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0章 特使驾临

作者: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唉,这算是哪门子的乱局啊。”


    “可不是嘛。”


    “那个该死的麦克阿瑟,偏偏挑在我退伍前的假期......”


    加拿大民兵(Canadian Militia,加拿大陆军的前身)士兵们一个个面露倦色,长叹不已。


    “各位,这可不行!国境线已经封锁了!”


    “别这样,让开点吧,我们已经无处可去了!”


    “我、我和家人都是犹太人啊!要是进不了加拿大,麦克阿瑟会像对拉·罗克那样,把我们关进集中营的!”


    “我理解你们的处境,可在上级下达命令前,我们也不能私自打开国境啊!”


    本来日子过得平平静静,却突然听闻隔壁的美国炸了锅,加拿大不得不在加美边境紧急布防,而另一边,美国境内为了躲避麦克阿瑟和内战的混乱,潮水般的难民也开始往加拿大涌来。


    自美英战争以来一直享受和平的加拿大人,做梦都没想到会遇到这种局面。


    “听说墨西哥那边更乱,不只是难民,连民兵都在边境巡来巡去,场面一片混乱。”


    “现在是担心塔可佬的时候吗?咱们自己的麻烦都到鼻子尖儿了。”


    “啧,这样下去,怕不是要闹出暴动。”


    加拿大士兵望着拼命哀求要越境的难民们,一个个皱着眉、摇着头,满脸的头疼。


    要么放人进来,要么强硬驱赶,而无论哪种做法,都得等政府拍板。可偏偏政府这几天就是开会、开会、再开会,迟迟拿不出主意来。


    其实也不难理解。


    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都免不了被指责,还可能招来美国的怒火。


    这里的“美国”,既包括麦克阿瑟的势力,也包括反麦克阿瑟的势力。


    若加拿大收容难民,作为难民制造者的麦克阿瑟可能会对加拿大怀恨在心;若拒之门外,反麦克阿瑟的势力又会气得质问——你们是不是在给叛军递眼色?


    对于与美国接壤的加拿大来说,这绝不是一桩容易的决定。


    “那边突破了!”


    “拦住!快拦住!”


    当然,理解归理解,真正在第一线用身体挡住那些拼命想越境的难民的加拿大士兵们,早已憋得快疯了,不知这份苦日子要熬到什么时候。


    嗡——


    “空军的人来了。”


    “他们也够惨的。”


    这话同样适用于那些每天都在国境线上空来回飞,眼睛都快盯穿地面寻找可疑情况的加拿大皇家空军飞行员们。


    “......真的吗?是,明白了,司令官。”


    就在加拿大陆空两军忙得焦头烂额之际,终于,千呼万唤的政府决定下来了。


    “注意!从现在起,国境开放!”


    最终,加拿大政府选择了开放国境。


    “长官,真的要开吗?”


    “嗯,虽然细节我也不清楚,但似乎和英国那边谈妥了什么。”


    听到军官的话,加拿大士兵们点了点头,长长地舒了口气。


    无论如何,总算是有事可做了。


    他们转过身,面向难民,露出笑容,高声喊道:


    “来来!国境已开放,请大家遵守秩序,依次通过检查站!”


    “太好了!”


    “谢谢!谢谢!”


    伴随着一片得救的欢呼,美国难民开始跨过加拿大的国境线。


    然而,所有在场的人都明白,这并不是结束。


    因为燃烧着的美国战火才刚刚开始,而那团火,不会轻易熄灭。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北美大陆燃烧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炽烈,连北极熊都要吓得仓皇逃命之际,自信能说自己对麦克阿瑟叛乱有着相当影响的拉罗克,正满脸畅快地放声大笑。


    “上天终于向我们法兰西露出了微笑。不然怎会将这种意外的厚礼送到我们手中?”


    原本能作伴的只有墨索里尼,如今却多了个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这样的新朋友。


    法兰西有望迎来一个腰缠万贯的美国盟友。


    当然,麦克阿瑟才刚刚拿下东部,要掌控整个美国还需时日,但这无妨。


    一直为无计可施对付那一提重整军备便有开战之意的德意志帝国而憋闷的法兰西,如今终于看到了缓解的希望。


    就算只有美国的一半,哪怕只有四分之一的力量,也足够充裕。


    不论如何,盟友越多、可出的牌越多,束缚在法兰西脚踝上的镣铐就越松动。


    “执政官阁下,现在高兴还为时尚早吧?”


