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各国纷纷猜测、质疑和恐慌之际,龙国西北基地的发射准备工作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李铭站在指挥中心,看着大屏幕上全球各大媒体的反应,嘴角微微上扬:"鱼儿已经上钩,接下来该是真正的表演了。"
张工程师有些担忧:"李总师,外界质疑声很大,说我们不可能实现精确制导,说我们在虚张声势..."
李铭转过身,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质疑?很好。让他们质疑吧。惊喜总是留给最后的。"他走向窗前,望着远处高耸入云的"飞龙-1"发射塔,"72小时后,让全世界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精确制导'',什么叫真正的''科技革命''。"
发射倒计时正在一秒一秒地减少,而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即将改变世界军事格局的时刻。
李铭知道,一旦"飞龙-1"成功发射并精确命中目标,所有的质疑都将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将是震惊、恐惧和不得不重新评估的现实——龙国,这个曾经被轻视的国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写历史,而他,李铭,正是这一切的缔造者。
"装备全部就绪,发射塔检查完毕。"身后传来汇报声。
"很好,"李铭微微点头,"按计划进行。让所有人都记住这一刻——当龙国的吼声震撼世界的时刻!"
全球的媒体、军方和情报机构都在屏息等待着,这枚导弹究竟是虚张声势的纸老虎,还是真正改变世界格局的战略杀器?72小时后,答案即将揭晓。
……
全球的质疑声浪已经达到顶峰。
白头鹰国最权威的《科学军事评论》杂志在紧急出版的特刊中断言:"龙国宣称的''全射程''和''精确制导''技术在现有科技条件下纯属天方夜谭。"文章引用了六位顶尖导弹专家的话,一致认为龙国此举不过是政治表演。
北极熊国官方喉舌《真理报》则以讽刺的口吻评论:"某些国家似乎患上了''技术狂想症'',将实验室的纸上谈兵当作现实。"
就连一向中立的瑞典《斯德哥尔摩日报》也发表社论:"龙国的宣告令人怀疑,如此复杂的技术跨越不可能在数年内完成。"
质疑声中,龙国外交部在原定发射前48小时突然发布追加公告,内容简短却如同一颗震撼弹:
"为确保试验透明性,消除国际社会疑虑,本次''飞龙-1''飞行试验将进行全球实况直播。凡能接收我方''启明星''卫星信号的地区,均可通过特定频道观看。技术参数将随后公布。龙国始终致力于和平利用太空技术,欢迎全球共同见证科技进步。"
这则公告一出,整个世界再次震惊。
白头鹰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通讯工程系会议室。
"全球直播?用卫星?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实时传输?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通讯工程系主任罗伯特教授拍案而起,手中的咖啡杯差点被打翻。
"即使在理论上,这种技术也至少需要十年的发展!"另一位教授补充道,"维持高速移动物体的稳定信号传输,解决大气干扰、保持信号强度...这些问题我们连理论模型都没完善!"
"除非..."年轻的副教授杰克逊若有所思,"除非''启明星''卫星系列不仅仅是科学卫星,而是某种高级通讯中继系统。"
"不可能!"罗伯特教授摇头,"那种技术至少领先我们二十年!"
杰克逊苦笑:"那卫星领先我们十年,核电站领先我们五年,现在导弹和通讯又领先我们,你不觉得问题出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上吗?"
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北极熊国,莫斯科科学院紧急会议。
"他们要直播?全球直播导弹试射?"波利亚科夫院长的声音几乎变了调,"这是前所未有的!这简直是...是..."
"狂妄!"一位年长的通讯专家怒道,"从技术上讲,这不可能做到!我们的最高机密通讯系统都无法保证这种条件下的稳定传输!"
"可如果他们真的做到了呢?"年轻的雷达专家谢尔盖小声问道。
"那就意味着..."波利亚科夫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他们在通讯技术上已经实现了某种革命性突破,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克里姆林宫,首座的私人会议室。
"他们这是在羞辱我们!"首座咬牙切齿,面色铁青,"他们不仅要发射洲际导弹,还要让全世界看着我们出丑!"
情报部长伊万诺夫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他知道,比导弹本身更危险的,是龙国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自信——这种自信表明他们确信自己已经领先,确信这次试验必将成功。
"我要知道他们怎么做到的,"首座的声音低沉而危险,"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所有特工,收买任何可能的内部人员,我要知道那个李铭到底掌握了什么!"
白头鹰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
统领刚刚结束与五角大楼的紧急电话会议,脸色前所未有的难看。
"他们竟然敢直播?"统领喃喃自语,"如此自信?这比导弹本身更令人不安!"
"长官,我们需要一个公开回应。"幕僚长轻声提醒。
统领苦笑:"回应什么?说我们的技术被落后国家超越了?说我们的预警系统对他们束手无策?"他摇摇头,"不,我们什么都不说,安静地看着,然后...然后祈祷他们失败吧。"
"如果他们成功了呢?"
统领沉默良久,才低声道:"那么,我们将面临自建国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全球各地,一扬前所未有的"卫星接收热"爆发了。
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紧急改造了天文台,加装特制接收器,试图捕捉"启明星"卫星的信号。在伦敦,BBC电视台从军方借调了顶尖技术人员,日夜不停地调试设备。在巴黎,索邦大学的工程师们甚至自制了临时接收装置。
北极熊国和白头鹰国的情报部门动用了一切可能的资源,启用了最机密的卫星监听设备,只为能第一时间看到直播内容,并进行即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