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人

作者:十四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如今的大明,仅仅依靠丝绸,肯定是不行的。


    养蚕这种季节性的东西,产量绝不会太高。


    尤其是现在的大明丝绸,除了供应大明使用外,大多数还要推销给国外的番邦。


    如此一来,产量上不去的话,必然会导致丝绸价格的暴涨。


    正常人的思维都会是这样,见到丝绸暴涨,必定会毁田种桑,用来养蚕。


    以此来扩大蚕丝的生产,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蚕吃人的现象。


    百姓们退耕种桑,从而导致民不聊生。


    这种事情,绝对是朱雄英不想看到的,也不愿看到的。


    尤其是历史中,那著名的羊吃人事件,与这种情况差不多。


    所以朱雄英绝对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整片的大森林。


    能够取代丝绸制品的东西,只有羊毛。


    所以,将整片草原纳入大明的版图,一直都是他志在必得的手段。


    草原上地广人稀,是绝佳的放牧之地。


    即便现在草原上资源丰富,日后在放牧的过程中,也要控制。


    绝不能让那些资本家贪得无厌,无秩序的扩张。


    自己一定要严格规定放牧的地方,更会让放牧的地方轮流使用。


    土地与草原也是需要休养生息的。


    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放牧区的无休止扩张,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当然,此时说这些优点扯远了,咱们书归正传,继续说修建铁路一事。


    随着皇孙朱雄英的一声令下。


    整个大明境内彻底动了起来,数之不尽的白银从户部拨付到皇家银行。


    各大铁矿中开采出来的矿石,也纷纷运送到皇城,最终进行统一调配。


    除此之外,各地被规划好的路线上,许许多多的树木也被砍伐掉。


    当然,南方那边的原始森林中那些粗壮的树木也被砍伐掉。


    然后通过水路,运往皇城,最终加工成一段一段的枕木。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工。


    各地按照朝廷颁发下来的命令,拟呈告示张贴在各大城池之中。


    征集想要参加修建铁路的流民及想要赚工钱的当地百姓。


    一座城池内,众多百姓们围绕在告示前。


    奈何无人识字,只能站在原地干着急,却不知道告示中的内容是什么。


    衙役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


    见聚集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这才轻咳一声,主动站了出去。


    向围观的百姓们开口道:“这是朝廷颁发下来的告示!”


    “上面的内容说,朝廷欲修建铁路,需要雇佣大量的民夫,有想要参加修建铁路的人,可前往当地衙门报名。”


    “当然,朝廷也不会白白让你们出力,许诺每人一个月有五两银子的工钱可拿,最重要的是,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不但有银子可以拿,朝廷对你们提供包吃包住的政策!”


    要不是告示上黄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衙役都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的好事。


    百姓们虽然纳闷这个所谓的铁路是个什么东西。


    但工钱这个数字却让他们万分激动,甚至感到震惊。


    要知道,他们这些寻常百姓,一家人全年的开销才三十两而已。


    现在朝廷给出来的工钱,一个月就有五两。


    可谓是报酬相当的丰厚,让不少人心思活络了起来。


    急忙追问道:“官爷,您刚刚说的,可是真的?”


    听到这样的话语,衙役怒斥道:“谁有胆子在这个上面造假?”


    “你们好好看看,这告示上,可是盖着朝廷的大印!”


    “谁敢在这事情上动手脚,还真的是嫌自己命长了,脑袋长的结实了!”


    皇孙殿下一再强调,一定要将这些内容,原原本本,不得有任何隐瞒,清清楚楚的告知百姓。


    无论最终的结果,百姓们是否愿意前往修建铁路,各地衙门都不得强迫百姓去做不愿去做的事情。


    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之所以会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有些官员好大喜功,欺压百姓,强行征发农夫的事情发生。


    同时,通过自己调查的数据计算。


    如今大明境内的流民数量,在如此高昂的工钱刺激下。


    可以说,根本就不需要强迫当地的百姓参加,便可以凑够充足的劳动力。


    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们,对于一些工程上的活,早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只要信得过朝廷,瞬间就会被吸引过来。


    给朝廷做工,并且还是这种长久的工程,自然要比他们外出零散做工好很多。


    所以,此消息一出,便有大量的流民前往衙门报名。


    反观各地城池之中拥有土地的百姓们,一个个心中无比的纠结。


    舍不得自己田地的同时,又不想这五两银子在自己手中溜走。


    所以一直在心底犹豫不决。


    直到最后,那些手中田地较少的百姓们,咬着自己的后槽牙前去报名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流民和百姓,依旧处于观望状态。


    毕竟,以往朝廷征发民夫,先不提工钱一事。


    能够填饱肚子,能够不挨揍,能够活下来都是一个未知数。


    至于五两银子的工钱,呵呵,那也要有命拿才行!


    同样的事情,自然是在大明境内,各大城池中上演。


    有选择参与的,有选择老老实实在城中务农的,也有选择观望的。


    总之,消息传递出去没多久,朝廷便已经征发到修建铁路工程足够的民夫。


    这个时候,皇家商会的手段,便在众人的面前展现了出来。


    遍布各地的皇家商会,纷纷派出马车,将这些征发上来的民夫,送往皇城至北平沿线最近的地方。


    同时,朝廷还派遣当的驻军沿途护送,确保百姓们的生命安全。


    只不过这种担心确实是有那么一点多余。


    如今的大明,经历过几次动乱后。


    很多地方的土匪强盗,甚至昔日那些在村子里为非作歹的败类。


    在镇压暴乱的时候,都被朝廷顺手解决了。


    所以这一路的护送,将士们在游山玩水。


    被保护的百姓们,则是战战兢兢。


    当民夫们被送至指定的地点时,眼前的情景再次将他们震惊了。


    与后世不同,此时的大明,并没有那些大型的工程机械,所以只能依靠劳动力进行。


    如今的朝廷,已然成立了格物苑。


    虽说没有大型的工程器械,但是日常使用的辅助工具,还是制作出来不少的。


    放在目前的工程中,使用起来最实用的东西,就是滑轮及滑轮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