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0章 给村里修路

作者:晨锦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砚秋想想她回来的时候林峰骑个三轮都要七拐八绕倒才进了村,交通问题确实迫在眉睫:


    “外公,等上面审批拨款,流程长,变数也多。”


    苏砚秋声音温和却已经下了决定,“既然这条路关乎我们基地未来的物流畅通,也实实在在惠及整个村子的发展,不如我们自己来修吧,效率高,标准也能按我们的需求来。”


    “哎哟,秋丫头,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外公闻言,立刻放下筷子,眉头习惯性地皱了起来,脸上写满了当家人才懂的“肉痛”,


    “修路一般都是村上或者国家出资的大工程,咱们这又是山路,开挖、夯实、铺基、浇水泥,成本比平地上高出一大截呢!我知道你们现在摊子铺得大,到处都要用钱,还背着贷款呢……”


    他主要是心疼外孙女肩上的担子太重。


    苏砚秋笑了笑,给外公夹了一筷子菜:“钱的事您别担心。我看过佩姐做的财务预测,迪拜那边我已经开始盈利了,沙改我都赚了一大笔,国内各个基地的蔬菜和茶叶订单也都在陆续回款,资金周转起来没问题的。”


    卓佩放下筷子,拿纸巾擦了擦嘴角,接口道:


    “罗爷爷,砚秋考虑得很对。修路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拥堵问题,更是为了基地下一步的战略发展。”


    她目光转向苏砚秋和苏自强,像是在做汇报,又像是在统一大家的认识:


    “我和嘉树之前讨论过,等我们用自己的留种蔬菜实现稳定高产、形成品牌效应后,基地绝不能只停留在种植和销售农产品上,外界对我们的好奇心这么强,那我们不如引入农业观光和深度体验旅游项目。”


    她环视桌上众人,描绘着蓝图:“想象一下,未来游客们沿着这条新修好的路,顺畅地来到我们擂鼓村。”


    “他们可以参观世界上最先进的生态种植基地,亲手采摘品尝我们的特色蔬菜,体验制茶过程,住在村民经营的特色民宿里,享受地道的农家美食。”


    “这条路,就是连接我们基地与外部世界的黄金通道,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前提。现在投资修路,是在为未来更大的收益铺路。”


    林峰也点头附和:“佩姐说得对。路好了,不仅我们运输蔬菜、设备方便安全、损耗降低,更能辐射带动整个村子发展第三产业。”


    “到时候,不光是在基地务工这一条路,乡亲们因地制宜开农家乐、卖山货土特产、搞特色民宿,都能在家门口把钱挣了。”


    “理是这么个理,”


    外婆听得点头,可心里那本账还是算得噼啪响,脸上露出些许不舍,


    “可峰子你也说了,村里其他人也能靠着这条路挣钱,那这修路的钱,为啥非得我们一家出全款?不能我们出一部分,村上或者镇上出一部分,大家伙儿再凑一点?这也不是小数目啊…”


    这时,苏自强也放下了筷子。


    他如今主要负责打理基地与政府的衔接,眼界和思路早已不同往日,说话沉稳了许多:“妈,您的想法没错,按常理是该这样。但砚秋和小佩考虑的,恐怕不止是分摊成本这么简单。


    ”他目光扫过桌上众人,最后看向自己丈母娘,语气平和却带着深意:


    “现在村里人还不多,心也齐,我们带着大家一起干,凝聚力强。”


    “可您想,等这条路修好的消息传开,外面发展好了,肯定会有越来越多各种背景、想法各异的人回流村里。到时候,有人可能愿意继续跟着基地干,也肯定会有人更想自己单干,这是人之常情,我们没法强求,也束缚不住。”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神农基地发展的这么好就是因为他们土地好呢?水好呢?要收回地怎么办?”


    苏自强知道苏砚秋的种子三代孕育成功后,后面谁都能种出好作物。


    他顿了顿,继续道:“但是,如果我们神农基地现在主动承担起修路这件惠及全村、影响长远的大事,全额出资,把路修得漂漂亮亮、畅通无阻——这意味着什么?”


    罗爱萍接过话:“这意味着我们不是在简单地做一个项目,而是在切切实实地反哺乡土,承担社会责任。”


    “这是在为我们‘神农基地’这块牌子,塑造一个重信誉、有担当、造福一方的企业形象!这比打多少广告都管用,乡亲们也不会觉得我们只是一家人在挣钱。”


    苏自强笑着继续:“这份情谊和付出,乡亲们肯定会记在心里。以后无论他们是选择跟我们合作,还是自己发展,提到我们神农基地,都会高看一眼,多一份信任和认同。”


    “这份无形的口碑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根在这片土地上扎得更深、更稳,未来的发展环境才会更和谐、更顺畅。”


    “所以,这修路的钱,看似是花出去了,实则是投在了更长远的未来和我们自身的品牌形象上,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战略投资。”


    苏自强这一番话,从企业形象、社会责任、长远发展的高度阐述了独资修路的深层价值。


    外婆听的云里雾里,但是外公显然听懂了:“还是你们想的远,那就这么办,我们出钱修路!”


    “对了,粤市基地那边马上就要采收育种的黄豆种了,”


    卓佩谈起了正事,“唯唯豆奶厂的设备升级和生产线整改也差不多接近尾声,现在就等你们的新黄豆下线,就能立刻投产问世。”


    “砚秋,你下一步打算种多少黄豆?这边好让豆奶厂和其他的豆制品合作方提前做好产能规划和市场预热。”


    苏砚秋放下筷子,有些不解地看着卓佩,她觉得这种具体种植计划的决策,卓佩和林峰完全就能根据订单和土地情况来安排:


    “自然是能种多少就种多少。这批精选的留种黄豆品质很好,全部种下去。一部分可以在鲜嫩的时候当毛豆卖,再晚一些可以采收青豆,最后剩下的那部分长老了的豆子,正好供应给豆制品加工厂和唯唯豆奶呀,美日优购也会全力采购,不愁销的,这事……林峰哥这边应该就能定吧?”


    卓佩的神色却稍稍严肃了一些,她沉吟片刻,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道:


    “种植面积和计划林峰确实在安排,但我有个提议,或者说……一个基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判断,需要你提前知晓并做好准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