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舌战群儒,状元郎杀疯了!

作者:苍梧栖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啪!”


    一声脆响,一只上好的汝窑茶盏,被梁越狠狠掼在地上,摔得粉碎。


    梁越缓缓站起身,那张老脸阴霾密布。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小看了那个状元郎,更小看了那本不起眼的小册子。


    这哪里是什么书?


    这分明是一把刀!一把正在撬动他梁家权力根基的刀!


    他可以禁言陈平川,可以左右朝堂,但他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良久,梁越眼中的滔天怒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冰冷与狠辣。


    他缓缓坐回太师椅,修长的手指在紫檀木桌面上,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着。


    “好,很好。”他的声音变得异常平静,“既然他喜欢辩论国策,那本国舅,就给他一个大大的舞台。”


    他抬眼看向梁安,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


    “传我的话,就说太后娘娘仁慈,见朝野上下纷争不休,于心不忍。特下懿旨,三日后,在京城邀月楼,举办一场公开的经筵大辩!邀请陈平川,与朝中名宿大儒,共辨《安民论》之得失,以正视听!”


    梁安浑身一颤,压低了声音,试探着问:“国舅爷的意思是……”


    梁越的眼中,闪过凛冽杀机。


    “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看着。他陈平川,不是想当救世主吗?那就让他来!”


    “他若不敢来,那《安民论》就是个笑话,他自己也会沦为天下最大的懦夫,从此身败名裂,再无立足之地!”


    “他若是来了……”梁越停顿了一下,语气森然如冰,“就让他,永远也走不出那座邀月楼!”


    这道借太后之名发出的“懿旨”,很快就传遍整个京城。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什么经筵大辩。


    这是一场为陈平川精心准备的鸿门宴!


    是一场必死的绝杀之局!


    张廷玉府上,张若素捏着那份昭告,素白的小脸血色尽褪,指尖冰凉。


    翰林院里,林锦玉捏紧了手中的折扇,满眼焦灼。


    ……


    陈平川正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悠然品茶。


    秋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稀疏的叶隙,在他素净的青衣上洒下斑驳的光点,一派岁月静好。


    张金宝像一头发疯的公牛,横冲直撞地闯了进来,一张肥脸涨得通红,额角的青筋突起。


    “大哥!不能去!梁越那老王八蛋摆明了要你的命,不是要跟你辩论啊!”


    陈平川抬起眼皮,看了一眼气喘吁吁的张金宝,修长的手指捏着茶盏,稳稳地为自己又续上一杯澄黄的茶汤。


    “急什么。”


    “我能不急吗!你命都要没了!”张金宝急得直跺脚,肥硕的身躯在原地打转,“不行,我这就去把府里所有的家丁护院都叫上,咱们带着刀去!他梁越要是敢动你一根汗毛,我就跟他拼了!”


    陈平川终于放下茶杯,正眼看他,嘴角却挂着一丝清冷的笑意。


    “没错,梁越想杀我。但他更想杀的,是《安民论》这本书,是这本书里的道理。”


    他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轻轻摇了摇。


    “他布下天罗地网,不是为了看我血溅当场。那只会让我成为殉道者,让《安民论》成为不可动摇的圣言。他梁越,没那么傻。”


    陈平川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仿佛能剖开人心。


    “他要的,是在全天下人面前,将我驳得体无完肤,让我亲口承认自己是胡言乱语,是异端邪说。他要诛的是我的心,毁的是我的名。只有这样,他才能把《安民论》连同我的骨头,一起踩进烂泥里,永世不得翻身。”


    张金宝愣住了,他听不太懂这里面九曲十八弯的阴险算计,但大哥眼中的冷静让他狂躁的心稍稍安定。


    陈平川继续开口,声音平淡:“所以,你若带着家丁护院,拿着刀枪去了,我反而更危险。那顶‘持械聚众,意图不轨’的帽子扣下来,他正好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将我当场格杀。”


    此时,一名下人急冲冲送来一封信,封口处是张府的火漆印。


    是张廷玉的信。


    信中言辞恳切,劝陈平川暂避锋芒,以退为进,切勿意气用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陈平川将信纸折好,放到一旁,神色未变。


    没一会,林锦玉又一阵风似的赶了过来。


    他一贯从容优雅的脸上,此刻写满了焦灼,没有了往日的潇洒从容。


    “平川兄!这不是辩论,是陷阱!梁越之心,路人皆知!你若前去,恐怕性命堪忧!”


    陈平川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起身,为他倒上了一杯清茶,推到他面前。


    “锦玉兄,谢谢你的好意。”


    他看着林锦玉的眼睛,缓缓开口。


    “但你可知,为何我要写《安民论》?”


    他没有等林锦玉回答,目光望向了远方,那眼神深邃如渊,仿佛穿透了眼前的亭台楼阁,看到了万里之外的烽火与饥骨。


    “因为我想到边关累累白骨,看到中原流民遍地!这世道,必须变革!但变革,总要有人流血。如果我的血,能唤醒更多麻木的人,能为这腐朽的王朝撕开一道哪怕微不足道的口子……”


    他顿了顿,语气平静却坚定如铁。


    “那便,死得其所!”


    他缓缓站起身,望着天边那轮凄清的残月,用一种近乎咏叹的语调,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令人林锦玉呆立当场!


    他看着陈平川那消瘦的背影,在这一刻,却觉得那身形无比高大,仿佛能撑起这片摇摇欲坠的天地。


    内心深处那些明哲保身、患得患失的念头,在这一句诗面前,被击得粉碎,化为齑粉。


    原来这才是读书人真正的风骨!


    以身殉道,以血荐轩辕!


    他心中对陈平川的情感,从最初的欣赏,到后来的敬佩,在这一刻,彻底升华为一种近乎信仰的追随。


    林锦玉双拳紧握,指节发白,胸中一股久违的热血,被那句诗彻底点燃,烧得他四肢百骸都在沸腾。


    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平川兄,明日,我陪你同去!”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