    “乔治。”


    就在这时,法兰西空军总司令,乔治·虽手头只有几架侦察机·吉内梅尔,带着几分忧色开口。


    “麦克阿瑟的行事路线虽与我国家社会党的步调颇有相似之处,但他是否真心对法兰西友好,现在仍未可知。”


    美国在上次大战中是协约国的一员,麦克阿瑟本人更是无数次以美军军官的身份与法军并肩作战。


    麦克阿瑟的确散发着与他们相似的气息,但在吉内梅尔看来,现在谈与美国结盟,还为时过早。


    “你说的并非全无道理,乔治。”


    拉罗克并未否认。


    “但麦克阿瑟的选择不多。难道你觉得德、英会坐视他安稳吗?”


    对德、英而言,麦克阿瑟就是第二个弗朗索瓦·德·拉罗克,一种足以威胁其帝国的危险存在本身。


    他们绝不可能支持麦克阿瑟,反而必定想方设法将他从白宫宝座上拉下来。


    “也许,他们已经在暗中行动了。”


    阴影中暗流涌动,本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日耳曼人的拿手好戏。


    “我敢断言,麦克阿瑟最终会与我联手。”


    就像当年美国独立战争时,美国与法兰西携手对抗英国和英国雇佣的黑森雇佣兵那样。


    拉罗克深信不疑,随即将目光投向缩在角落的外交部长赖伐尔。


    “赖伐尔,替我给麦克阿瑟发去贺电,并以我的名义承诺支持他。要让他清楚看到,法兰西将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


    “是、是,我明白了,执政官阁下。”


    同时,也该通知意大利。


    虽然令人不快,但受《桑苏西条约》限制,法兰西能为麦克阿瑟做的事并不多。


    “墨索里尼不会拒绝吧。”


    那家伙一向急着往前冲。


    虽然麦克阿瑟正在痛击美国的意大利黑手党,这让人有些在意,但墨索里尼同样厌恶那群人,所以问题不大。


    “马奇诺,南部的工厂迁移进行得如何了?”


    “目前进展顺利。”


    战争部长安德烈·马奇诺答道。


    知情者都清楚,法兰西的工业设施主要集中在北方。上次大战中,领土一旦落入协约军之手,生产力与国力便会遭到极度削弱。


    为避免重蹈覆辙,迁移工业设施至南部是必要之举。


    “马奇诺计划呢?”


    “很抱歉,由于要规避可能触及《桑苏西条约》的内容,设计比预想的花了更多时间。”


    “啧,真是的,那该死的桑苏西条约,总在挡我们的路。”


    “正因如此,它才会是我们的夙愿吧。”


    对吉内梅尔的话,拉罗克赞同地点了点头。


    目标越高,达成就越难,而成果也就越甘甜。


    “不过,我们正一点点接近。”


    拉罗克喃喃低语,目光投向窗外。


    ——那是一个盛夏。


    ......


    “巴拿马政府拒绝我们通行运河?”


    “是的,李上将。”


    为了对抗麦克阿瑟和叛军,率领战斗舰队一路开到加利福尼亚的理查德·亨利·李,听完部下的报告,眉头紧锁。


    “打听了一下,好像是麦克阿瑟给他们施了压。”


    “哈!他们就不怕我们,倒怕麦克阿瑟那条狗?”


    “必须立刻开着战舰去给巴拿马人点颜色看看!”


    第一号列克星敦级航母“列克星敦”号(CV-2 Lexington)的舰长、未来的美海军元帅欧内斯特·金(Ernest Joseph King)冷嘲一句,舰桥上的海军军官们也纷纷附和,对巴拿马口出不逊。


    这时,之前亲自带着潜艇第二十师跑了一趟巴拿马、后来因担任二战太平洋舰队司令而闻名的切斯特·尼米兹(Chester William Nimitz)挠了挠头,说道:


    “巴拿马政府的原话是,他们要保持中立。”


    “中立?”


    “是的,李上将。他们不让我们通行,同样也不会让叛军的舰只通过运河。”


    “可笑。麦克阿瑟手里哪来的船?”


