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四十二章 寻找门路

作者:十四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如今的格物苑在皇城之中,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仅剩下寥寥几名学员。


    索性,朱雄英直接让这些学员们,也来皇家学院任教。


    老师初定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招生,整个学院之中,不可能只招收那些勋贵子弟、藩王子嗣。


    很快,皇家学院招生的告示就张贴了出来。


    其实,皇家学院招生的告示根本就不用贴,整个大明境内,很多人都在关注皇家学院的修建情况,时刻等待开学的那一天。


    一心想要将自己的子嗣送入皇家学院,即便是无法进入学院深造,哪怕是走后门,多花些银子。


    只要能够在学院中挂个名,能够为自己镀上一个金边都行。


    当所有人得知整个学院的师资力量后,所有人都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甚至觉得自己走后门,让自家娃娃镀金边,那就是一个笑话!


    皇家学院公布出去的教师信息,就他娘的没有一个是自己熟悉的,全都是陌生的名字。


    而朝廷之中派遣到学院中的助教老师,那可就厉害了。


    单单是杨士奇、李明浩等人的名字,就差点直接亮瞎一众百姓们的狗眼。


    不要看这二位大人年纪不大,却早已经在大明声名显赫。


    或许百姓们当面不认识这二位,但对这两个名字,绝对是如雷贯耳。


    杨士奇三下江南,开设税务院与监察院,厘定商税,为大明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其次,推行一条鞭法,丈量天下土地,让天下间没有土地的百姓们,无须纳税。


    更加不会让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们,被迫去地主家卖身做佃农,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另寻谋生之路。


    如此一来,整个大明境内的百姓们,都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


    而这样的结果,则是带动了整个大明的经济发展。


    至于李明浩这个刚入朝堂不久的年轻官员,本事更加了不得。


    凭借一己之力,竟然灭掉了一个国家,如今更是名列凌烟阁。


    那是天下间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要进入的地方?


    而李明浩还只是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可是他的本事却甩自己十万八千里。


    不知不觉中,也成为整个大明境内所有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时常幻想着,自己日后是否也能够像李明浩一般,位列凌烟阁,流芳百世!


    格物苑中走出来的学员们,名字虽然没有听说过。


    但谁都不敢小瞧他们,毕竟这几年中,格物苑中流传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每一样物品都对大明有着极强的影响力,百姓们更是用的得心应手。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皇孙殿下筛选出来的,本事自然不用怀疑。


    如今的皇孙朱雄英,在百姓们的眼中,那就是神。


    只要殿下觉得是对的,那就一定错不了。


    皇孙朱雄英一人的决定,那就是等于是天下间所有人的决定。


    所以,皇城学院张贴告示开始招生。


    整个大明境内的人们,便开始纷纷动用自己的关系,一心要将自家孩子送入皇家学院。


    朱雄英对招生的要求更是简单。


    要么你才华出众!


    要么你对兵法感兴趣!


    要么你喜欢策论!


    要么你在格物致知方面有一定的建树!


    以上四点,只要有一点满足,便可以进入皇家学院学习。


    当然,要是不具备以上四个条件的话,也可以进入皇家学院学习。


    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需要缴纳高额的入学费用。


    毕竟,皇家学院可是包吃住的。


    同时,还要加上那些老师们的薪酬。


    一年下来,开销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即便这些开销相较如今的大明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但朱雄英依旧希望学院能够自给自足。


    即便是格物课程中需要的科研费用,也要包含在其中。


    如今大明富裕了,百姓们的日子好了,那些富商们就更加不用说了。


    不客气的说,这些富商们,现在穷的就剩下银子了。


    所以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将自己加的子嗣,送入皇家学院。


    不就是银子吗?


    这玩意现在不缺。


    于是乎,皇家银行内再次涌入大量的人群,没有办理其他业务的。


    全部都是过来支取自家孩子进入皇家学院的入学费用。


    好在皇家学院招生的消息提前公布了。


    不然的话,皇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保不齐还会认为,这些商人准备再次上演挤兑风波呢!


    有些商人们自认与朝中的一些大佬关系不错,所以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前往学院办理入学手续。


    在他们的印象中,皇孙殿下开办皇家学院,必然需要得到朝中大佬们的支持才行。


    只要有了这样一层关系,这些朝廷的大佬们,必然会有些许的话语权。


    所以,一些商人们的脑子便活络了起来。


    美其名曰探望这些达官显贵,实则目的确实希望让这些朝堂大佬们帮助自家子嗣办理入学资格。


    只要大佬们肯帮忙,自己不但能够与大佬们拉近关系的同时,也不耽误孩子步入学院。


    当一众大佬们得知这些商人拜访自己的目的时,鼻子差点没有气歪了。


    这是把皇家学院当成什么地方了?


    这又是把自己当做什么人了?


    毫不客气的拒绝道:“尔等以为皇家学院是个什么地方?


    那可是论才之地,本官能力有限,实在是不敢干涉皇孙殿下的抉择!


    倘若尔等寻找本官帮助你们购买京西煤矿的股份,本官厚着脸皮还能与皇孙殿下商量商量!


    皇家学院的事情,本官实在是无能为力,即便是本官的后辈,想要入学,也要走正规手续!”


    不少商人在大佬们的府邸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结果。


    失望的同时,只能不断向大佬们道歉。


    本以为两全其美的事情,谁能够想到差点将多年培养的关系闹掰了。


    命管家将商人送走后,官员直接对管家下令道:“再有人前来拜访,直接问明来意,别什么人都带到本官面前!”


    说完后,官员拂袖而去!


    这些商人们寻找关系的同时,也在苦口婆心的劝说自家的子嗣,前往皇家学院学习。


    平日之中,这些富商们的少爷、公子们、在家中都跟祖宗一样贡着。


    哪里过过这种受约束的日子,一个个脑袋摇的根拨浪鼓一般,死活就是不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