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8章 国子监的算计

作者:爱叫的泰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宴会当日,小桃特意将萧砚舟打扮得风姿绰约,美其名曰:让那些人都看看少爷的风采,让他们以后都没脸再找少爷麻烦。


    国子监这场诗文会选在崇文阁举办,美其名曰"以文会友",实则谁都知道这是要找回场子。


    柳元正与几位国子监同窗品茗闲谈,话题自然绕不开今日的主角——萧砚舟。


    "柳兄上次在诗会上惜败,这次可要一雪前耻啊。"一个身着青袍的监生奉承道。


    柳元面色一僵,随即强笑道:"那萧砚舟不过是偶得佳句罢了。说来惭愧,柳某虽在国子监有些薄名,但论真才实学,还远不及几位师兄。"


    他说着,目光不自觉地瞟向角落里一位沉默寡言的瘦弱书生。


    那书生姓陈名默,是国子监出了名的书痴,平日深居简出,却才学过人,他也参加了本次会试。


    只是他性情孤僻,从不参加文会,故名声不显。


    今日破例前来,也是被祭酒再三要求。


    "陈师兄,"柳元凑过去,语气恭敬中带着几分试探,"待会那萧砚舟..."


    陈默头也不抬,依旧翻着手中的古籍:"诗文之道,贵在真性情。柳师弟何必执着于一时胜负?"


    柳元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在场众人都心知肚明,柳元之所以在国子监有名,不过是因为他热衷参加各种文会,善于钻营罢了。


    真要论学问功底,在座的陈默等人远胜于他。


    "陈师兄说得是。"柳元干笑两声,"不过今日文会,咱们国子监总要拿出真本事来,不能让外人小觑了去,不然祭酒的脸面可是过不去的!"


    “知道了,柳师弟该干嘛干嘛去吧!”


    陈默嫌弃的摆摆手,像赶苍蝇一般将柳元赶走,要不是自己实在是欠祭酒人情,他才懒得参加这劳什子文会。


    柳元面色一沉,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强压着怒气,从牙缝里挤出一句:"那...一会就看陈师兄大展神威,扬我国子监威名了。"


    说完,袖子一甩,转身就走,连基本的告辞礼数都顾不上了。


    走出几步远,柳元的脸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在心里暗骂:"好你个陈木头,装什么清高!等会儿看你在萧砚舟面前出丑,还怎么摆这副臭架子!"


    他回头瞥了一眼,只见陈默又缩回角落里,捧着本破书看得入神,仿佛刚才的对话从未发生过。


    萧砚舟踏入崇文阁的瞬间,原本喧闹的厅堂顿时一静。


    他身着月白暗纹锦袍,腰间只悬一枚青玉坠子,素雅中透着难掩的贵气。


    几个正在说笑的监生突然噤声,手中的茶盏都忘了放下。


    萧砚舟含笑拱手,目光在厅内扫过。


    只见国子监众人虽故作镇定,却个个眼神发亮——那是一种猎户见到珍禽时的兴奋。


    他心下了然,今日这场文会,自己就是那头被围猎的雪貂。


    柳元上前拱手,“潇公子,欢迎参加文会,一会可要一展身手让我们看一看浪子回头的文采。”


    "萧某不过凑个热闹。"他轻摇折扇,语气谦和得恰到好处,"倒是诸位国子监高才,让萧某好生期待。"


    这话像火星子溅进油锅,顿时点燃了在场监生的斗志。


    一个身着绛色襕衫的监生抢先发难:"久闻萧公子才思敏捷,不知今日可否让我等开开眼界?"


    话虽客气,眼神却满是挑衅。


    角落里,柳元暗中推了推身旁的同窗。


    那瘦高个立刻会意,阴阳怪气道:"听说萧公子在贡院冻得不轻,该不会把才思都冻没了吧?"


    满堂哄笑中,萧砚舟不慌不忙地接过侍者递来的茶盏。


    他指尖在青瓷上轻轻一叩,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位兄台说笑了。风雪虽寒..."


    他忽然抬眸,眼中精光乍现,"反倒让在下想明白一个道理——"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炭火易冷,文章不朽。"


    八字落地,满座哗然。


    柳元脸色瞬间铁青。


    这分明是在暗讽他们国子监只会耍弄权势!


    他急忙上前一步,硬生生打断道:"萧公子果然妙语连珠!还请先入座歇息,待祭酒大人一到,文会即刻开始。"


    萧砚舟唇角微扬,也不多言,潇洒地一撩衣袍落座。


    他接过侍者奉上的茶盏,慢条斯理地品着,仿佛方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过。


    约莫一盏茶功夫,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国子监祭酒身着正四品绯袍,在众人簇拥下缓步入场。


    他年约五旬,面容肃穆,眉宇间却透着几分阴鸷之气。


    "诸位才子光临国子监,老夫不胜荣幸。"祭酒在上首落座,面带和煦笑容,先向众人拱手致意。


    他轻抚长须,语气温和:"今日文会,旨在以文会友,切磋学问。诸位皆是当世俊才,还望不吝赐教。"


    他端起茶盏浅啜一口,这才缓缓道:"近来听闻朝野有些议论,说我国子监学风不如从前。"


    说到这里,他摇头轻叹,面露憾色:"老夫思来想去,或许是我等闭门造车太久,今日特设此会,正欲借诸位高才,一开我监生眼界。"


    厅内众人闻言,纷纷拱手谦让。


    祭酒目光在席间逡巡,最终落在萧砚舟身上,笑意更深了几分:"这位想必就是名动京城的萧公子吧?赏花宴上一首《咏梅》,连圣上都赞不绝口。今日得见,果然风采不凡。"


    萧砚舟从容起身,执礼甚恭:"祭酒大人过誉了。学生不过偶得俚句,岂敢当''名动京城''四字。"


    祭酒呵呵一笑,抬手示意他入座:"萧公子不必过谦。今日既是以文会友,还望公子不吝赐教才是。"


    他环视众人,语气亲切中带着几分期许:"老夫最喜见年轻人切磋学问,互相进益。"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此次文会的特殊用意,又不露半点锋芒。


    但在场众人都心知肚明,这场看似平和的文会,实则是国子监要一雪前耻的战场。


    文会伊始,崇文阁内觥筹交错。


    萧砚舟施施然落座,随手将折扇往案几上一搁,便自顾自地斟起酒来。


    他今日来此,不过是为了堵住那些"畏缩不敢赴会"的闲言碎语,压根没打算与人争锋。


    琥珀色的酒液倾入青瓷杯中,荡起一圈细小的涟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