    “总能搞到的吧。他不是抢了我们停在东部的舰艇么?”


    当然,陆军出身的麦克阿瑟,没海军的配合想运用这些舰只几乎不可能。


    “莱希上将,你能不能带舰队去收拾巴拿马政府,夺回巴拿马运河?”


    “眼下这么做,恐怕利少弊多。”


    面对李上将的询问,曾在原本的历史中担任二战期间美军最高统帅、军中地位至高无上的威廉·丹尼尔·莱希(William Daniel Leahy)语声温和地答道:


    “我们才刚到加利福尼亚,要是贸然硬碰,巴拿马政府说不定会来个同归于尽,把运河炸掉。”


    也许麦克阿瑟自己就会炸。


    他都能起兵反叛占领白宫,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可莱希上将!难道我们就坐视那该死的叛贼麦克阿瑟当上美国执政官吗?”


    “我明白,金。但这事必须谨慎。”


    金的火爆脾气众所周知,和巴顿关在一屋,必有一人横死,可莱希仍旧不急不躁地答道:


    “现在我们该想的,不是冒险去攻打大陆另一边的麦克阿瑟,而是怎么守住加利福尼亚。”


    一旦失去加州,战斗舰队就只剩下夏威夷和太平洋诸岛可依靠了。


    而仅凭这些,是绝对打不赢麦克阿瑟的。


    “我们得打持久战,为此必须先把加利福尼亚的防务稳固下来。”


    “啧,没那么容易。”金冷静下来后说道,“守陆地得有陆军,我们手里只有海军陆战队和一小撮加州国民警卫队。”


    “阿拉斯加州长答应派援军来......”


    “想想阿拉斯加有多少人吧,尼米兹,那能有多少兵力?”


    更糟的是,缺少足够的陆军指挥官。


    早就警惕麦克阿瑟的乔治·马歇尔,以及被麦克阿瑟和巴顿记恨在心的休·德拉姆等人,虽然表态愿意加入,正从佐治亚州和俄亥俄州赶往加州,但这点兵力也只是杯水车薪。


    “而且最要命的,是缺个领袖。”


    这才是燃眉之急。


    一开始他们想过长期担任旧金山市长、在当地颇具声望的加州州长詹姆斯·罗尔夫,可惜他不够格做对抗麦克阿瑟的旗手,更糟的是身体不好,根本不能站到前台。


    李上将自己出面也不合适,麦克阿瑟已经把文官统制毁得一干二净,这时候再由一名现役军官出任领袖,未免太扎眼。


    “投靠休伊·朗更不合适。”


    路易斯安那太远不说,朗虽然反对麦克阿瑟,但他这个人比起值得信赖,更让人警惕。


    “唉,要是罗斯福州长还在就好了。”


    “他是亲海军派,又是史密斯总统的继任人选,有足够的正统性。”


    “听说纽约还有不少人反抗麦克阿瑟,我们能不能和他们联手,把罗斯福州长救出来带到加州?我可以开潜艇潜入纽约,有可能成功......”


    “太危险了,尼米兹。”


    “是啊,那还不如选希儿先生呢,至少从加州名人里找一个人当领袖最容易。”


    “说起来,那位最近怎么这么安静?”


    “据说正干着艺术家的老本行,制作抗战宣传动画。”


    “德国人居然比美国人还卖力。”


    笃笃——


    正在烟雾缭绕的会议室里,李上将和众海军将领为局势焦头烂额之际,传来了敲门声,一名佩着少尉军衔的年轻军官走了进来。


    “将军,有客人求见。”


    “客人?没看见我们在开会吗?”


    “是、是德国领事馆来的人......”


    “德国?”


    金上将的声音透着不快,吓得那少尉声音直发颤,李上将却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请他们进来。”


    “是,将军。”


    “将军,您认真的吗?那可是德意志帝国,一定没安什么好心。”


    “是啊。”李上将点点头,“不过至少听听,不会吃亏。”


    他这么想着,迎进了来自德国领事馆的访客。


    “各位好。”


    不多时,一名年轻外交官出现在美海军将领面前。


    “我叫格奥尔格·费迪南德·杜克维茨(G Ferdinand Duckwitz),是汉斯·冯·乔总理的特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