:“刚刚接到省里通知,省内将建立一个省级环保开发区,专门容纳环保企业。


    将来这个产业园,省里会大力扶持,给予极大的政策优惠,以鼓励环保企业发展。


    我们要是能争取将这个开发区落户,对我市经济发展,是极大的助力。


    众所周知,我们市的经济发展,常年处于第十名水平。


    最近还被后面的兄弟市追得很急。


    要是落到第十一名,不止是我这个市委书记的耻辱,同时在座各位也难辞其咎。”


    他说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在座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要是今年我们落到第十一名,的确难以交代。”


    “可前几年,庆中市招商力度很大,今年就能见到成果了,被他们超越还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市里要集中精力,押宝到这个开发区身上?”


    范邵元放下水杯,会场立即变得安静。


    他深沉地道:“同志们,我们林州市对外,是一个整体,一定要集中所有力量,把这个开发区争取过来。


    争取到这个开发区,也意味着把整个环保产业,给争了过来。


    我不管你们互相之间,之前有什么摩擦与恩怨,这个时候必须摒弃前嫌,一致对外。


    用句流行的话说,这次,我们是在团战。


    每一个区县,必须把现有优良环保企业,全都报上来,去跟其他市竞争。”


    长泽县委书记戴宇宁出言道:“范书记,我们县本身也没有几家环保企业啊。


    就算拿着放大镜找,也不过那么两三家。


    说句不好听的,还都有骗国家政策的嫌疑,根本上不了台面。”


    杨立新也深吸一口气道:“这种企业,我们县也不太多,我回去仔细找一找。”


    戴宇宁笑道:“什么叫不太多,根本就是没有,你去哪里找?


    就那几家污水处理厂。


    也不知道能不能算环保企业。”


    杨立新道:“污水处理厂,哪个城市没有,那是优势项目?”


    其余几个区县书记也纷纷发言,表示担忧。


    林州市在全省经济比较落后,经济多以傻大笨粗,高污染,高能耗为主。


    想要找新型环保企业,简直难上加难。


    范邵元敲了敲桌子,不高兴道:“怎么?还没出征,士气就散了?


    事在人为,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哪能像你们,仗还没打,就已经败了。”


    众人见范书记发火,大家赶紧闭上嘴巴,不再触这霉头。


    反正事实就在那里摆着,环保企业,没有就是没有,他们也不能凭空变出来。


    只要实事求是地报上去,落选是九成九的概率。


    但他们却没有责任。


    即使经济被后面的庆中市反超,范邵元也是第一责任人,轮不到他们担责。


    喜欢官道之巅请大家收藏:()官道之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